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國彪



6月28日,浙江省生態日來臨之際,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麗水市委市政府、國家林業局宣傳辦、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綠色中國雜志社共同承辦的綠色中國行系列活動之一大型電視訪談節目“8+1對話:秀山麗水 養生福地”在浙江省麗水市舉行。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文職少將、著名環境工程專家侯立安,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農林經濟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業教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業產業協會副會長、國家林業局林產品國際貿易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宋維明,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管理辦公室主任、國家林業局森林旅游管理辦公室主任楊超,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劉東生,中共麗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11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盧子躍,著名影視演員、周恩來總理扮演者、2009綠色中國年度焦點人物公眾人物大獎獲得者劉勁,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俞堅,麗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淑女等8位領導專家組成的嘉賓團隊,與擔任現場主持的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著名主持人宋英杰舉行了“8+1”對話。與會領導、專家和來賓、媒體記者互動,共同圍繞“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通過對話,向世界展現了麗水作為“國際休閑養生城市”以人為本,在建設秀山麗水、養生福地中取得的成就和經驗,以及在綠色魅力旅游城市建設中、在探索后發地區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理念等。
麗水地處浙江省西南部,市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占浙江陸地面積的1/6,是浙江省面積最大的一個地級市,常駐人口261萬。
麗水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市內有距今1500年歷史的水利工程通濟堰;有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龍泉青瓷哥窯遺跡;有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明代著名劇作家湯顯祖的故居。麗水三寶——龍泉青瓷、寶劍和青田石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麗水攝影、巴比松油畫、畬族歌舞、華僑文化等不斷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麗水有最好的生態環境。全市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綠化率分別達到80.79%和81.62%,空氣中負氧離子平均濃度每立方厘米近3000個,最高的地方超過20萬個,空氣質量Ⅱ級以上優良天氣高達360多天,生態環境質量已經連續8年穩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被譽為 “華東天然氧吧”、“中國生態第一市”。2011年麗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7.31歲,連續3年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達到了國際上“高壽城市”的標準,為名副其實的“秀山麗水,養生福地”。
麗水有獨特的休閑養生文化。全境風光秀麗、旅游資源豐富,擁有蓮都東西巖、遂昌南尖巖等14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麗水歷來是道家文化的傳播地和養老養生的福地。東晉著名道教領袖葛洪曾在南明山上煉丹養生;唐代五朝尊寵葉法善曾隱居卯山研習占卜煉丹之術;明代帝師劉伯溫讀書的青田石門洞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道家的養生思想深深地植根于這一片土地,與麗水共生共存。目前全市上下正按照“綠色崛起,科學跨越”的戰略總要求,努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東方休閑養生樂園”,“食養、體養、水養、藥養、文養”的發展格局正在快速形成。
這些年麗水在生態建設上的努力不僅轉變了麗水老百姓的思想觀念,增強了生態保護意識,而且給麗水帶來了三張“成績單”:第一張是生態保護“成績單”: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指數,連續8年位居浙江首位、全國前列;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連續4年位居浙江第一;全市每年森林、濕地生態效益總和為2200多億元。一張是經濟發展“成績單”:“十一五”時期,全市生產總值實現翻番,年均增長13.0%,增幅高于全國1.8個百分點;城市綜合競爭力躋身全國地級市百強;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從基本統籌階段進入總體協調階段。一張是社會發展“成績單”:連續6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平安市”。
