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偉
【摘要】金融危機后各國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質是新一輪的科技變革競爭。我國為提高國際競爭力,將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本文分析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內涵及特點,并從國內外兩個方面分析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必要性,從技術支持、財政政策及人力資本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危機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
一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內涵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敝饕ü澞墉h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材料產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生產力角度分析,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動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革的重要力量,體現著科技與產業的相互融合。
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為實現經濟復蘇,加大科技投入,推動主導產業發展,對經濟結構重新進行調整,推動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興起,以此使經濟恢復平衡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國在這場競爭中需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方面的差距,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逐步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
二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
1.戰略意義大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這對于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產業升級以及在國際競爭中占據競爭優勢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
2.創新系數高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必然要擁有新技術、新變革、新工藝、新政策,最終生產新產品。這是后危機時代帶來的必然結果。世界各國都在轉變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升級,在經濟發展中尋求一切可占競爭優勢的技術,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就能占領經濟發展制高點。
3.培育過程復雜
新興戰略性產業是在新一輪危機下各國的應對之策,新興產業涵蓋面廣,開展工作難度系數大,而在發展培育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又很多,因此,新興產業具有復雜性特點。
4.綜合效益高
新興產業附加值高,擁有核心技術就意味著將擁有巨大的利益。戰略性新興產業會帶動多方產業的發展,這個涵蓋面是非常廣的,獲利的輻射面也就非常大。
5.風險系數大
新興產業需要經過長期的市場檢驗,因此存在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新興產業的發展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三 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必要性分析
1.國際競爭環境帶來的壓力
當今世界,一些主要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已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把科技創新投資作為最重要的戰略投資,并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技術、資金和政策支持。經濟危機所催生的新興經濟體在調整經濟發展政策的同時,又展開了新一輪的信息技術革命。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家依然可以在新一輪的變革中處于有利地位。這一形勢對我國的經濟將產生巨大的壓力,我國應在調整經濟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2.國內經濟形勢帶來的壓力
綜合國力的明顯增強,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但是也面臨著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少,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不健全,支持創新創業的投融資和財稅政策、體制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意義,抓住機遇,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四 對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建議
1.加強技術支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一是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強企業的研發力度,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依托主導產業,在企業已有的研發成果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二是依托傳統產業的技術優勢,帶動產業集聚區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培育一批創新能力高、輻射效應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升級。
2.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環境
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現有的財政政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扶持,建立相應的新興產業資金,增強資金管理創新體制,重點扶持核心競爭力強、自主創新能力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扶持。鼓勵金融機構建立相應的信貸管理及評審制度。給予戰略性新興產業相應的財政優惠政策,鼓勵中小型金融機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
3.加強人才培養力度,提升人才儲備
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掌握核心技術,人才是關鍵。高科技人才是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長久發展的關鍵因素。高科技人才的短缺,必然會影響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最終影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因此,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高高科技人才在企業中的比例,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術人才,使人才與產業發展相適應。
參考文獻
[1]李曉華、呂鐵.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征與政策導向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0(9)
[2]紀玉山、于晶.吉林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路徑選擇與政策建議[J].工業技術經濟,2011(7)
[3]梁曙霞.后危機時代我國發展創新型經濟的必要性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0(8)
[4]劉玉忠.后危機時代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的選擇[J].中國科技論壇,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