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校園電視臺,很多學校都有哇,東港市北井子鎮中心小學的“書香校園電視臺”為什么能贏得全校師生的喜愛?百聞不如一見,還是目睹一期校園電視臺的節目,見見這“廬山真面目”吧!
在學校能容納近百人的演播室里,臺下坐滿了低年級的學生觀眾和前來觀摩的老師。臺上,30名同學整齊地站成三排,伴著清脆的竹板聲,用稚氣的童聲清晰而有節奏地背誦著《弟子規》。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隨著鏡頭推近,我們才發現臺上表演者們手中的“響器”不是竹板,而是格尺和豎笛。一段朗誦完,敲打聲戛然而止。眨眼間,同學們利落地把右手握著的直尺插入左手的袖管,隨即舉起豎笛,吹奏起《紅河谷》悠揚的樂曲。30名表演者的動作一氣呵成,整齊劃一。
在將近半小時的一期節目里,安排了大小六個節目,“新版國學風”、“詩畫對對碰”、朗誦、評書、小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精彩程度可以稱得上是一臺小型聯歡會了。這么出色的節目,從編排到錄制據說都是出自學生之手,我們已迫不及待地想見見錄制這期節目的同學們,了解一下校園電視節目背后的故事了。
從忘詞到“臨危不亂”
王藝蓓是六年一中隊的中隊長,平時喜歡朗誦,主持了很多期校園電視臺的節目。鏡頭前的她落落大方,說起話來神采飛揚,出口成章。這不怵鏡頭的本事,可是她“逼迫”自己練出來的。這還得從去年班級元旦聯歡會,王藝蓓和吳海燕表演的相聲《打小抄》說起。
由于擔心臨場忘詞,王藝蓓把臺詞寫在了卡片上,藏在手心里。起初一切還算順利,詼諧的相聲逗得同學們直樂。可當吳海燕說完“考試還得靠自己,把答案寫手心里”后,王藝蓓突然想不起接下來的詞了。吳海燕趕緊給她遞眼神,她才想起自己準備的招數,忙翻過手掌,偷瞄“提示卡”,總算接出了下一句——“那多臟啊!”看臺下的同學對此似乎沒什么反應,王藝蓓松了一口氣,好在這個破綻沒被看出來。可事后看錄像時,自己忘詞時的愣神,低頭看“小抄”的動作都一覽無遺地出現在了電視上,王藝蓓覺得羞愧難當。不能再出這樣的丑了,她暗下決心。
從那以后,每一次表演之前,王藝蓓都會反復背誦臺詞,背到任意抽出哪一句都能自如地接出下句,甚至夢話里都是臺詞。別說,在這樣的嚴格要求下,王藝蓓發現,只要自己臺下功課做足了,上臺就會心中有底,在鏡頭面前就不會發慌,出錯的次數也少了。
臺上的事兒,誰也說不好會出現什么意外,尤其是不可重來的直播節目,更是考驗主持人控制現場的能力。最近一期校園電視臺的直播節目,現場來了不少觀摩的外校老師,擔任主持人的王藝蓓打起精神,加倍小心,可還是出現了小意外——
當姜帥文同學朗誦完《滿江紅》后,王藝蓓上臺為下一個節目報幕。
“一段評書……”她剛開口,便發覺自己說到上一個節目的串詞上去了,怎么辦?這是直播,不僅現場的老師同學在看,全校14個班級五百多名學生也同時在通過班級的電視看著現場,看著她。在0.9秒的時間里,不容她想更多,也容不得她慌亂,王藝蓓面對攝像機略帶歉意地微笑了一下,很快調整好情緒,精神飽滿地說出了正確的臺詞——“逗是詞,唱是詞,是我們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依譜創詞,放聲歌唱,更是我們同學在大閱讀中的創新表現……”就這樣,王藝蓓憑借多次登臺鍛煉出來的極好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從容鎮定地 “化險為夷”了。
幕后工作也精彩
葛翰青是六年一班的“攝像師”,擔任著班級校園電視臺節目的錄制工作。
一開始,葛翰青的攝像技術還不太熟練,常常是鏡頭轉換到某個同學的臉上時,人家的話都已經說完了。葛翰青琢磨,操作攝像機可以越練越熟,可是轉鏡頭要想反應快,還需要提前對節目有所了解。于是,他在同學們排練節目的時候就開始留意大家的隊形、站位,每個人說幾句臺詞,自己什么時候準備移鏡頭。很快,葛翰青的攝像水平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葛翰青本是成績中等,各方面表現并不十分突出的學生,通過參與校園電視臺活動,他也找到了自己的長處。
就連班主任倪穎新老師都說:“書香校園電視臺的活動,展示出葛翰青同學身上的熱情、細心、耐心,也讓他在同學中樹立了很大的威望。”
攝像是幕后工作,不管節目表演得多么生動精彩,攝像師都只能在鏡頭后面,冷靜地記錄著一個又一個畫面。就因為這樣,葛翰青很少有在臺前的表演機會。雖然他也喜歡表演,尤其喜歡像姜帥文那樣情緒激昂地朗誦《滿江紅》。當被問道不能上臺表演,是否遺憾時,葛翰青毫不猶豫地說:“我喜歡攝像,只要能為大家工作,比自己上鏡頭還快樂!”
我的電視臺我做主
北井子鎮中心小學“書香校園電視臺”的節目是由三至六年級的各班輪流主辦的,每月播出一次。學校要求每個主辦班級都要全員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討論選題到排練節目,老師需要想,但更多是讓學生討論,再構思創作。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他們才能得到最大的鍛煉。事實證明,學生們做得很不錯!” 輔導員老師難掩驕傲地說。
像六年一班為“4.23學校讀書日”而制作的特別節目的主題,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全班同學討論確定的。通過“民族飲食”、“民族服飾”、“地域特點”、“民族節日”四個版塊來介紹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再根據這四個版塊,全班同學自由組合成為四個小組,分別攻克各自的難關。把網上找來的資料,變成瑯瑯上口的快板書,“飲食小組”的王藝蓓主動承擔改寫任務。為了不麻煩老師,為每一個版塊制作背景幻燈片,這是葛翰青給自己增加的額外工作。為此,他與每一個小組密切配合,商量細節,從網上搜集了二百多張圖片,制作出四套幻燈片……
“書香校園電視臺”,既能鍛煉學生的膽識,培養他們的閱讀、創作、表達、表演能力,又是展示學生風采的平臺。這就是“書香校園電視臺”深受全校師生喜愛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