對話中,與會者圍繞麗水的個性特質與休閑養生文化,休閑養生養老經濟與麗水科學發展,綠色城市與節能減排和低碳生活,城市生態保護和人文精神弘揚,麗水魅力和后發地區發展模式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整個對話環節氣氛熱烈,既有理論研究成果探討,也有典型事例與現場感受訪談,嘉賓語句幽默風趣,精彩話語不斷。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對話,大家認為,麗水市實施“綠色崛起,科學跨越”的戰略總要求,確定了生態文明和全面小康社會兩大戰略目標,提出建設“秀山麗水,養生福地”的思路和舉措,是在科學發展問題上始終貫穿保護生態、建設生態理念的具體體現。麗水因生態而美、因生態而名、因生態而興。從麗水的實踐看,通過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在發展生態經濟中實現了富民強市。作為后發地區的麗水發展模式為全國其他地市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盧子躍在對話中介紹了麗水作為生態休閑城市、宜居宜業城市的特色和魅力,特別介紹了麗水優越的生態環境資源優勢,打造養生福地的措施,講述了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和具體的實踐經驗。他說,大自然、先輩們將這么好的一塊風水寶地留給我們,作為黨委、政府,有責任、有義務把麗水的生態環境保護好、利用好、發展好,讓好的生態惠及麗水的百姓,讓百姓從中收獲財富和健康。
前來參加訪談節目的嘉賓中許多人是第一次來到麗水,麗水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良好生態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節目中紛紛不吝言詞地夸贊麗水。同時,他們還從各自專業角度,就進一步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切實做好發展與保護文章,以及更好地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促進區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提出了真知灼見。如劉東生就建議市委、市政府可以組織制定一個麗水市“綠色中國”發展規劃,宋維明建議更好地發揮生態環境優勢,在未來滿足都市人對于生態消費、健康需求上深入做好文章,劉勁建議在深入發掘綠色資源的同時,重視和發揮文化資源尤其是紅色資源的作用,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楊超建議要努力彰顯森林旅游的特色等等。
對話精彩實錄:
麗水印象
任淑女:我想用三句話表達對麗水的印象,第一句話是天生麗質,全市就是一個大景區。第二句話就是養生益壽、宜居。第三句話民風純樸,我是20年前來到麗水的,一見鐘情,把他鄉變成了故鄉。
楊超:麗水這么美麗,可以用一句話講兩面青山,越走山越綠,越走山越美,所以我覺得麗水確實是“秀山麗水”,以后我要多來麗水,也希望大家多來麗水。
盧子躍:我到麗水已經第五年了,我覺得在這里生活特別有幸福感,在這里工作也很有成就感,所以我感謝組織,也感謝麗水。麗水具有悠久的歷史沉淀,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生態景觀,以及快速增長的GDP,和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在麗水,仿佛有一種綠色、清靜、秀麗、順應自然、回歸自然的和諧美感。我感覺麗水已經成為山水相依,花草相伴,生態、環保、美麗的宜居城市。
侯立安:第一次到麗水,但是麗水的青山綠水我很早就聽說過。我們的校訓叫知山知水,樹木樹人,知山知水就是對祖國的秀美山水要做科學的探索,認真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去建設。所以,今天來麗水也是一個起點,今后要更多去研究麗水的山水。
劉東生:我的印象有幾句話,第一句話是“秀山麗水、養生福地”,這是中央電視臺做宣傳的廣告語,非常符合麗水的實際。第二句話是兩個目標,麗水市委市政府定的目標,是生態文明、小康社會,他們把生態文明放在第一位。第三句話是麗水的五個第一,第一是農民純收入增幅連續全省第一,第二是在全國第一個完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綱要,第三是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八年全省第一,全國領先,第四是生態文明質量和公眾滿意度連續四年第一,第五是第一個國家林業生態區。
俞堅:我認為麗水是浙江的一個寶地,麗水有龍泉寶劍、龍泉青瓷等,但麗水的寶還不只這些,我認為麗水最大的寶是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優良生態環境。麗水是浙江省森林面積覆蓋最大的一個地方,走進麗水感覺到空氣特別清新,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麗水海拔1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這些山峰蘊含著豐富的資源。所以麗水是一塊寶地,是一塊潛力巨大的寶地,歡迎以后大家多來探寶。
休閑養生好去處
