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斌


?隰江西省農產品價格形勢雖然國內外經濟形勢異常復雜,省內春夏連旱、旱澇急轉等極端天氣頻發,但2011年總體是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糧食總產超歷史,水果突破350萬噸,生豬出欄突破3000萬頭,水產品總產達222.8萬噸,都創歷史新高。主要農產品價格除棉花、柑橘及部分蔬菜品種在鮮銷期有所下跌外,幾乎呈現“全線”上揚態勢。由于流通順暢、促銷得力,全省主要農產品未出現滯銷或較大的賣難問題。全省CPI同比上漲5.2%,低于全國0.2個百分點。但由于農資價格仍在高位運行,種植養殖成本上漲推動,糧食最低收購價再次大幅提升,預計2012年糧食、油料、蔬菜等品種價格仍有較強的上漲動力。畜禽產品由于補欄積極,養殖規模擴增,生豬等產品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
據對全省42個主要農產品和對全省13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每日監測情況顯示:與2010年相比,江西省主要農產品價格在2011年幾乎全面上揚,其中畜禽、糧食指數分別為125、118.5,同比分別上漲25%、18.5%,漲幅居前列。油料、水產品、蔬菜類價格指數分別為110、109、102.5,同比分別上漲10%、9%、2.5%。柑橘、棉花類價格指數分別為75、84,同比分別下降25%、16%。雖然柑橘、棉花類產品價格下降,制約農民增收,但由于產量大增,對農民收入總體影響有限。
初步測算,2011年農產品價格上漲帶動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00元,對農民增收貢獻率達18.1%。具體情況分述如下:
?隰糧食價格高位運行2011年全省糧食總產達410.56億斤,同比增長5%。從江西省農業廳市場處對全省20個產糧縣稻谷收購市場監測情況看(早稻監測期7-9月,中晚稻9-12月),早、中晚稻開秤后都呈現高開高走態勢。早稻收購均價118.4元/百斤,較去年增21.6元/百斤,增幅22.3%;中晚稻收購均價129.5元/百斤,同比增19.5元/百斤,增幅17.7%。
2011年糧食收購市場可謂是購銷兩旺,量價齊增,相比2010年收購市場紅火很多。早、中晚稻都在遠高于國家最低收購價價位上開秤,讓不少國有糧企前期“顆粒無收”,經過2-3次提價后才穩住腳跟。某些品種如美香粘,個商收購價一度超過200元/百斤。廣大農民對今年糧價也十分滿意,喜笑顏開,售糧十分踴躍。據省糧食局初步統計,2011年全年共收購糧食203.6億斤,比上年增加75.7億斤。早稻收購80.4億斤,比上年增加28.2億斤。其中國有收購33.5億斤,比上年增加11.5億斤;中晚稻收購123.2億斤,比上年增加47.5億斤。其中國有收購28.7億斤,比上年增加9.6億斤。(非國有收購渠道數據為各地上報數。因國家可能對非國有收購渠道收糧也將出臺補貼政策,數據可能偏大,供參考)。在晚稻收購后期,由于加工企業、個體糧販風險意識加大,入市較為謹慎,加上國有糧企無意再提高糧價,市場上出現“買賣僵持”現象,既農民不愿賣,企業不愿收,糧價略有下跌,收購期明顯延長。
由于2011年糧食價格大幅高于上年同期,雖然化肥、機械費用、人工成本上升,糧食種植總體效益仍大幅好于往年,農民增產又增收。據測算,早稻畝均成本540.5元,同比增49.4元,畝均收益391.1元,同比增112.2元,增幅40.2%;晚稻畝均成本585.1元,同比增81.6元,畝均收益582.9元,同比增119.4元,增幅25.8%。農民種植兩季水稻畝均純收益973.9元,加上補貼160元,總收益1133.9元,總收益首次超過1000元,較2010年增209.9元,增幅22.7%。
在糧價大幅上漲拉動下,大米市場價格也“水漲船高”。早秈米年均價3.83元/公斤,同比增18.2%;中晚秈米4.42元/公斤,同比增22.6%。
近年來不斷提高的種糧補貼標準和持續上漲的糧價,讓農民嘗到了甜頭,加上最近國家公布2012年早、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分別是120元、125元/百斤,都較去年提高18元/百斤,此舉進一步激發了農民種糧的熱情。近期種植意向調查顯示,全省早稻種植面積將達2083.6萬畝,同比增0.35%。(去年基數為江西農調總隊數據)。有國家最低收購價托底,加上種植成本增加,國際糧價仍高于國內,預計今年糧價仍有上升空間。但隨著國家調控物價力度加大,加工企業高價收糧風險增強,且消化存糧尚需時日,預計早稻將125元/百斤左右價位上開秤。
?隰油料價格逐漸回暖由于全球油脂、油料供給繼續偏緊,國際油價與國內價格基本持平,2011年我國進口油料預計同比下降6%左右,對國內油料價格沖擊減弱,加上2011年國家再次提高油菜籽最低收儲價,達4.6元/公斤,較上年提高0.7元/公斤,對油料市場是一次較大的提振,油料市場出現繼2008年后首次回暖。2011年全省油菜籽年均價為5.3元/公斤,同比增12.5%。花生市場更是迅速升溫,花生仁價格同比上漲23.7%。菜籽油和花生油價格同比也分別上漲10.3%和15.5%。今年油菜籽和花生種植畝均純收益分別達851.3元和175.5元/畝,同比大漲42.7%和214%,農民發展油料生產的積極性有所提高。
