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藏的公路建設是關注西藏民生,心系西藏發展的重要舉措。然而、在實踐中,由于多種原因存在很多問題,亟待加以解決。本文以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公路建設;發展;民生
在近年來的公路建設中,立項不健全、設計不實際、施工不規范、監理不科學的“四不”現象很普遍,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金、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同時也制約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那么,如何搞好西藏地區的公路建設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全局考慮。
一、改變觀念,更新認識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解決西藏一切問題的關鍵亦在于發展。“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總領西藏公路建設全局。“要想富,修公路”,形象地說明了公路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這也自然而然地就關系到一個很實質性的問題上來了,首先就要求我們項目建設者在作項目建議書的時候,必須用銳利的眼光選準路、選好路,確定好項目的優先順序。
我國的建設程序分為六個階段,前期包括項目建議書階段、可行性研究階段,實施包括設計工作階段、建設準備階段、建設實施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然而,目前大部分公路項目的建設普遍存在著一種這樣的做法,“重后期,輕前期;管干不管算,管算不管干”。項目建議書是對項目的輪廓設想,在客觀上要符合國民經濟長遠規劃,符合地區實質性規劃的要求。西藏不但是一個有著濃厚民族習俗的典型的高原地區,也是一個有著重要軍事意義的邊陲重境。公路建設一旦擬好了項,接下來就要在可行性研究的過程中充分評價現狀及環保的問題、論述運輸發展預測及建設的必要性的問題,提出較成熟的建設規模、標準及初步方案。
為什么在近些年的一些公路建設屢屢出現重復整治現象,問題就大部分出在這一環節上。例如,前幾年整治過的某一旅游線路,今年又開始進行改建工程招標。像這類對拉動當地經濟和活躍市場起著重要意義的工程,筆者認為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力求一步到位,沒必要重復立項建設,投入雙重或多重的人力、物力、財力。不難看出出現該類情況,應該是當時對運輸交通量的發展預測和現有公路狀況以及區域環境論證欠妥造成的,當然可能也有當時資金上的原因。
二、合理設計,有效控制
合理設計,就是要求設計人員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選線改線和定線。有效控制,則要求從業人員以周密的思路,用最少的最精的信息,實現最優的調整,以獲得最大的預期效果。
西藏地區由于其惡劣的氣候環境和艱苦的野外條件給設計定線和施工人員帶來了諸多不便。這更需要設計人員在親臨實地進行勘測設計時,掌握更多更廣更確切的有用信息,把握自然規律合理定線。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由于挖方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原有植被與表層土的抗蝕能力失弱,在風雨雪等惡劣天氣情況下產生大量水土流失。在嚴重的情況下形成強大的泥石流,在深挖方地帶容易造成山體滑坡等等。一些項目設計上的新改線就給施工帶來了諸如此類的問題。
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整個過程,還應把環境保護與工程方案設計一同結合起來考慮,使線路盡可能地避開文物古跡和旅游景點、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和水源頭等,力求采用環保新技術和新材料,把公路工程與人類耐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三、規范施工,科學監理
施工單位中標后,要建立“以合同管理為中心、以施工管理為重點、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的管理制度。實現工期、質量、安全、效益五大目標,是施工項目從事整個項目工程的基本從發點。項目經理部在成立之初應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建立競爭、激勵、約束、監督機制,根據工程情況配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研究合同文件和圖紙相關資料確定施工項目管理階段目標,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確定各個工序的具體施工方案等等。另外,施工單位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遇到特殊地段或所建結構物達不到預計設計要求時,要敢于進行設計變更。
公路工程的一個很關鍵環節是公路工程施工監理。目前,公路工程施工監理大都是在施工招標中或招標后進行的,這使得監理單位未介入施工招標未參與施工承包商的選擇,以致使其對合同條件對承包商的素質能力缺乏事先了解。《公路工程施工監理規范》第2.1.1條規定“業主應在工程招標之前確定監理單位”,其目的就在于讓監理單位介入施工招標工作。
監理單位如對承包商缺乏了解,那么他的監管責任就很有限也很被動。監理的一般要求就是“三控一管”,即有效地質量控制、有效地進度控制、有效地控制費用控制和有效的合同管理。
總之,西藏交通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始終傾注著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凝聚著全國各族人民的無私支援。“十二五”期間,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談會對是新時期西藏跨越式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后的第一個五年期,西藏公路事業將來勢喜人。公路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一條運輸血管,我們應該要在全局上著眼考慮,以科學發展的觀念、動態的思維、對質量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全身心地投資好建設好。
參考文獻:
[1]左向農.施工企業幾個成本管理技巧[J].中國公路建設市場專刊,2003(7).
[2]楊東援.交通規劃決策支持系統[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 魏瀟宇(1989.11-),男,湖北天門人,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交通運輸本科生,從事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等問題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