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明
【摘要】技術創新對促進企業以及行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發展,近年來許多企業結合發展實際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不少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并參考大量文獻,分析技術創新的內涵與分類,以及企業實現技術創新的途徑,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企業;發展;技術創新;途徑
一 技術創新的內涵
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明確提出:“技術創新是科技與經濟的結合點或中間環節,它既是一種技術行為,也是一種經濟行為。”將技術創新確定為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也就是把一種新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和技術能力,使企業生產活動市場化。因而技術創新強調它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的過程,突出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和應用。
另外,企業應緊密依托市場來進行創新活動,將從創新構想的形成到創新成果的應用,并最終實現創新成果市場價值的全過程始終與制度創新、觀念創新和管理創新相結合,使技術創新真正成為企業全面發展的重要技術經濟活動。
二 技術創新的分類
技術創新涉及企業活動的所有方面,根據其應用場合的不同,可分為四類:一是產品創新,目的是改善或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滿足顧客需求;二是過程創新,目的是改善和創造企業活動中的某一過程,包括工藝過程和業務過程;三是市場創新,目的是改善和創造更好的方法,以利于企業與顧客(用戶)交流和溝通,提高市場占有率;四是管理創新,目的是改善或創造更好的組織環境和制度,使企業的各項活動更有效。例如,知識管理、創新管理和變革管理都是管理創新的范疇,管理創新會影響其他的創新。
三 技術創新是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技術創新與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密切關系,企業技術創新不僅決定著企業技術發展的具體行為,也決定著企業的命運。企業能否正確選擇并貫徹實施合適的技術發展方式,不僅是企業能否順利實現技術發展的先決條件,也是企業能否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
國內外實踐表明,技術創新不僅能促進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而且還必將對企業所從事的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回顧起來,一些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突破和成功的商業化,對企業的發展乃至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往往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通用公司貝爾實驗室之于通訊產業,福特公司之于汽車制造業,美孚、殼牌公司之于石油勘探開發產業,IBM、英特爾、微軟公司之于計算機產業,都是技術創新引領企業發展和產業興盛的典型案例。這些企業的重要技術創新活動,不僅促進了企業本身的跨越式發展,而且推動了工業化的歷史進程。
四 實現企業技術創新的途徑
實現企業技術創新的途徑大致有兩條:一是自主創新;二是模仿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和再開發,實現二次創新。
從全國企業的現實條件來看,主要途徑應是引進再創新。即使是國外大企業,由于一個企業的技術不可能都居于領先地位,往往也采取先購買其他公司的專長技術,進而再創新的策略。企業創新活動的具體形式,因企業而不同,如建立研究與開發機構、實行產學研合作、組建創新聯合體等。近年來溫州民營企業中出現的組合創新,也是一種好形式。這種形式是以有創新需求的企業和有創造精神的企業家為主,從獲取信息、選擇產品著手,尋求技術源,把技術、資金和生產條件組合起來進行技術開發,完成創新過程,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
五 對中小企業實現技術創新的建議
1.加深對技術創新作用和意義的認識,全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
加強地方科技工作,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為黨和政府增強自身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我們要牢記執政黨的使命,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戰略落到實處。科技創新工作需要上下左右再認識再提高,科技創新工作要再務實再發展,科技創新工作要再扶持再推進,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轉變觀念做好服務工作,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好的平臺。
2.加快建立企業技術創新制度
實行規范化的公司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全面落實“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 管理科學”的要求,結合各自實際大膽制度創新,實行股份制,組建公司集團對于非公有制企業,同樣存在理順產權,建立現代化制度的問題。公司要按《公司法》改制后成為規范化的責任公司,方可能獲得來自有關部門的擔保、風險金和個人風險投資。企業改制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產權制度改革為中心,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促進企業可續發展。按照這一總體思路,在企業改革問題上應堅持以下幾項原則:一是產(股)權是收益分配的根本,分配制度是對產(股)權制度的完善和鞏固,是為了提高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二是與其說改制是為了切割存量,毋寧說是為了規范增量。改制不是分家,而是著眼于公司發展。
3.營造企業創新文化氛圍
要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和技術創新文化,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需要創造一種容許偏離常規、容許存在沒有根據的見解,允許團體內存在不同工作方式的氛圍,企業家也應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深刻的危機感。第一,要培養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強化企業家創新精神,力求完全融入企業創新文化。第二,要培養員工作為企業經營者、擁有者的意識。第三,要形成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創新理念。深植于企業全體成員中自上而下的時刻創新的價值理念和高度的創新能力,能更好地營造出充分發揮知識和智能效率的企業創新文化氛圍,從而在快速變動的商業環境中形成特有的競爭實力。
4.健全創新的管理機制
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需要在整個企業中建立一個有效的鼓勵創新的機制,廣泛聽取員工的合理化建議,擬訂獎懲和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增強企業的整體技術創新能力。企業的性質和規模、產品的結構和業務過程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創新管理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鼓勵創新的管理機制可通過以下措施和途徑初步形成:一是擬訂企業創新的評價體系,制訂評價創新的標準;二是將信息管理部門改組成知識管理部門;三是將合理化建議制度化,列為企業的日常工作議程;四是定期舉辦創新研討會和培訓班。五是建立創新獎懲和考核評價制度。
5.落實知識保護制度機制
知識產權是企業的一項資產,它在未來能給企業帶來價值。許多企業的成立和發展正是以產品/服務或生產工藝的創新為基礎的,這些創新構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存之本。這些創新形成的知識產權一旦失去,不但會大大降低企業的競爭優勢,甚至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存。創業企業知識產權的維護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防止自己的知識產權被別人侵犯;二是不要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沒有知識產權保護,創業企業的技術創新及成果就會被仿制,在市場競爭中就無法取得競爭的比較優勢,尤其對初創企業來說,泄密將斷送一片市場,甚至斷送企業本身。
6.形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
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是運用市場經濟手段促進產學研結合的一次嘗試,是一次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種政策工具,營造有利于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良好政策環境,結合有關政策、規訂的制定和實施,研究制訂引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發展的其他政策和措施。二是要深化資源配置改革,結合重大專項以及“十二五”重大項目的實施,對研發活動予以優先支持;結合科研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對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予以支持。三是要疏通融資渠道,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金融的支持等。
六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技術創新是企業全面發展的重要技術經濟活動,決定著企業的命運。,技術創新不僅能促進一個企業發展壯大,實現企業本身的跨越式發展,更會推動工業化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