我國食用油對外依存度高,國際油料價格基本就是國內油料價格的風向標,受歐債危機影響,近期國際油脂價格陷入低迷,短期難以上漲,相對較低的油料價格對國內價格將造成一定沖擊,今年油料價格走勢恐怕仍將較大程度依靠最低收儲價的支撐才能走出好行情。
?隰棉花價格大幅跳水棉花價格自2009年9月開始節節攀升,至2010年新棉上市時達到高點,2011年棉價受下游紡織業外貿訂單減少,資金鏈緊張、收購量減少等因素影響,棉價一直震蕩下行,待新棉上市時更呈“大幅跳水”之勢。12月籽棉價為7.74元/公斤,同比下降19.8%,畝均種棉純收益下降近40%。雖然國家對皮棉實行了19800/噸的臨時收儲政策,但由于收儲價太低,對棉價支撐作用不明顯。低迷的棉價挫傷了農民植棉積極性,最新意向調查顯示,今年江西省棉花種植面積將下調7%。
我國棉花進口量及棉紡織品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極大。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預測,2011年全球棉花庫存量增多,市場供大于求,加上歐債危機影響,紡織品市場不景氣,棉花消費形勢將不樂觀,預計棉花價格走出低谷仍需時日。
?隰蔬菜價格寬幅振蕩蔬菜價格受產品結構性、區域性、季節性因素影響極大,2011年表現最為突出。1-3月,全省蔬菜主要靠海南、廣東供應,青椒價格一度漲至8.86元/公斤歷史高價位,后因天氣迅速升溫,南方露天蔬菜提前上市,與山東等大棚蔬菜上市期重疊,蔬菜價格又“瞬間”跌入谷底。至11、12月,曾經一度“姜你軍、蒜你狠”的高價姜、蒜、土豆又遭遇“寒流”,爛在地里無人收。
2011年國家實施第二輪“菜籃子”工程,擴生產、調結構、搞窖貯、強冷鏈、暢物流等措施加強,并從2012年開始免征蔬菜批發和零售環節增值稅,減免部分路橋收費,降低流通成本,此舉激發了各地發展蔬菜生產的積極性,2012年農民蔬菜種植意愿明顯增強。預計2012年蔬菜走勢仍將受天氣季節、品種結構及流通運輸等條件變化而較大幅波動,但漲跌幅度預計將減弱。
?隰生豬價格高歌猛漲近年來生豬價格有如“過山車”,在歷經2009年5月、2010年6月兩次探底后,2011年走出一波高漲行情,5-9月,連續突破16元、17元、18元、20元/公斤整數關口,9月達20.6元/公斤歷史高價,養殖一頭生豬純利潤達800元,養殖戶著實“火”了一把。2011年全年生豬、仔豬、豬肉平均價為17.6元、34.9元和25.8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36.2%、61.8%和40.8%。
2011年全省生豬出欄量超3000萬頭,當前養殖規模仍在擴增,生豬價從10月始已開始回落,目前已回歸至17.6元/公斤。結合近年來生豬價格“W”型走勢特點,預計生豬價格可能將繼續回落,目前國家也正在采取措施應對生豬價格過度下跌,預計下跌幅度將在可控范圍內。
?隰水產品價格漲勢穩健近年來,江西省水產品價格走勢一直較穩健。2011年春夏連旱,鄱陽湖水位降至歷史低位,捕撈量大幅下降,引發魚類價格較大幅上漲,魚類價格在7、8月間陸續達到近年來高位,后在加大養殖量、確保有效供給的措施保障下,價格又有所回調。與2010年相比,鯉魚、鰱魚上漲11.8%和11.7%,草魚上漲7.4%。特種水產中鰻魚、泥鰍漲幅分別達55%和26%,甲魚和青蝦也有14%左右漲幅,養殖蛙類由于受海南蛙類沖擊較大,價格下跌10.3%。
2011年水產自營出口額2.2億美元,居內陸省份第一。隨著水產加工業延伸和出口力度加大,加上飼養成本推高,預計2012年水產品價格整體仍將保持溫和上漲態勢。
?隰柑橘價格跌幅居首2011年柑橘大豐收。贛南臍橙突破140萬噸,同比增30%。南豐蜜橘達130萬噸,同比增270%,較歷史最高年份2009年增長39%。全國柑橘60%增產來自江西省。產量大增,鮮銷壓力加大,價格受到一定影響。贛州果業局反映,臍橙產地統果價格2元/公斤,同比下降30%,銷地批發價格4元/公斤,同比下降10%;南豐蜜橘產業局反映,南豐蜜橘產地統果價格1.6元/公斤,同比下降35%,銷地批發價格3元/公斤,同比下降30%,年前價格有所回升。從畝均成本收益來看,臍橙畝均純收益1610元,同比下降17.3%;南豐蜜橘畝均純收益2300元,同比下降10.4%。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氣候如果正常,柑橘仍將豐收,價格上行阻力仍然較大。目前省內各果業管理部門正加大力度,完善冷藏存貯加工體系建設,提前或延長采摘期,錯開上市高峰期,預計價格在上年基礎上應有所回升。
(作者單位:江西省農業廳市場與涉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