盧子躍:麗水是一座風光秀麗,山水相依,宜居宜住的城市。第一是山好。我們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0.79%,走進麗水就像到了一個大景區。第二是水好。麗水是六江之源,我們的地表水合格率是98%,飲用水合格率是100%。第三是空氣好。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平均3000個,完全可以滿足人體疾病的預防、達到長壽養生的條件。麗水建市12年,我們第一屆黨代會和第二屆黨代會就明確三市并舉的發展戰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奮斗目標,今年召開的黨代會我們又提出綠色崛起,科學跨越的要求。總之一句話大自然老祖宗把這么好的風水留給我們,作為黨委政府有義務也有責任,要把它保護好、利用好、發展好,讓這么好的生態來惠及麗水的百姓,讓百姓從這么好的生態當中收獲財富和健康。
楊超:森林旅游是以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為依托的開展游覽觀光和度假休閑、健康養生的活動。森林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有三點:一個是森林旅游可以陶冶情操,使人修身養生。比如說大家走進自然和森林,看到青山綠水,聽著鳥語,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可以凈化心靈和啟迪思想。第二是森林旅游可以減壓,愉悅我們的心情。據有關專家研究,當我們的視野中綠色達到25%以上時,對視力和心理減壓作用明顯。如果我們有機會到林間去走一走,就會感覺放松,回到了自然,這一條也符合城市人高壓狀態下的緩壓作用。第三個特點是休閑、保健、養生和健身。森林當中釋放出的負氧離子平均每立方厘米3000個,有的地方達到了20萬,那是非常好的。負氧離子是一種高級的保健品,它可以調節人的生理功能。麗水的森林覆蓋率80%以上,而且負氧離子這么多。所以追求幸福,追求健康,大家就多到麗水來,我也希望麗水把好山好水保護好,真正打造成一個休閑養生的地方。
侯立安:水、空氣以及食物是人所必須的三大要素,也是民生的基本需求。麗水市委市政府對飲用水源的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監測預警機制。所以,首先水好對可持續發展,對人的休閑、養生、養老提供了一個必要條件。第二是關于空氣。這里空氣負氧離子的濃度達到了每立方厘米3000個以上,首先能夠有充足好的空氣來支撐。另外,氮氧化物和硫化氫等一些有害氣體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在工業循環方面,在節能減排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保持了這里的一片藍天。第三是人體所需的糧食。麗水采用了農業生態化,這個舉措非常好。一個是種農作物需要水,麗水的水是非常清潔和干凈的,不會對農作物產生污染,另外他們又采取了一些生態的保護措施,使食品和蔬菜是安全的。基于這幾個方面,對人的健康、休閑和養老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也對麗水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生態為本促發展
劉東生:麗水的旅游和文化概括為三點,或者是三個豐富。第一是森林資源豐富,第二是生態旅游資源豐富,第三是人文社會資源比較豐富。基于這么一些優質的資源,如何和經濟建設、生態旅游結合起來?我做了幾點思考:比如說在綠色崛起和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下,在生態文明建設綱要的前提下,我們如何圍繞新時期的新的提法做文章?比如說綠色經濟、綠色增長、綠色發展。我建議,市委市政府可以組織制定一個麗水市的綠色發展規劃,當然這個綠色發展規劃是在一個總的要求和一個綱要框架下對它具體化,我相信這個框架制定出來了以后,仍然可以創造第一。第二點建議是文化搭臺、資源唱戲。麗水有九個“之鄉”,我們可以搞一些碰柑節等節日,通過文化搭建一個平臺,為生態和經濟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第三點建議,把各種生態旅游資源,特別是有名有姓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組成國家公園。從體制和機制,還有管理方式上,跟市場對接。第四點建議,是加大宣傳力度。
俞堅:浙江省山區面積占全省80%,人口占60%,林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有重大的作用。近年來,我們加強生態建設,深化林權改革,加快資源管理,形成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有序推進,積極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格局,2011年全省林業行業總產值突破了3千億元,位列全國前列。浙江以全國2.18%的林業面積,創造了全國11.5%林業總產值,全省形成了花卉苗木、野生動物、森林資源等六大主導產業,和具有區域特色的林業產業集群,提供了160多萬就業崗位,林業增收的貢獻率也達到了25.7%。麗水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區,也是全國南方重點林區市。麗水堅持建設大森林,許多工作都走在全省的前列,連續六年獲得了林業綜合的一等獎。麗水的林改起步早,起點高,創新多,進展快,多次代表浙江省到全國介紹林改經驗。近年來在深化林權配套改革方面,麗水的亮點很多,比如像林權抵押貸款,累計發放達到了50個億,這個在全國都是領先的。第二是生態建設力度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公益林建設,為構建浙江生態屏障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三是成效顯著。麗水林業經濟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主渠道,2011年全市的林業總產值是267億,農村林業區純收入達到了3126元,占農民純收入的40%,重點林業縣農民50%的收入都來自林業。
