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韶明
人們常用“豎起耳朵”來形容認真傾聽的狀態。言下之意就是,知道別人馬上要開口說話了,所以屏氣凝神,切斷一切噪聲源,支好架勢,準備聽個明白。
我在這里要講的是無意識的“聽覺注意”。在一個十分熱鬧的場合,你正與朋友相談甚歡,突然有人提起你的名字,你是充耳不聞呢,還是立即做出反應?這就好像耳朵藏在口袋里一樣,隨時會蹦出來接招。
心理學研究發現,十有八九的人會做出反應。
你的反應可能是朝說話的人望去,或者有意識地加強注意,以便聽清那人接下來說的話。即便你正與朋友談話,即便周圍人聲鼎沸,即便你在做其他事情,你的耳朵依然會選擇那里,從而把其他聲源降格為背景聲音。
或者,你正在聚精會神地談論工作,突然聽到那邊八卦的一群人提及你的名字,你是不是也會開小差,甚至豎起一只耳朵聽那邊?
我想起小時候,自己在房間做作業,爸媽在客廳看電視,電視聲音很大。我會突然停下來,探出頭問父母:“你們又說我什么壞話呢?”
以上場景都很熟悉,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它們都有一個有趣的名稱──雞尾酒會效應,其因常見于雞尾酒會上而聞名。
雞尾酒會的長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食品,與會者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喜歡的食品。兩只耳朵也沒閑著,它們在做同樣的選擇題──在周圍音樂聲、談話聲、腳步聲、酒杯餐具的碰撞聲中,無意識地監測周圍的話語環境。一旦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就會順著這個脈絡聽下去,不管環境多惡劣。
有意思吧!
當人的聽覺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時,意識會將一些無關的聲音刺激排除在外,而與己有關的刺激卻能立即引起注意。那些無關的信息看似被屏蔽了,可是當它突然成為注意點時,則會迅速上升成為主角,其它的東西反而被屏蔽了。
所以,你會在電視劇里或者現實中發現無數個偶然。
電視劇里,主角總是在混亂中聽到一個秘密或一種身世。關鍵的語言總是在嘈雜的環境中被無意聽到。再大的喧鬧聲、再強的汽笛聲、再高分貝的音響,完全不影響主角聽到自己名字時的猛回頭……
你可能還很熟悉這樣的場景:
餐廳里,大家八卦一個緋聞女主角。你在發表高論時,突然瞥見女主角就坐在不遠處,你會心存僥幸:她可能沒聽見吧!然而此后,她卻處處針對你。
最近,老板不太地道,老是在上班的時候吆喝誰又來晚了,誰被扣獎金了,又或者在下班前突然開會,而且一開就是半個小時。你在茶水間抱怨了兩句,結果第二天就被叫去談話。
所以,永遠不要假設別人關上了耳朵,很多時候,它們就藏在口袋里。
你看到無數人忙忙碌碌,汽笛聲此起彼伏,談笑聲熱火朝天,如果你以為這是隱蔽的場所,可以暢所欲言,那么,就等著為你的失言后悔吧。如同戰爭遺留下來的炸彈,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響起。在你以為一切都安全的時候,它會給你一個突然的襲擊,讓你猝不及防。
當然,也可以慶幸,你的耳朵可能會發揮你意想不到的作用,給你無數的不確定。比如,讓你發現一個驚天的秘密,看清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偶爾發現一下哪些人在背后嚼舌根,或者監聽一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想要控制一下你的耳朵,以便利益最大化嗎?這或許不太可能。因為一切都源于無意識,一切都發于偶然,盡管背后蘊藏的可能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