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明顯優化
市國資委日前發布,本市國有企業近年來國有資本集中度明顯提高。2007年至今,全市國企共完成20個重組項目,市國資系統直接出資企業從55家減少到41家,優化了國有經濟資源配置。目前,基礎設施、公用服務和現代制造業這三大行業中的國有資產占全市國有資產總量的80%。大企業、大集團中的國有資產占國有資產總量的93%,形成了以基礎設施、公用服務業為基礎,以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柱,以具有首都特色的都市產業為依托,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具雛形的國有經濟布局結構。
上半年北京外貿規模首超2000億美元
北京海關日前發布2012年上半年北京地區外貿進出口統計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上半年北京地區(包含中央在京單位)外貿進出口總值為2088億美元,同比增長12.4%,為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關口。其中,出口280億美元,同比增長3.8%;進口1808億美元,同比增長13.8%。貿易逆差1528億美元,同比增長15.9%。北京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2年上半年北京出口規模穩步提升,月度進口規模在3月和5月兩次創下歷史高點。
北京社會消費品總額連續4年全國居首
5年來,北京市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從2007年的3835.2億元,躍升到2011年的6900億元,5年來年平均增長率約16%。社會消費品總額連續4年位居全國之首。統計數據顯示,商貿領域已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不可替代力量。涵蓋批發零售、餐飲、居民服務、商務服務、物流等行業的商貿領域,其增加值、納稅額均占到了全市的四分之一左右,從業人員總量占全市三分之一,均居全市第一。
北京將加快新機場和新航城規劃建設
從中共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獲悉,北京未來幾年將加快新機場和新航城的規劃建設。 2011年11月,北京新機場建設項目已具備報批條件。圍繞新機場建設,北京未來將大力發展臨空經濟,打造新航城,培育促進北京地區特別是南城發展的新戰略增長極。
北京首次躋身亞洲競爭力最快提升榜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社科論壇:第十屆城市競爭力國際論壇”正式發布了《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1-2012》。報告指出,全球500個城市中,北京因迅猛的提速首次躋身亞洲競爭力指數最快提升榜。
本市軌道交通建設獲200億元融資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共同簽署了《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
京投與國開行簽訂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國開行將為軌道交通建設提供長期穩定的金融支持和全方位金融服務,計劃在“十二五”期間融資規模為200億元,重點支持“十二五”期間軌道交通新線建設,在信貸、發債、土地開發等金融創新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金融合作協議的簽訂是完成北京市“十二五”軌道交通建設資金保障工作的重要措施,也將進一步拓展國開行在北京市基礎設施領域的業務范圍,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創新、引領作用,最終實現互利共贏。
據悉,“十二五”期間,本市將繼續加大建設軌道交通,需要大量穩定資金注入,這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今后,本市將通過精細化管理交通資源,緩解城市擁堵,打造宜居城市。爭取到2015年實現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50%。
西部地區成首都經濟增長新亮點
市發展改革委日前組織召開了2012年西部地區轉型發展上半年工作成效總結會,梳理和總結西部四區政府及首鋼、京煤等企業落實《2012年加快西部地區轉型發展實施計劃》的工作情況,聽取重點產業項目儲備情況。洪繼元委員出席會議,市發展改革委產業處、西部四區發展改革委和文化創意產業主管單位、首鋼總公司、京煤集團等單位負責同志參會。
從1-5月西部四區各項經濟指標上看,主要經濟指標均明顯好于全市平均水平,成為首都經濟穩增長的新亮點,西部地區轉型發展態勢良好。1-5月,西部四區完成地方一般預算財政收入70.63億元,同比增長11.9%,高于全市8.1個百分點,;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6.2億元,同比增長32.1%,高于全市21.9個百分點,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四分之一,其中門頭溝、豐臺區增速在50%以上,位居全市各區縣前列,成為全市投資的新熱點。
洪繼元委員最后講話強調:各區政府及首鋼、京煤等企業積極貫徹落實《2012年加快西部地區轉型發展的實施計劃》,做了大量工作。下半年要繼續做好相關工作:一要擴大存量,積極發展替代產業。二要引進增量,積極搭建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有實力的企業和高端要素參與西部開發建設。三是謀劃長遠,做好產業布局研究,實現差異化發展。
本市五年來自主創新指標實現“六個翻番”
本市科技創新煥發出蓬勃活力,五年來技術合同成交額6616億元,年平均增長速度21%。五年來,本市自主創新指標實現了“六個翻番”:2011年,北京高技術產業、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實現增加值翻了將近一番;全市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現總收入、全市專利申請量、全市專利授權量、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等均較2006年翻番。
北京全市涉農貸款余額近1800億元
日前,北京市金融局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12年一季度,全市涉農貸款余額已達1795.83億元,比2012年初增長100.56億元,增幅達5.93%。截至2012年一季度,北京市已批準設立8家村鎮銀行、51家小額貸款公司、1家“三農”信貸專營機構。
“北京模式”促145億元科研資源社會共享
到2011年底,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共引導475家國家和北京市級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將價值145億元的科研儀器設備全面向社會開放共享。截至目前,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為9000余家企業提供研發實驗服務,服務合同額累計16億元,篩選出470余項科研成果面向社會尋求合作。這一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北京模式”不僅提高了科技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激發了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本市首批新興產業孵育基地授牌
日前,本市舉行科技企業孵化器及大學科技園工作會,清華啟迪孵化器、豐臺創業中心等6家單位成為本市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孵育基地”。市科委啟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孵育基地建設,將充分發揮科技企業孵化機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源頭企業的培育作用,提升孵化機構產業培育能力。此次不僅首批授予6家單位“戰略性新興產業孵育基地”稱號,還將對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領域的3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項目予以支持。
工行北京分行創新推出“科技通”
工行北京分行創新推出“科技通”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產品,并于日前成功實現首批貸款發放。這將有效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科技通”定位于注冊在中關村示范區內科技型小微企業,相關企業只要達到成立滿3年、上年度納稅收入1000萬元以上等條件,即可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