宋維明:僅僅從林業經濟的角度去考察麗水的發展,我覺得它的資源優勢和現在發展的理念,都具備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優勢,要把它充分發揮出來。但是同時也要有一個警惕,也就是說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經濟建設和生態發展,和生態保護間產生的矛盾。現實當中更多體現出來的一種矛盾,恰恰是經濟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這么好的環境,這么好的山水,一定要更進一步強化這種意識,就是生態與經濟同行,這個同行包括經濟發展的手段、標準、理念,都要體現生態的標準。
任淑女:麗水最大的優勢是生態環境,所以我們堅持市委提出的綠色崛起和科學跨越的戰略總要求。換句話說,就是該保護的要嚴格保護好,該開發的要科學合理的開發好。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堅持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大力發展生態精品農業、生態休閑旅游業,把我們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第二是把兩頭,重修復。所謂把兩頭,一頭是把好環保評估關,另一頭是把好現有企業的污染面的控制。重修復,就是把恢復生態系統作為我們工作的關鍵,做到地不亂占、樹不濫砍、礦不濫采,使生態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去年我們把260萬的農民從高山搬下來,使他們脫貧,解決了源頭的生態保護問題。近年來我們圍繞建設大森林,發展大林業的工作目標,主要做了三件事情:第一是以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為抓手,破解創業資本的難題,做活林權改革的文章。最終的效果是活樹變成了活錢,使資源變成了資本,使青山變成了銀行。第二是以三大林基地建設為載體,推進資源的增效。我們計劃到2020年建成120萬畝高效竹林基地,建成100萬畝木板油料基地。第三是以生態休閑養生為主題,發展林業經濟,林業增收對整個農民的增收貢獻率是52%,超過了半壁江山。
劉勁:我覺得麗水可以增加一個景點,除了休閑和那么多第一,可以把紅色旅游搞起來。周恩來總理曾在這里參觀過兵工廠,可以把兵工廠的原址復原,做一個紀念館。我覺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經濟、生態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綠色資源發展到最后,都要向文化和歷史資源靠攏。
楊超:去年國家林業局和國家旅游局在海南聯合召開了全國森林旅游工作會議,其目的就是把現有的森林資源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怎么樣充分開發利用起來?通過這幾年森林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看,要實現好森林旅游發展,有三點還可以提示一下:一個是森林旅游必須走特色化的道路。森林旅游跟其他的旅游有不一樣的地方,怎么把森林寶貴的資源變成財富?必須走特色的路。所以麗水提到“秀山麗水,養生福地”,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主題,要把它高高舉起來。怎么搞森林旅游?就是要住森林人家,要品綠色食品,要觀森林景觀、呼吸新鮮空氣,還有探求森林之奧妙。第二點是我們要提高森林的品牌。增強效益要有一個規劃,提高我們服務的質量,真正提升森林旅游的水平和檔次。第三點是森林旅游還要擴大宣傳。我認為麗水還要進一步的突出,讓好山好水讓大家都知道,使麗水的品牌有更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游客,就會促進生態的保護、森林旅游的發展,和當地經濟的發展。
盧子躍:我們在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上,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當時人們的生活還沒有達到溫飽階段,所以貧窮是最大的生態破壞者。第二個歷史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在這個階段人們的意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已經充分感受到生命對資源的依賴性。第三個階段,我覺得是更高的階段,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綠水青山是更多金山和銀山也換不回來的,我覺得這是麗水人們對生態經濟、對生態保護的一個認識過程的充分顯示。
麗水處于浙江省的經濟后發地區,不發展不行,我們不能讓老百姓守著這么好的生態環境過窮日子,這樣對不起老百姓。但是同時,更要保護好生態,否則對不起我們的子孫后代。我的理解,關鍵是怎么在發展當中保護好生態,不能為保護而保護,而要通過發展來促進生態經濟和生態建設。所以,我們在發展生態經濟中始終堅持工業循環化,就是高科技、低污染、高效能的企業能夠到麗水來,而一般的高污染和高排放的企業不能到麗水入住。我們要原生態的保護,不僅做到有機,更要做到安全,所以麗水的農產品占到浙江供應上海總量的25%,而且每個月都在提升。第三我們在發展旅游時堅持綠色化。旅游景區在什么地方建設都有講究,不能到處建景區。所以我們堅持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趨向,來推動麗水有序、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