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征遺產稅的熱點問題不斷被推向鎂光燈下,綜合我國國情以及稅制的健全情況,文章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在我國難以推行遺產稅的原因。
遺產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死者留下的遺產征稅,即是對財產所有人去世之后留下的財產征稅,遺產的涵蓋范圍不僅僅是現金與存款,還包括房產、廠房設施等固定資產。
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視察南方發表講話時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遺產稅有助于加強對遺產和贈與財產的調節,防止貧富過分懸殊,開征遺產稅已列入中國稅制改革的議事日程。遺產稅是以被繼承人去世后所遺留的財產為征稅對象,向遺產的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征收的稅。
征收遺產稅,對于適當調節社會成員的財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會公益事業的財力有一定的意義。首先,對于遺產稅的征收,有助于調節社會財產,防止兩極分化,它是對于繼承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防止少數人集聚巨額財產,是收入差距在代際之間的傳遞受到阻礙,減輕兩極分化的嚴重程度,更注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強調的機會均等,可以有效地矯正現實社會中還大量存在的機會不平等的問題。
其次,征收遺產稅可以有效防止好逸惡勞的現象,具有積極的社會作用,對整個社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有效地防止繼承人養成不勞而獲的不良習慣,對于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再者,征收遺產稅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財產所有人在生前做慈善事業,推動我國的社會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的快速發展,扶持低收入者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和水平。
因此,征收遺產稅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國提高社會福利,緩解兩極分化現象,最終建立成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
即使遺產稅開征對我國的各項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就目前來說,中國的國情以及稅制方面的設計和國民稅收意識的欠缺都是阻礙遺產稅在我國開征的重要影響因素。
沒有開征遺產稅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定,通過稅收工具強制地、無償地征收參與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稅收是對納稅人財產的無償征收,遺產是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所有財產和法律規定可以繼承的其他財產權益,是納稅人生前扣除稅款后積累的財富,若再次對遺產征稅,則背離了稅收本身的公平性。
二、遺產稅意識薄弱
對于中國國人來說,長期沒有設立遺產稅,也從來沒有建立過遺產稅的意識,也不知道遺產稅是什么稅種、怎樣征收,都怕自己的財產被剝奪,所以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在中國開征遺產稅的阻力較大。
三、刺激消費,扭曲消費結構
遺產稅是對過世的人遺留下的財產進行征稅,這勢必會產生鼓勵消費甚至產生過度消費,從而抑制儲蓄,不利于中小企業和公司的投資發展。征收遺產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結構,過度消費導致供不應求,推進均衡物價不斷上漲,給富人以外的人民造成一定的生活壓力。同時,過度消費可能會引起對奢侈品的追捧,催生一系列不良現象,違反稅收中性原則。
四、遺產稅稅制設計的難度
開征遺產稅面臨的重要的問題就是國家應該怎樣來劃定遺產稅的征收對象,是只對富人征稅,還是對所有民眾都征稅;而如何劃分富人與普通民眾的界限;財產達到什么程度才需要納入征稅范圍;遺產稅究竟是以累進稅率還是比例稅率征稅;遺產稅的扣除數應該定成多少等等稅收要素和細則都是有關部門面臨的問題。
五、財產量化的難度
遺產稅的課稅對象是財產所有人去世之后留下的所有財產,不僅僅是現金與存款,還包括房產、廠房設施等固定資產。但是我國的個人財產登記和申報制度不健全,對個人財產的監管較弱,有關部門無法準確確認遺產數量。對于存款實名度還需完善,而對于房產、廠房設施等固定資產,怎樣進行資產量化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對于中國這個市場經濟發展很不平穩的國家,不同的地區財產價值標準不同,人為進行資產評估將產生相當大的彈性空間,同時也可能會催生出腐敗的現象。
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稅收籌劃空間
首先財產所有人可在生前將財產通過贈與的方式劃撥到其子女或者其他人名下,其次死亡信息一般滯后,監管部門無法保證遺產不會被轉移或者分割,從而逃避被課征遺產稅,當財產所有人都選擇以這種方式來逃避遺產稅時,遺產稅的存在就僅僅只是名存實亡,毫無意義。
七、引發資金外流
開征遺產稅后,對于潛在的納稅人會評估中國周邊地區的稅收政策與國內政策的差別,進而選擇有利于保護自己財產的國家,進行財產轉移,與此同時,導致我國的大量資金外流,不利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壯大。
由此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推行遺產稅還需要有關部門的進一步努力,需經過謹慎的斟酌、設計和完善,才能將遺產稅作為一個好的稅種,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筆者認為,就目前形勢而言,中國遺產稅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遺產稅時機尚未成熟 。
參考文獻
[1]陳子春. 探討中國有無必要開征遺產稅[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06): 29-30.
[2]周強.遺產稅概述及我國目前開征的可行性分析[J].經貿論壇 72-73.
[3]雷根強. 我國開征遺產稅的難點分析[J].涉外稅務,2000(08).
[4]彭飛,康麗麗. 我國應審慎開征遺產稅[J].涉外稅務, 2003(05).
[5]萬紹群 .目前我國開征遺產稅的可行性分析[J].當代經濟,2005(12).
作者簡介:高陽(1991-)女,漢族,四川成都,研究方向:稅務。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