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文娟
主持人語:二十一世紀初,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旗幟引領下,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經濟占據了大量的市場舞臺。社會體制的巨大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各行各業在經營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上也改頭換面,煥然一新。在新體制的影響下,新媒體逐步出現,各傳統媒體機構的經營模式和發展理念也隨著時代的進步進行著大膽的改革和創新,新舊媒體的融合使得媒體產業得到不斷延伸。在新舊媒體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作用下,中國的傳媒產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和繁榮。
15年前,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兩地的合作已由單一的經濟往來向文化、教育、醫療等多元化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這15年是香港繁榮穩定發展的15年,是“一國兩制”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15年,是譜寫香港歷史新篇章的15年,現正值香港回歸15周年,本期“前沿訪談”欄目特別邀請到了香港《鳳凰周刊》主編師永剛。在和師主編交談中,他提出自己對當代傳媒獨樹一幟的新觀點:信息就是觀點,讓信息的自由流通并讓讀者能夠讀到;現階段中國不缺新聞,當然也不缺好新聞,只是缺少做好新聞的藝術;必須站在較高立場審視所有新聞;以銷售的形式做新聞。這些都是他將《鳳凰周刊》做成華語期刊中最具影響力的雜志的指導思想和重重砝碼。他做的是最具時效和觀點獨立、姿態獨立、思想獨立的新聞資訊,報道的也是受眾最想了解的時事大事件。他以敏銳的新聞視角、獨特的報道方式以及明確的立場將時政新聞事件報道的恰到好處,使讀者欣然接受,為全球華人搭建了發布獨立意見的平臺。
《鳳凰周刊》如今已走過十二個春秋,作為一名有著獨立思想的傳媒人物兼作家的師永剛,卻依舊帶領他的團隊恪守媒體良知和底線,將社會責任融入自己的品牌價值中。他如傳媒行業的一面旗幟,引領著當代時政刊物的發展方向,不斷走在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前沿!讓我們共同走近這位優秀的傳媒人物,來領略一下他的優秀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