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薇
摘 要:黨員干部在市場經濟的新時期,必須加強黨性修養,保持共產黨人的信念不變,傳統不丟,本色不改,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
關鍵詞:黨員干部 黨性修養 先進性 純潔性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8-222-02
當前,全黨上下正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胡錦濤同志曾經指出:“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一重要指示對新形勢下黨員干部如何加強黨性修養,保持先進性提出了明確要求。作為黨員干部要主動自覺地加強黨性鍛煉和修養,保持共產黨人的信念不變,傳統不丟,本色不改。黨員干部更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在新的形勢下,黨員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除了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還應該追求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
1.樹立正確的名利觀,塑造平和心態。樹立正確的名利觀,要有“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每個人都想進步得快一些,這是人之常情,應鼓勵這一種進取的人生態度,但更應推崇“淡薄名利”的高風亮節。每一位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放下包袱,立足崗位,忘我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自己的良心。
2.樹立正確的苦樂觀,學會以苦為樂。自古圣賢多磨難,往往沒有經歷過磨難,難成大器。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學習會被生活所累。苦難雖然暫時影響人們前進的步伐,但它卻能夠磨煉人們的意志。孟子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見苦難能曾益其所不能,更能造就人。苦與樂是相依相存的,可以說,所有的成功是“苦”出來的,所有的進步是“苦”出來的,所有的幸福也是“苦”出來的。
3.樹立正確的幸福觀,領會幸福真諦。幸福其實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感受。事實上,幸福并不是由財富和地位決定的,而是與自身的感受密切相關,因為幸福本身就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上的幸福,更高一層是精神上的幸福。俗話說,知足者常樂。首先,懂得感恩才能感受幸福。常懷一顆感恩的心,自然就會多感受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是幾代人艱苦奮斗換來的,應該倍加珍惜。其次,辛勤勞動才能創造幸福。成功的道路往往比較艱辛。很難想象,一個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精神空虛的人能夠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而奮斗者常常是充實的。擔負起工作事業的責任,自己與事業和單位共同發展是最大幸福。第三,奉獻也是一種幸福。幸福是一種不求回報的付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獻者常常是幸福的。
二、勉力做人勤于做事
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是社會實踐的產物,黨性修養的實踐是做人與做事的統一。
1.做人是黨性修養的基礎。許多老一輩革命家之所以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就在于他們具有高風亮節,大公無私,勇于奉獻的精神。一個共產黨員,先是普通人,再是普通人中的先進分子。現實生活中,還沒有做人問題沒有解決好而能成為一個好黨員,個人修養和品質很差而又有很強黨性的。一些貪官東窗事發,在懺悔中常說自己放松了黨性修養,那是對黨性的褻瀆——就他們所犯的罪行而言,做人的底線都沒有守住,還有什么資格侈談黨性?加強黨性修養,必須要堅持明辨是非、嚴于律己。首先是要做一個真實坦誠的人。誠信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為人要做到真實可信,必須保持一種坦率的態度。有一位大師說過,人的成功20%靠專業技術,80%靠誠信。尤其對于從政、公職人員。人與人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率,說話直截了當、開誠布公。與人交往,坦率要比虛偽建立的關系更持久,真誠要比圓滑換來的友誼更珍貴。其次要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一個人應當有一種為他人、為社會而奉獻的精神。做人要以誠為本,光明磊落,正氣浩然,品行端正。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才能營造良好環境和氛圍。有了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硬氣,做官才有正氣。再次要做一個寬厚善良的人。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寬厚善良是一種心境,是一種胸懷,寬厚善良包含四層意思,即寬容、厚道、善良、負責。只有這樣,黨員干部才能受到人民群眾的信賴、尊重和認可。
2.做事是黨性修養的目的。做事不僅是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途徑,更是加強黨性修養的目的。每個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想做事”上,把勇氣用在“敢做事”上,把才能用在“能做事”上,把目標定在“做成事”上,把作風體現在“做實事”上,把精力集中在“做事業”上,把品行體現在“會做事”上,把底線堅守在“不出事”上。人的一生經常會面對進退得失,高低起伏,這時最能體現一個人的風格。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以什么樣的風格處事,直接關系到黨的威信和形象。遇到事情先替自己打算,斤斤計較,生怕虧欠了自己,這都是風格不高的表現。風格不高,威信肯定高不了,就難以讓人信服,就會缺乏凝聚力和感召力。因此,想問題、辦事情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在處理個人利益問題時要擺正位置,正確對待組織、同志、個人。高風格處事體現的是一種眼界和胸懷,眼睛盯著事業發展的大局,心里裝著人民群眾的利益,對待個人進退得失時就會多一份坦然,在與同事相處時就會增加幾分大度。對待事情有平常心,對待事業有責任心,以這樣的態度處事,就會成就事業的根基,就能樹立起個人良好形象,推進事業的健康發展。做事效果要由人民評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群眾是最公正的評判員。只要黨員干部做事動機端正,方法科學,效果積極,自然會得到群眾公認。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群眾擁護不擁護、贊同不贊同、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出發點。
三、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
黨性修養與工作作風有著本質的一致性。修養是作風的內在動因,作風是修養的外在體現。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轉變工作作風的前提和保證,緊緊把握新時期對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新要求,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增強工作作風。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生命所在,是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和集中體現,更是永葆先進性的根本保證。黨員干部要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實實地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大局意識、集體意識、紀律意識,把理念轉化為行動,知行合一,形成求真務實的良好風氣。
強化科學發展理念。發展是硬道理,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解決我國一切矛盾和問題的關鍵在于發展,加快發展是擺在各級黨員干部面前的現實課題。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和認真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推動實際工作。一是要轉變思想。改變思維定勢和習慣做法,一方面,要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提高效益和質量,改善結構,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效益型經濟。另一方面,要關注社會事務的發展,把推動經濟建設與推進精神文明、先進文化、和諧社會有機結合起來。二是要調整好工作思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真正做到凡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事情就堅決改,使發展思路更具科學性。科學發展的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要時刻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以創新的精神,開放的理念,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薛建中.談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黨建研究,2008(9)
2.侯鈁.論新時期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2)
(作者單位:中共雙峰縣委黨校 湖南雙峰 417700)(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