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舉債辦學對于高校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貸款資金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高校大規模擴張時期的資金需求,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但是過大的貸款規模又給高校帶來了巨大的債務風險,影響了高校日常活動的正常運行。高校負債風險過大的問題正在日益為社會各界所關注,這就要求政府、高校以及金融機構齊心協力、各盡所能,積極的采取措施共同應對和規避高校負債風險,盡量提高高校資金的使用效率,嚴格高校貸款的各階段審批程序,以求盡快化解高校負債風險,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由于高校負債過重而產生的問題層出不窮,特別是2006年吉林大學自曝負債30億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因此,我們說舉債辦學對高校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在促進高校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債務風險。因此本文將對高校所面臨的負債風險以及我國普通高校負債風險的緩解和規避對策進行闡述。
一、高校負債發展所面臨的風險
舉債雖然一時緩解了高校在資金上的困難,但是,大規模的負債卻不可避免的使高校陷入了后期難以還本付息的困境。這對于創收能力有限的高校來講是沉重的負擔,同時也對高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高校負債直接影響到高校日常財務活動的正常運轉
沉重的債務勢必影響學校日常活動的正常運行,更難以使其得到持續健康發展。自1999年高校開始大規模擴張以來,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撥款增長速度低于高校在校生增長速度;而另一方面高校經費支出中,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等剛性支出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再加上沉重的利息負擔;使得高校的財務運轉十分困難。
(二)高校負債對高校教學質量的影響
現在,很多高校用國家財政撥付的教育經費和學生上繳的學費來償還銀行貸款,致使教學經費出現嚴重不足。教學經費的匱乏使得一些高校不能及時發放教師的課時費、超工作量獎金,這勢必影響到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進而影響到教學質量;同時學校缺少資金改善教學設備、購買圖書,不僅不利于學生了解本學科理論的最新發展動態,而且影響到學生日常知識吸收的深度和廣度。
(三)高校負債對科技研究工作的影響
在高校面臨著較大的還本付息壓力的情況下,高校的教師、科研人員將課題申請批準立項后,所獲得的研究經費進入學校財務,被作為應急費用于還貸,從而導致正常的科研開支不能進行,耽誤了科研進度,使一些重大的科學研究不能如期完成,不利于學校學術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面對負債風險應該采取的措施
強力應對現階段的負債風險對高校來講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高校也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擔起一定的責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緩解現階段所面臨的負債風險,并防止新的負債風險的產生。因此,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一)努力開源節流
一方面高校應該在現有教學資源允許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建設和招生結構的調整,以增加高校的收入來源;有條件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固定資產,對處于繁華地段、土地價值較高的老校區,在保留本校發展歷史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適當的置換,以達到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均衡。
另一方面高校應該在不影響正常教學,保持高水平的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堅持節約的原則,采取一些能夠降低辦學成本的策略:盡量減少除銀行付息和人員基本工資以外的辦學開支,加強專業建設的成本核算;盡可能的對本校的行政人員在人員數量和結構上進行優化。
(二)建立和完善高校債務風險預警系統
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科學的財務預警系統,通過對學校各項指標的分析,密切監測學校的財務狀況,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規避負債風險。在財務預警系統中應該構建一些與負債風險具有較高相關性的指標以全面、靈敏的反應高校所面臨的風險程度,例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其他應付款占流動資產比率、負債與收入比率、負債自有資金比率、人員經費與總收入的比例等。下面將針對指標體系中較為重要的指標進行相關說明。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該指標反映高校償債能力,該指標越高,高校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弱。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為財政撥款,資金進行負債運行的能力有限,所以按行業的一般標準,資產負債率應控制在40%—60%之間,當超過60%時就應該發出預警信號,如果大于1,則表明該高校已經資不抵債,財務狀況嚴重惡化。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該指標表示每一元的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反映高校用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但該比例也并非越大越好,應該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對于高校財務可取1.5作為警戒線,指標值小于1.5則應發出預警。
3.其他應付款占流動資產比率=其他應付款∕流動資產期末余額*100%。該指標反映高校債務占流動資產的比例,該指標越大,表明高校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弱。在保證高校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可以適當的用應付款提高其財務運行的效率,但是,要掌握一定的度,避免潛在的財務風險影響到高校的教學質量、科研水平。
三、結語
總的來說,負債辦學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但伴隨著大規模舉債而來的負債風險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所面臨的嚴峻考驗。化解我國高等院校巨額債務所帶來的風險是一個艱難而復雜的過程,應集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政府、社會和高校,一定會有能力、有辦法妥善化解目前我國高校巨額貸款的風險。從而使我國的高等教育能夠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普遍的受教育機會。
參考文獻
[1] 蔣作斌.理性認識和多方化解高校負債問題的思考[J].理性思考,2010(2).
[2] 帥相志,許家明.高等院校巨額債務的風險規避與償還對策研究[J].科學決策,2009(06).
作者簡介:趙劍楠(1988-),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就讀于西南財經大學,研究方向:審計。
(責任編輯:趙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