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丹華
黨的十七大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不僅為我們十分鮮明地講明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也為我們科學認識落后地區地方發展的戰略取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正是基于對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的深刻把握,貴州省委、省政府在不斷深化對省情認識的基礎上,確定了全省“十二五”期間“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以及重點實施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的戰略決策,在全省掀起了盼發展、謀發展、促發展的熱潮。
要加快推進工業強省,需要全省上下一條心,一心一意謀發展;需要全省干部群眾思想更新,認識更新,觀念更新,方法創新;需要有一個對全省干部群眾進行動員、組織學習、提高認識、積極參與的過程;需要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引導、教育和幫助。地方出版社作為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和宣傳文化戰線的重要方面軍,充分運用圖書進行知識傳播和宣傳教育的重要功能,來推動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發展,不僅義不容辭政治責任,而且更是大有可為的市場機遇。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努力創新工作思路和產品形式,可以說是“兩加一推”大形勢下省內每一個地方出版社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2011年,貴州人民出版社以工業強省為主題策劃出版的一套面向全省干部群眾的普及讀本,不僅有力地宣傳和配合了“兩加一推”主基調的貫徹,而且還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說是在這些創新工作中頗有成效的嘗試之一。通過系統總結和深入剖析這一案例的成功經驗,筆者認為,地方出版機構在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服務“兩加一推”的工作中,重在做到以下這樣幾點。
一、重在緊扣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
黨委政府確定的戰略決策和工作中心,引領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地方出版社要在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所建樹,首先必須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黨委政府的工作主旋律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將時政讀物的內容定位牢牢鎖定在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心環節。
2010年10月26日,全省工業發展大會在貴陽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就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作出部署。會議強調,貴州發展的差距在工業,潛力在工業,希望也在工業。將我省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唯一的途徑就是推進工業化;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仍是工業經濟,工業在貴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產業代替不了的?,F在我省站在了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重要起始線上,一定要抓住機遇,果斷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助推全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實現跨越。因而,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不僅事關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全省上下貫徹“兩加一推”的主基調——推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中心環節。
基于此,貴州人民出版社迅速將這一主題納入重點選題方向,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力量優勢和品牌影響優勢,將中央精神與貴州的地方實際緊密結合,圍繞著省委、省政府“兩加一推”和“兩大戰略”的實際需要,提出藉地方時政類讀物的出版以推動“社會效益”型圖書創造“經濟效益”能力的提高,讓地方時政類讀物在“兩個效益”相結合上做足文章,確定該類圖書實施“精品戰略”的具體思路。
二、重在面向實踐面向基層注重實效
時政讀物要真正發揮作用,不僅要把準方向,更要找對對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緊密結合各個地方、各條戰線的工作實際,面向基層工作實際,面向具體工作實踐,有針對性地規劃時政讀物的內容,扎扎實實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方能收到實效,受到歡迎。
在策劃編輯《貴州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系列讀物》的過程之中,貴州人民出版社與省委政研室以及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反復論證,廣泛聽取來自基層和實際工作單位的意見,努力使這套叢書做到觀點鮮明、平實易懂、針對性強,將解讀中央和省委政策與介紹國內外前沿理論結合起來,將以全球化視野關照貴州與深入挖掘和總結本土經驗結合起來,做到既要注重解決思想問題,又要注重解決操作問題,凸顯了這套時政讀物的時代化特征和針對性、實用性。整套叢書第一輯的四個分冊于2011年7月由貴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由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克志作序,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張群山和副省長孫國強擔任顧問,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李裴任主編,省委組織部、省委政研室、省經信委、省國資委負責人任副主編,包括《黨的十七大以來發展工業重要論述摘編——中央及貴州有關論述》、《貴州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必然選擇:工業強省戰略》、《貴州工業企業發展典型案例分析》、《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案例及分析》等四本。其中:
《黨的十七大以來發展工業重要論述摘編——中央及貴州有關論述》,著重論述發展工業的重要性,追溯工業發展源頭,梳理中央及省領導關于發展工業的重要講話,國家、省關于工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規定,解決建章立制的問題。
《貴州實現歷史性跨越的必然選擇:工業強省戰略》,著重論述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必然性,講述經濟發展規律,分析貴州省情和發展面臨的形勢,解決我省社會經濟發展的路徑問題。
《貴州工業企業發展典型案例分析》著重講生態文明,解決發展工業與保護生態的關系問題。
《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案例及分析》,著重總結我省典型工業企業案例,剖析我省“立得起、叫得響、推得開”的典型工業企業成功案例,探索適合貴州工業企業發展的規律。
《貴州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系列讀物》計劃出版兩輯,在第一輯成功出版的基礎上,計劃于2012年7月出版第二輯的四個分冊。該四個分冊的具體內容為《農業產業化一貴州農業加速發展的必由之路》、《特色旅游——貴州轉型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產業》、《工業園區——貴州工業提速發展的載體》、《企業上市——用資本市場助推貴州轉型發展》。
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克志指出:“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編寫這套《貴州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系列讀物》,正當其時、非常必要,對于全省上下進一步深化對工業化的認識,堅定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信心和決心,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共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批示“編得很好”。
三、重在加強工作創新與形式創新
以圖書出版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服務貴州“兩加一推”,不僅在內容上要緊扣科學發展觀和黨委政府的中心大局,更要在工作思路和產品形式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在提高圖書內容質量同時,切中基層發展實踐的實際需要,提高地方時政類讀物的宣傳效能,實現主旋律的圖書“既叫好又叫座”的目標。
在具體的策劃編輯過程中,貴州人民出版社一方面創新工作形式,將整個選題項目定位于《貴州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系列讀物》,通過與中共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聯合策劃的形式,圍繞省委、省政府的基本精神,邀請實際工作部門的同志與省內知名專家共同開展選題論證,努力體現理論性與實用的結合,在提高讀本的權威性和理論性的基礎上,突出讀本的針對性和通俗性。
這種理論性與通俗性、權威性與針對性相結合的指導思想,也同樣體現在讀本的形式上。經過反復論證,該套叢書最終被確定采用“口袋書”形式,以短篇幅、少印張、小開本的輕便形式,多個角度,簡明扼要地介紹、宣傳工業強省戰略的目標與任務,向廣大干部群眾系統全面地講發展規律,講政策法規,講生態文明,講企業案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便于攜帶。成為全省廣大干部群眾關于工業強省戰略“應知應會”的學習讀本,成為全省鄉鎮以上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參考圖書,成為貴州向全國展示經濟發展面貌的一個重要平臺。
由于該套叢書在選題論證之時就精心準備,約請到的作者隊伍均系省委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加之出版社的精品圖書出版策劃,使該套叢書剛一面市便受到貴州各界人士的關注,新聞媒體也做了詳細報道。購買該書的不僅有廣大干部群眾,亦有高等院校師生和工業企業界讀者,成為貴州人民出版社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服務全省工業強省戰略,打造地方時政類雙效精品圖書,成為宣傳思想工作領域新亮點!
(作者單位:貴州人民出版社)
責任編輯:弭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