田全鋒
【摘要】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市場的國際化步伐不斷向前邁進。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全方面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已成為現代企業孜孜以求的管理目標。要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就必須合理地進行成本費用控制,樹立成本效益理念。科學有效的生產成本控制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就成本費用控制的意義、原則、方法和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成本費用;控制;措施
一 成本費用控制的現狀及意義
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以企業是否節約為依據,片面地從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費用的發生入手,強調節約和節省。單純地追求削減成本費用。一般簡單的做法是考慮如何降低原材料的購進價格或檔次,或者如何減少單一產品的物料投入(偷料),或者如何降低工藝過程的工序,或者如何裁減人員等,但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它會導致產品質量下降、企業人力資源流失,甚至失去已經擁有的市場份額。可以說,把單純削減成本費用作為成本控制基本理念的企業只是土財主式的企業,他們除了剝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沒有什么過人之處。所以,企業要想有長期效益,只能從戰略的高度來實施成本控制。換句話說,不是要削減成本費用,而是要通過提高生產力、縮短生產周期、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增加產量,達到相對壓縮成本費用的目的。
成本費用控制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的重要武器。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例如,同行業競爭、企業員工要求提高薪酬、改善福利待遇等。企業要想在壓力中尋求生存及發展,降低成本費用是最重要的措施。降低成本費用可以降低保本點,擴大安全邊際,增強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成本費用控制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在降低成本費用、擴大銷售后,有了穩定的收益才能穩固經營基礎,才能尋求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 建立健全成本費用控制的管理體系
成本費用控制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求得生存和發展的主要保障。現代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就必須學習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結合本行業、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全成本費用控制體系,切實加強成本費用管理,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企業的成本費用控制體系主要包括企業組織系統、企業信息系統、企業考核制度和企業獎勵制度等四項基本內容。
1.企業組織系統
企業的組織架構可以用管理等級和管理幅度來描述。管理等級是指最高級單位與最低級單位之間的等級,管理幅度又稱為控制跨度,是指一個單位所屬下級單位的數目。組織架構所涉及的一個主要問題是處理集權與分權的關系。在一個高度集中的組織機構中,權力集中于較高級別的管理層次,低級層次的管理人員一般只是執行。在企業組織中,成本費用控制主要是通過逐級編制預算、層層簽訂業績合同、定期檢查考核來實現的。
首先,企業領導層是企業決策和戰略目標管理的關鍵,在確定戰略規劃和當期經營目標后,通過認真分析成本費用的構成、制訂成本費用控制標準、分解成本費用控制指標和與職能管理部門簽訂業績合同,落實成本費用管理責任。通過檢查、考核、評價和獎懲等措施,促使成本費用控制目標的實現。
其次,各職能管理部門是企業的分級管理層,根據與領導層簽訂的業績合同,了解本部門應控制和壓縮的成本費用額度,通過進一步細化成本費用指標,再將成本費用管理責任落實給所屬部門和員工。
最后,通過逐級細化成本費用指標,把成本費用控制指標落實到每位員工,使成本費用管理深入到基層,由原來的企業領導層管理關心成本費用,發展到現在人人參與企業成本費用的控制和管理,就能更好地實現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目標,提高經濟效益,保證各項業績指標的完成。
2.企業信息系統
成本費用控制的另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信息系統,也就是責任會計系統。責任會計系統是企業會計系統的一部分,負責計量、核算和報告成本費用控制使用的信息。責任會計系統主要包括編制責任預算、檢查預算的執行情況、分析評價并報告業績三個部分。
期初,要按經營管理的領域分別編制銷售、成本、財務等預算,將各項業績指標及成本費用控制目標分解下達給所屬部門和人員,讓所屬部門的管理人員明確了解自己應負責的事項和應控制的成本費用范圍和指標,以此來控制自己的活動。對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取得的收入和實現的利潤,以及占用的資金等,要按責任部門匯集和分類,進行會計核算。在核算時,為減少責任的轉嫁,分配共同費用時應按責任歸屬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期末,應編制業績報告,分別考核各個執行者的業績,比較預算執行的差異,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和責任歸屬。此外,要實行例外報告制度,對預算中未規定的事項和超過預算限額的事項,要及時向企業管理層報告,以便及時做出決策、及時解決。
3.企業考核制度
企業考核制度是成本費用控制系統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1)制定成本費用考核標準。一是規定代表責任部門目標的一般尺度。它因責任部門的類別而異,可能是銷售量、可控成本或凈利潤。必要時還要確定若干級次目標的尺度,如市場份額、銷售增長率等。二是規定責任部門目標尺度內涵的解釋。作為考核標準,對其內涵的界定必須事先十分明確,以避免在具體執行時引起歧義。例如,銷售量是指總銷售量還是加油機出機量等。三是規定業績考核標準的計量方法。例如,成本費用如何分攤等。四是規定采用的預算標準。例如,使用固定預算還是彈性預算,是寬松的預算還是嚴格的預算,編制預算時使用的各種常數是多少等。五是規定業績報告的內容、時間、詳細程度等。
