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瑩
摘 要:蒼南是浙江距臺灣最近的縣,也是浙江省海洋經濟大縣。蒼南縣應緊緊抓住把全縣建成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海西經濟先行區的“雙海雙區”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促進蒼南經濟上水平、上臺階。
關鍵詞:“雙海雙區”建設 產業轉移 投資合作 發展機遇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8-216-01
一、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
蒼南既是浙江距離臺灣最近的縣,也是浙江省海洋經濟大縣。隨著國家新一輪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實施,蒼南縣迎來了國家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和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的重大發展機遇,使得蒼南縣區位條件由長三角經濟區的“末梢”一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前沿”,成為浙江省推動兩岸合作、開展對臺經貿交流的“橋頭堡”。2011年5月,浙江省政府在蒼南設立了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正式拉開了蒼南縣實施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海西經濟先行區“雙海雙區”戰略的序幕。
蒼南縣從長三角經濟區的“末梢”一躍成為浙江省對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前沿”,其戰略地位凸顯出來,這為蒼南迎來了不可估量的發展機遇。加上蒼南與福建、臺灣經貿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深入開展對臺經貿交流合作,以承接臺灣先進產業轉移來促進蒼南經濟轉型升級,這是蒼南作為欠發達地區實現崛起跨越的最大優勢所在。因此,建設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打造兩岸產業對接基地,也是蒼南縣加快轉型發展、實現崛起跨越的現實選擇。
蒼南縣應把積極承接臺灣產業轉移和大力發展海洋新興產業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努力擴大,有效投入,精心組織實施“雙十工程”,注重把擴大投資規模與提升縣域經濟發展基礎結合起來,把優化投資結構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結合起來,把調整投資區域分布和城鄉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結合起來,以大項目帶動大投入,以大投入改善大環境,促進經濟大發展。要堅持以民資為主,對接臺資、瞄準內資、引進外資,完善重點建設項目的要素供給的聯動機制,促進蒼南經濟發展上水平上臺階。
二、建設承接臺灣產業轉移和投資合作大平臺
平臺是人們進行商業交易和工作學習交流具有很強互動性的場所或舞臺。平臺戰略是當前在商業模式開發中最流行、最科學、效率最高的一種開發戰略。平臺之所以如此神奇,主要是因為一個平臺同時能承載不同內容的設計和軟件,這種設計和軟件可以滿足個性化的不同需求,可大大降低制造成本和采購成本。
蒼南境內海域廣闊、海島眾多、岸線資源豐富、海洋經濟初具規模。蒼南縣的江南海涂圍墾、大漁灣圍墾和沿浦灣圍墾工程等三大圍墾工程在不久的將來將為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建設提供150多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其中占地4.34萬畝江南海涂圍墾一期工程的大壩已經合龍,并開始進行吹填造地。國家級蒼南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的“一區五園”的規劃建設面積達22平方公里,目前已經完成規劃設計,開始動工建設園區配套設施并對外招商。浙江蒼南省級工業園區積極推進整合提升,將目前的6.7平方公里拓展到30平方公里。
隨著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臨港產業基地、蒼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平臺的加快建設,海洋新興產業、臨港工業、現代物流業、現代新型農業等產業的引進發展,產業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和提升,為蒼南經濟大發展奠定基礎。
三、加大招商引資和合資合作的工作力度
1.不斷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做到強化投資力度和質量考核,加強鄉鎮部門招商機構的網絡建設,加大招商人員業務培訓力度,提高招商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做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全縣抓招商、引項目的濃厚氛圍。
2.打造招商引資平臺。根據蒼南縣產業規劃布局,整合蒼南縣海洋資源、旅游資源等優勢,全面實施“雙海雙區”戰略,充分發揮蒼南縣對接海西的“橋頭堡”作用,打造好“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金品牌,強力推進蒼南工業園區、龍港新城、蒼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等重點園區主要招商平臺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引進優質項目投資蒼南建設,作為蒼南經濟大發展的重要支撐。
3.加大交流。加大交流是獲得重要信息的必要手段,是運用信息化指導工業化的重要條件。加大交流不僅僅是加大蒼南縣與在外商會的交流,應該還包括加大商會與商會之間的交流。只有加大交流才能互通有無,合理整合資源,促進經濟發展。
4.及時更新項目庫,加大宣傳力度。依托浙臺(蒼南)經貿合作區、龍港新城、縣城新區、工業園區、農業開發區等平臺編制《蒼南重點招商項目》文本,通過走訪商會、召開推介會、完善網絡平臺等手段大力宣傳蒼南重點招商項目,宣傳蒼南,吸引投資。
5.改善投資環境,緊抓項目落地。好的環境是投資效益化的基礎,項目落地、投產是投資效益化的體現。加強軟硬環境建設,加快推進蒼南電廠、江南海涂吹填一期、靈海公路、甬臺溫高速復線蒼南段、鰲江三座跨江大橋,以及橫陽支江堤防加固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為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參考文獻:
1.張玉利,李乾文,李劍力.創業管理研究新視點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6(5)
2.王麗敏,王世權,紀成君.基于網絡經濟下企業競爭環境的分析[J].技術經濟,2002(7)
(作者單位:蒼南縣商務局 浙江蒼南 325800)(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