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勇
【摘要】本文從人力資本開發的角度,借鑒企業員工素質測評方法,根據百分制設定了現代公務人員能力素質八個方面的評價標準,對每一評價標準具體設定指標內容和等級分值,規定了評價流程,以期對公務員的能力素質進行科學的量化評價。
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作為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公務員隊伍,其素質能力如何,如何通過科學的量化評價,使之成為激勵公務員奮發向上、愛崗敬業的措施和手段,對繼續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一、公務員能力素質的內涵
公務員能力素質是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后天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由知識的內化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和所具有的知識、技能。公務員作為政府依法行政的主體,擔負著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公共管理質量,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健康發展等重要職責,所以必然要求公務員要具有更高的素質和能力。
二、公務員能力素質量化評價體系的建立
(一)評價指標內容的確定
筆者認為依據百分制的計分方法,對公務員能力素質進行量化評價的一級指標有8個,在一級指標下面又分為16個二級指標,二級指標是一級指標的深入和具體表現,其內容要滿足評價有效性與可測性,兼顧可行性的要求。一是政治鑒別能力(10分),包括2個二級指標:政治立場堅定,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銳性和洞察力,服從領導,顧全大局;思想進步,組織觀念強。二是依法行政能力(15分),包括2個二級指標:具有法制觀念,遵守法律和本單位規章制度;依法辦事、公正執法 ,廉潔自律,未出現向群眾吃、拿、卡、要行為。三是公共服務能力(25分),包括3個二級指標:有相關政策業務水平,對本單位、本崗位工作涉及的有關法規、政策能熟練掌握,業務能力強;愛崗敬業,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不存在遲到、早退、脫崗等現象;工作效率高。四是學習創新能力(15分),包括2個二級指標:有終生學習觀念,積極參加本單位組織的各種學習,能根據自身的知識和工作需要,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能;善于調查研究,能根據本職工作開展調研,善于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創造性開展工作。五是執行能力(15分),包括2個二級指標:政令暢通,能準確領會上級的意圖和決策,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獨立處理問題能力強,遇到問題不推諉,未出現因工作推諉而貽誤工作等現象。六是溝通協調能力(10分),包括2個二級指標:語言文字表達條理清晰,熟悉公文寫作,能處理工作需要的各類公文;有團隊精神,協作意識,能有效運用各種溝通方式,營造良好工作環境,不存在推諉扯皮現象。七是應對突發事件能力(5分),包括2個二級指標:有效撐握工作相關信息,能對本單位、本崗位發生的突發事件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妥善處理好相關矛盾和問題,避免事態擴大或問題復雜化;妥善處理來信來訪,不存在群眾投拆現象。八是心理調適能力(5分),包括1個二級指標:自信心強、意志堅定,具有良好的心態,心胸開拓,不嫉賢妒能,同事關系和睦。
(二)評價指標等次的確定
評價指標等次確定以“好、較好、一般”三個等次為最佳。指標的等級分值,筆者認為,80—100分界定為好,60—80分界定為較好,60分以下為一般,這種等級分值的確定比較客觀。
(三)評價流程設計
量化評價包括設定評價方案、集中量化評價、診斷與反饋三個環節,這是一個“自恰”的循環往復過程。一是設定評價方案。這是評價的首要工作。由機關主管領導與工作人員合作制定。評價方案內容一般包括四個方面:①確定公務員個人績效目標;②公務員崗位職責(主要參考職位說明書);③確定個人評價的類型,明確哪些屬于定量評價,哪些屬于定性評價;④確定評價信息的收集途徑。二是集中量化評價。召開測評會,公務員個人根據本評價標準規定進行述職,職工結合述職情況,根據評價標準進行量化評價打分,當場統計公布得分(領導測評分占45%,中層干部測評分占30%,一般干部測評分占25%)。并以評價分值為主要依據確定公務員能力素質的等次。三是診斷與反饋。向評價主客體反饋評價結論,便于雙方獲得評價客體的全面信息。
(四)評價形式
在運用量化評價模型進行能力素質評價時,須結合定性評價,同時采用現代化的統計手段,設計量化評價軟件,充分運用現代計算機強大的統計功能,提高評價的準確性,以期對被評價公務員的能力素質作一個科學的結論。
三、量化評價的保障措施
單位領導的高度重視;綜合運用其它素質評價方法對量化評估結果進行印證;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評價監管機制;加大對機關工作人員評價技術的專項培訓。
參考資料
[1]曾代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2]鄭紹濂,陳萬華,等.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吳德貴.創新與人事人才[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