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大中型和中小微型企業來對資本成本問題進行探討,著重于中小微型企業的資本成本問題,并對降低其資本成本進行一些建議。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不能無償使用資金,所以就產生了資本成本,即指企業為融通和使用長期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包括籌資費用和用資費用?;I資費用指在資金融通過程中支付的各種交易成本,如向銀行支付的借款手續費,發行股票、債券支付的發行費等;用資費用指企業在聲場精英投資過程中因占有使用資金而支付的代價,如向銀行等債權人支付的利息,向股東支付的股利等。相比而言,籌資費用通常在融通資金時一次性發生,而用資費用是融資企業經常發生的,是資本成本的主要內容。狹義的資本成本僅指籌集和使用長期資金的成本。
資本成本按用途可以分為個別資本成本、綜合資本成本和邊際資本成本,就融資管理而言,資本成本是選擇融資方式、進行資本結構決策和追加融資決策的依據。
現在就從大中型企業和中小微型企業兩個角度來看資本成本問題。
首先是大中型企業,在我國,大中型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已上市。一般來說,大中型企業的融資方式多,可以通過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或債券、利用留存收益、向金融機構借款、融資租賃等;融資渠道廣,主要有國家財政資金、銀行信貸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其他企業資金、社會公眾個人資金以及企業內部積累等。不同的融資方式資本成本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企業采用吸收權益資本的方式即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內部積累來融通資金,財務風險小,因為權益資本一般無需還本付息,企業壓力會比較小,但付出的資本成本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如果企業采用債務資本的方式即向金融機構借款、發行債券、融資租賃等來融通資金,一般就要承擔較大風險,因為企業需要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但相對權益資本來說,付出的資本成本較低。但同時,發行股票和債券、取得借款是屬于外部籌資,企業向外部籌資大多需要花費一定的籌資費用。再者,企業要注意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成本關聯性,如果債務融資使用增多,債務的融資成本將增加公司的財務費用,造成公司的盈利水平降低。公司的風險提高,市場預期可能隨之提高,股權成本將上升。
所以,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每一種籌資方式都有優缺點,每一種籌資方式所需的資本成本也不盡相同,企業在選擇時不僅要看該種方式的成本,同時也要將它的風險考慮進來。因為資本成本和財務風險這兩個因素會影響企業最佳資本結構,特別是資本成本,當企業綜合資本成本最低時,企業的資本結構達到最佳,企業價值也達到最大。
其次是中小微型企業,相較前文的大中型企業,中小微企業籌資的方式就較為單一了,且一般這種企業在運作初期基本只能靠內源融資,但是由于企業的規模問題,內原融資很難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但是企業一般向外部籌資就大多需要花費一定的籌資費用。同時,對于中小微企業來說,不能向大型企業那樣發行股票以及債券來籌資,就只能向銀行借款。而就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國有四大銀行以及其他大型銀行都在圍著大中型企業轉,為它們進行貸款業務的服務,只有小部分貸款業務是對中小微型企業的,而且通常對它們的借款利率是對大中型企業的好幾倍。正是因為這樣,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的資本成本大大升高了,再加上向金融機構借款是屬于債務資本,到期要歸還本金和利息,無形之中又增大了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壓力,促使企業急切地想要獲得高額利潤。盡管這樣,還是有許多企業處于借不了款的處境,于是只好轉向民間借貸。民間借貸居高不下的利率使企業融資的資本成本翻倍的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微企業就很難發展壯大,甚至有些企業很快就倒閉了。
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資本成本高的情況已經出現了很久,但一直沒有一個有效的解決措施。而且,中小微企業融資途徑的單一性也就導致了企業資本成本居高不下。對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途徑,央行不止一次提出,建議民間信貸合法化,因為民間借貸具有制度層面的合法性,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民間借貸關系都受法律保護,如果違約,可以協商,也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途徑解決。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情況,為利率定一個限度,超出部分的利息就不予保護。在這種情況下,是為中小微企業開辟了一條新的合法的融資途徑,且極大地減少了企業資本成本。另一方面,有些地區開始試點讓中小企業可以聯合發行債券。中國目前市場經濟并不完善,債券市場亦是如此,而且進入門檻較高,單個的中小企業想要發行債券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集合票據就可以解決單一企業因規模較小以及擔保、風險控制難度大,而不能獨立發債的問題,降低了融資門檻,且有利于提升單一企業的信用等級,并能有效降低企業資本成本。
目前,某些大型銀行也逐步開始開辟中小企業貸款這一方面的業務,因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可以活躍市場經濟,有助于解決就業問題。不過,不光是國家、金融機構來想辦法,中小微企業也要強大自身,規范企業財務制度 ,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這樣才能為自己開辟更多的融資方式,才能有效地降低資本成本,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實實在在地投入到企業的擴大再發展中去。
企業資本成本是企業選擇資金來源、擬定融資方案的依據;同時也作為企業根據預期收益風險變化,動態調整資本結構的依據。資本成本可以為企業更好的進行財務決策提供指南,所以所有企業都應重視。
參考文獻
[1]葉劍明.論集團企業財務集中管理[J].財會通訊,2008(11).
[2]曹偉.論中國財務會計的目標[J].財經研究,2003(3).
作者簡介:石璐(1991-),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