(2)實施成本費用的具體考核。通過制定考核標準,檢查成本費用預算的執行情況,根據各責任部門預算執行和完成業績情況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分析預算執行差異的原因,找出問題所在,為年內修訂預算和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提供必要的支持。
4.企業獎勵制度
企業獎勵制度是維持成本費用控制系統有效運行的重要保證。正確的業績評價和合理的獎勵辦法,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有較大的影響。各部門管理人員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與業績評價有關的工作上,尤其是業績中能夠影響獎勵的部分。因此,獎勵可以激勵員工更加勤勉地工作。獎勵制度中應明確規定獎勵辦法,讓被考核部門和人員清楚地知道業績與獎勵之間的關系,知道什么樣的業績會得到什么樣的獎勵。合理的獎勵制度會引導員工將自己的行為自覺納入到與企業總目標一致的軌道上來,去爭取更好的工作業績。
三 成本費用的控制,程序、方法和措施
要做到合理控制成本費用,最重要的是通過信息化真正實現財務職能的轉變,讓財務部門更多地發揮業務指導、業務分析和戰略管理的作用。企業要建立以財務部門為軸心的綜合管理、統一核算、成本費用總控制的成本費用控制中心。企業管理者可以通過及時收集全面的財務信息,實時監控企業的核心業務發展,保證企業短期經營指標和長期戰略目標的實現。
1.戰略目標指導成本費用控制目標
成本費用控制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獲取更大的利潤,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所以,企業首先要制訂長遠的戰略目標,通過對戰略目標的分析,合理制訂當期的經營業績指標和成本費用控制目標。由于成本費用形成于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費用發生在每一個環節、每一件事情、每一項活動上,因此,要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甚至個人:
(1)企業項目分析。各個部門要以營銷目標為導向,進行年度工作的項目立項,列出為實現目標所需要做的各類項目,同時對項目進行任務分解,對每個環節的成本與收益進行對比分析,對每個任務所需要的費用進行合理預算,同時對產生的收益進行估算。
(2)行業價值鏈分析。行業價值鏈是企業存在于某一行業價值鏈的某個點,包括與上下游關聯企業的連接點,通過對行業價值鏈的分析,認清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采取措施,改善價值的縱向聯系可以使企業與其上下游關聯企業共同降低成本費用,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優勢。
(3)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分析。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本企業價值鏈在行業價值鏈中處于平行位置,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的分析,可以測算出競爭對手的成本,并與自己企業進行比較,找出本企業與競爭對手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差異,揚長避短,爭取成本優勢。
2.成本費用控制執行方法和措施
第一,通過精簡機構、減員增效。減少人工成本和管理費用以貼近市場,提高對市場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為目的的機構改革和調整,精簡機構,減少管理層次,減人增效,是降本增效的主要做法。“減員”,廣義上是指業務和機構的調整、精簡所帶來的冗員裁減,是手段;“增效”,是指由于業務和機構的重組、精簡而提高了管理和運作效率,從而獲得近期效益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并為長期的效益增長打下堅實基礎,是目的。增效包括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雙重含義。
第二,通過加強資金管理和優化投資結構,減少財務成本和投資費用。在抓固定資產投資、自動化信息化建設、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項目時,要保證工程質量,充分考慮投資回報。要注重對投資方向和具體投資項目的優化和選擇,完善投資招投標管理程序,切實加強對投資資金的管理,才能保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這是從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
第三,通過優化組合、開拓市場,降低營銷成本和流通費用。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應采取各種應對措施,鞏固和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銷售,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要打破行政區劃,按合理的經濟流向在企業內部進行有效的整合,充分發揮本企業的優勢,增強企業的活力,切實降低費用,提高市場競爭力。
第四,通過聯營、合作等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率和提高競爭地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采取化干戈為玉帛,變競爭對手為合作伙伴的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率和提高競爭地位,促進企業共同發展。
第五,加大業務鏈延伸,積極發展非主營業務。企業發展非主營業務是企業實現多元化服務、增加收入來源、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表現方式。非主營業務要緊緊圍繞服務主營業務而開展,通過非主營業務的開展促進主營業務的高速發展。
四 結語
生產經營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的投入和產出的過程,只有充分利用現代的成本費用控制方法,全面、及時、準確、有效地做好成本費用控制,實現預測、計劃、控制、核算一條龍的成本費用管理,在各項經營管理中做到信息共享,并加強成本分析,對預算執行差異及時查找原因,及時加以糾正。才能實現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施宏偉.成本效用差異與成本系統控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陳元燮.成本控制的理論與方法[M].上海: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1990
[3]賈樹森、菅云生.企業成本控制理論與實踐[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