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區文化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產物,社區文化建設是一項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的社會工作。本文從發展不協調、專業隊伍建設薄弱、管理模式落后、經費不足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社區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社區文化;建設;問題
一、引言
我國的社區文化研究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背景下出現的一個新概念。理論界對社區文化含義的界定不盡相同,有人認為:“社區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人們所創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環境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總和”。社區文化建設是促進我國文化建設的基礎工作,是貫徹落實黨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必然要求,在提升社區整體實力上作用顯著。
二、社區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發展不協調。社區文化發展不協調主要體現在東西部發展不協調、大中小城市發展不協調,造成這些區域發展不協調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對稱、不協調。不同社區建立的時間不一樣,導致文化建設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建立早的社區資源豐富,但是環境改善方面難度較大;新建社區環境幽雅,但資源不足;城鄉結合部社區人員流動性打,居民認同感不足。
2.管理模式落后。社區文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文化、教育、街道和居委會等部門的支持,需要社區居民的積極參加。當前,社區文化活動缺乏明確的組織管理主體,文化部門、街道和居委會、民政部門、民間組織都參與了社區文化建設,但彼此職責不清、管理交叉,有時又陷入了無人管理的困境。有的地方沒有制定社區文化的發展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這些都制約了社區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3.主體不突出,缺乏統籌規劃。社區文化建設中,應從本社區居民的實際需要出發,把社區居民作為社區建設主體。不少社區在社區文化建設中,往往與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相脫離,既不把社區居民作為建設主體,也不把社區居民作為建設對象,不能滿足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不利于社區文化建設的開展,從而影響了社區文化建設的效果。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文化必須以社區居民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居民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
4.服務人員不專業。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人才是一個全方面的復合型人才。知識價值的提升,決定了人力資源開發更加側重于智力和能力方面,要有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管理能力、交際能力等。社區文化建設的發展客觀要求服務人員具有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律學、文化藝術等多覺得的專業知識,應具備應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但社區文化工作者大多是業余兼職人員,很少經過專業教育和培訓;而且居民委員會成員偏向老齡化,多為離退休人員。沒有明確的職業規范和從業標準,缺乏專業培訓。社區文化建設隊伍的專業技能不夠,綜合素質不高,大大制約了社區文化建設的開展。作為社區文化工作的服務人員,既是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同時也是策劃人和輔導員,身兼數職,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和相關事務,還要創造性地開拓社區文化工作思路,創新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因此,必須做到專人專職,才能有效地拓展、創新社區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5.社區資源配置不合理。社區資源主要包括:社區活動中心、社區學校、公共綠地花園等。在我國很多社區的工作場所都無法解決,很多社區活動場所根本無法保障,各社區情況參差不齊。社區轄內的部隊、企業、學校都擁有一定的文化站、室、場、院,但在現行的體制下都自成體系,各自經營,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識,甚至重復建設,相互競爭,造成社區文化資源的極大浪費。社區現有的資源利用也不充分,社區文化活動場所開放時間和管理手段上僵硬,使得文化場所設施利用率低。
6.經費不足。無論是社區文化設施的購置、添加,社區文化場館的建設,還是文化設施、場所的管理與維護、社區人才的引進、培養都需要資金。雖然近年來社區文化建設資金投入逐年增加,但總體水平不高,經費不足是社區文化建設的主要障礙之一。另外,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基本靠政府投入。從國外投資渠道來看,可以借鑒社會捐贈、發展文化產業等等。
7.宣傳力度不夠。目前,社區文化建設依靠政府主導,社區居民參與方式以動員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動和勸說下進行,從而使居民產生隨波逐流與消極應付的應付心態。社區居民了解社區文化活動的途徑有限,轄區單位與居民聯系不夠密切,大大限制了居民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許多居民不了解社區的有關活動,就更不要說參加了,這削弱了社區活動的作用,也影響了社區居民對社區活動的了解與支持,而居民的了解與支持是社區文化建設的最大動力。
三、結論
總之,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根本的目的是讓人民群眾滿意。通過社區文化建設,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內容,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發揮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華.和諧社會背景下社區文化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11).
[2]王傳滿.以發展和諧文化為先導構建和諧社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
[3]蔡良志,張華.農村社區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11(10).
[4]張虹.城鄉文化統籌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深化[J].前沿,2007(12).
(作者簡介:徐彩梅 (1977.7-),女,漢,揚中人,大專,助理館員,江蘇省揚中市三茅街道文化站,研究方向:群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