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小盈 戴李春

近年來,在廣東省雷州農村大地,活躍著一支農民經紀人隊伍,一到播種、收獲季節,他們便走農戶、跑市場,購銷產品,傳遞信息,架起千家萬戶連接市場的橋梁,不但緩解了農產品“賣難”困局,深得農戶贊譽,而且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瓜菜豐收銷路好,菜農致富有“紅娘”
雷州市英利鎮潭龍村的符注,是遠近聞名的農民經紀人,當經紀人14年來,他一手拽著東北各大客商,一手托著當地十多個村的種植農戶,經手幫農戶銷出去的瓜菜,每年都不少于幾千噸。近日,筆者在符注的瓜菜收購點看到,載著尖椒的農用車從四面八方不斷朝這里運來,擠滿了收購點,水泄不通。只見收購的、過磅的、分級包裝的、裝車的一派繁忙景象。經紀人符注整天成了大忙人,在兩點鐘才吃午飯的時候,他的電話還響個不停,都是椒農打電話來訂任務的。這同時也累壞了符注的愛人,從一大早發放椒款她一直沒歇過。椒農符才開心地說:“我種有27畝尖椒,今天又賣了9萬多元,以前遇上尖椒豐收年,總是擔憂銷路問題,如今符注在村里設起收購點,引來外地老板蹲點收購,我們可方便和放心了。”
英利鎮土地肥沃廣闊,一直是盛產苦瓜、毛瓜和辣椒的瓜菜大鎮。在上世紀90年代初,愁于沒有搞流通的能人,農民種出來的瓜菜賣不上好價錢,還要拉運去廉江三角塘或徐聞縣銷售。有時由于海南、廉江、徐聞等地瓜菜同時豐產,蜂擁上市,市場供大于求時,當地農民的瓜菜就產生賣難困局,一大批菜農就得虧本。如今,雷州市各鄉鎮有了一批經紀人,遍及各個鄉村,甚至一村就有幾個農民經紀人,他們一頭聯通市場,積極覓找客商,一頭聯通農戶,既搞活了農產品流通,也帶動了當地產業發展。農產品賣難問題實際是農業生產與市場脫節的問題,經紀人作為激活兩端的“紅娘”,使雷州市很多地方出現了“農民不出村,產品全銷光”的現象,給處于被動地位的農民帶來了希望之光。可以說,發展好一批農產品經紀人,就能搞活一方經濟。
經紀人符注告訴筆者,早在1995年,他就開始跑北運菜市場,與河北、浙江等地的客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1998年他開始轉行做農產品經紀,利用自已的人脈關系,誠信經營,為本地農產品找銷路,幫助外地老板收購本地農產品,老板按量付給手續費,為群眾促銷農產品。前幾年,氣候宜人,周邊村莊大量尖椒上市,每天幾乎收貨30萬斤左右,今年由于臺風的影響,每天收十幾萬斤。
把脈好農產品產銷,扶助農民生產成本
目前,雷州市有不少農民經紀人,分散在鄉間地頭,他們不僅幫助本地瓜菜打開了銷路,也給農民提供了最新、最快、最準的市場信息,很好地引導農民“順市而種”。丁滿村經紀人徐迅告訴筆者,他在跑市場過程中和多年幫助外地客商收購瓜菜過程中發現,苦瓜宜早育苗,進行移植,改良品種“雙贏”、“綠富豪”、“早樂”,苦瓜果大果長,色澤亮,且早熟高產,很受北調老板青睞。發現這一市場規律后,徐迅就引導當地種植大戶,選擇改良品種,合理安排采摘期。
種植大戶嘗到了甜頭后,當地群眾也開始推廣了,徐迅既當起種子的“紅娘”,還墊錢采購回來先給瓜農種植,并為部分瓜農借錢做生產成本,緩解困難群眾“種瓜難”的煩惱,促進了產業的發展。經紀人符注說:“這些年來,我不僅在生產資金上扶持種植戶,而且還幫助解決他們在子女讀書或生活上的費用,多的有幾萬元,在收購農產品中,我們始終進行公平交易,不會欺詐農戶。”
經紀人搞活收購點,帶旺農村經濟發展
近年來,農民經紀人快速發展,不少地方紛紛在村里創建起了收購點。2011年英利鎮覃斗村的尖椒、苦瓜、雪豆不僅豐收,市場銷售也非常火。不少東北、浙江等地的大客戶通過經紀人,爭相來鄉下蹲點收購。筆者看到,在公路兩旁設起了幾個蔬菜收購點和數間農家食館,一幢別具一格的三層小洋樓是經紀人符注建的“別墅”,前面有一個寬闊的場所,搭建起鐵柵,這就是符注創建起的蔬菜收購點。來自河北的一位客商向筆者說:“我來收貨兩個月了,住在符注家似住賓館,很舒適。這里的社會治安很好,經紀人誠實可靠,服務周到,村民友善。”筆者問起經紀人與外地客商是如何合作經營的?符注坦言:“我們經紀人實際是幫助老板收貨,提供場地、包裝、人工等一條龍服務,老板按貨量結付貨款和手續費。”那天,正好是尖椒價最高日,只見收購點里人頭涌動,車輛進進出出。椒農捧著鈔票,笑得別樣開心。
忙于打包裝的梁大姐告訴筆者:“來這里打工每天70元,還包吃,比去外地打工好,每天打包裝、裝車的不少于30人。”在該村共有6個經紀人設起收購點,粗略計算約有180位村民在家門口打工,每天可賺勞務費一萬多元。
更令人動容的是,在覃龍村的各個收購點附近,開設了好幾間鄉村食館,每天都引來了客商和椒農到里面用餐,每間食館門前放滿了摩托車、農用車、小車,里面座無虛席。開食館的小符說:“自從村里開設起收購點后,我放棄了在廣州打工,回村開食館,生意很火紅,接待賣椒的、收椒的、打工的,有時也忙到半夜3點鐘,準備再雇幾個幫手。”
普通農民成了經紀人,他們立足本土,為農民服務,把農產品對接到市場,激活了銷路,不但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而且拉動了地方的鏈條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