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是一種國際通行做法, 是一國支持外貿出口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紡織生產和貿易大國, 由于出口退稅占紡織業利潤很大一部分, 所以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對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影響巨大。本文從近年來我國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的變化入手,重點分析了出口退稅率上調對紡織品出口企業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一、紡織品出口退稅的變化
1.出口退稅的含義
出口退稅(Export Tax Rebates)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已報關離境的出口貨物,由稅務機關將其在出口前的生產和流通各環節已經繳納的國內增值稅或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的一項稅收制度。出口退稅符合國際慣例,并為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等國際組織所許可。它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199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稅稅率為零,對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環節不征稅,而且稅務機關還要退還該商品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已負擔的稅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一直都有變化。
2.紡織品出口退稅的變化
關于將下調紡織品出口退稅的傳言自今年一季度起便層出不窮。近日又有消息稱: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將在年中下調,下調幅度為5個百分點,由目前的16%下調至11%。傳言再起市場難免人心惶惶。所以如此一次性大幅度地下調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可能性極小。
回顧上一次國家對紡織品出口退稅進行調整的背景:我國出口退稅經歷了下調一上調一下調一上調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94年1月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為13% ,到1996年l2月,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分兩次逐步從13%下調到6% 。第二階段:從1998年1月到2001年7月,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分三次逐步從6%上調到15% ,出口退稅提高的原因在于為了擺脫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帶來的巨大沖擊。第三階段:從2004年1月到2007年7月,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分二次逐步從15%下調到1l% 。第四階段:從2008年8月到現在,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分四次逐步從ll%上調到16%。這次出口退稅提高的原因是由于2008年起爆發的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使我國紡織品出口嚴重受阻,為挽救我國紡織品出口形勢的急劇惡化,出口退稅率續得以上調。
二、出口退稅率上調對紡織品出口企業的積極影響
1.出口退稅率上調可降低出口成本
出口紡織品在國內繳納的增值稅稅率為l7% ,現在退稅率由15%提高到16% ,征退稅率之差將會從原來的2% 減少到現在的l% ,由于出口收入乘以征退稅率之差要作為增值稅進項稅轉出額,計入出口銷售成本,所以征退稅率降低,使出口銷售成本減少。假設一家紡織品出口企業本月出口紡織品2 000萬元,出口退稅率沒有上調之前,該企業增值稅進項稅轉出額為2000萬元X(17% 一15% )=40萬元,這40萬元是國家不予退稅部分,應增加到出口銷售成本之中;而現在出口退稅率上調,則進項稅轉出額為2000萬元X(17% 一16%)=20萬元,這20萬元計入出口銷售成本,可以看出出口退稅率上調后該企業出口成本降低了20萬元??傊隹谕硕惵噬险{可降低出口銷售成本,有助于緩解企業成本壓力,提高企業出口積極性,增強紡織品出口競爭力。
2.出口退稅率上調可增加企業利潤
出口退稅率的上調對大部分紡織品出口企業來說是絕對的利好,在商品銷售價格不變的前提下,如果退稅率上調1% ,意味著企業毛利率增加l% 。例如孚Et集團是家擁有員工18 000人、出口比重占80% 的紡織品出口企業,據該企業估算,出口退稅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企業每月的凈利潤將增加100萬元左右。所以說對出口型紡織企業而言,出口退稅率上調產生的利好是直接而且是迅速的。盡管出口退稅等財政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出口企業面臨的壓力,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出口產品外部市場需求低迷的現狀。
3.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
提高退稅率,使出口商品能以更低廉的價格出現在國際市場上與其它商品競爭,大大提高本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使得“中國制造”在與其他國家進行同類產品競爭時具備了成本上的“比較優勢”,進而會增加出口產品的國外需求,在進I口增量一定時,凈出口增加,通過對外貿易乘數的作用,帶動GDP的增長。
4.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可以增強這些出口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有利于企業克服眼前困難,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如機電產品),有利于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加快企業產業升級步伐。目前,我國出口商品還以附加值較低、勞動密集型的商品為主。此次上調把主線放在了主導型商品出口上,通過大幅上調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有利于國家引導企業減少“兩高一低”產品、低附加值產品、高污染產品的生產及出口。以防止國內自然資源的流失,減少工業污染的排放,減輕我國環境壓力.有利于鼓勵企業加大對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力度和資金投入。促使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實現產品由數量競爭轉向質量競爭,提高出口的整體效益,進而促進我國企業產業結構的升級。
5.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有積極的影響
對股市是一個實質性利好。這種政策調整將有助于公司內生性的增長,進而穩定人們對當前經濟前景的預期。出口退稅率上調。受益最大的則是一些中小型的紡織服裝企業,這些企業特征是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
除了經濟上的積極作用外,出口退稅上調還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在我國,紡織服裝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企業吸納了數以千萬計的勞動力,但這些出口企業的生產規模普遍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倘若大面積倒閉,對社會安定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沖擊。所以,政府在短期內多次上調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就是希望幫助出口企業樹立度過難關的信心,防止出現因出口大幅下滑麗影響我國的社會穩定。
三、出口退稅率上調對紡織品出口企業的消極影響
1.導致企業盲目投資
出口退稅率上調帶來的收益將使企業片面追求數量擴張,重復生產,造成企業盲目投資。對出口企業積極性的調動??赡軙韲鴥荣Y源的流失和產能過剩,使企業迷失自己的投資方向。同時盲目投資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各行業的投資回報率和資源配置效率,導致社會經濟效益的下降。在特定情況下,甚至可能會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不良勢頭。
2.國家稅收減少,增加了中央與地方財政負擔
從1994年稅制改革開始,我國根據國際貿易變化的形勢曾多次調整出口退稅率 以解決出口退稅指標不足和減緩財政壓力,同時促進國家稅收增長。但從2007年開始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使我國紡織品出口量持續降低,為挽救我國紡織品出口形勢的急劇惡化,出口退稅率連續得以回調。相對的退稅額會逐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央與地方退稅壓力,降低了國家的稅收收入。
3.加劇貿易摩擦
出口退稅率的提高,使得出口商品以低廉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再加上我國超額的外匯儲備,有助于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其價格優勢可能加劇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近些年來,我國企業屢屢遭遇反傾銷訴訟和調查。其中。國內企業一直相互展開惡性價格競爭這一因素是不可忽視的。此次出口退稅率上調,則給了這些企業政策上的刺激。退稅率的上調,相當于降低了這些產品的生產成本,我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也隨之下降.因出口產品價格過于低廉而引起的反傾銷指控必將相應增多。同時,出口退稅率的提高,不僅加劇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應訴的時間和精力,并給企業帶來經濟上的負擔。
4.給騙稅行為帶來較大空間
我國行政部門在出口退稅管理上還存在漏洞,金稅工程尚待完善。給騙取出口退稅帶來較大的空間。這次稅率的提高就給騙稅者帶來可乘之機。為了謀取更大的退稅機會、更多的退稅金額,他們必將無孔不入。
此外,此次出口退稅政策形成的利潤空間會驅使有的企業大肆開采和出口自然資源,影響國內資源供需平衡。加劇環境污染。
四、結論
由于外部需求持續低迷,國內出口企業缺乏議價能力,出口成本大幅提升等原因,使得出口退稅率上調對紡織出口企業的影響有限。
參考文獻:
[1]汪前進.紡織品出口現狀[J].中國紡織,2011(10).
(作者簡介:肖海霞(1978-),女,漢族,碩士,講師,陜西理工學院經法學院,主要從事國際貿易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