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我國物流業出現了許多新的動向,促進了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也引起了國內外、境內外同行廣泛關注。這些新的動向,對于行業企業來說,蘊含著新的商機。
一、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帶來的物流新商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30年來中國GDP年均增長9.8%以上, 2007年達11.9%。今年以來,盡管遇到了罕見的雨雪冰凍和特大地震災害,一季度仍然實現了10.6%的增幅,預計全年增長還會在10%左右。2007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已達2.17萬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萬億元,全社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22.1萬億元。2008年,這些與物流業相關的指標增速可能略有放緩,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物流總量迅速增加。2007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75.2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3.4倍,年均增長24%;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7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1.5倍,年均增長13.7%。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24.2%,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7%。預計2008年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增長不低于20%,物流業增加值增長將在14%以上。
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帶來了物流發展的新商機。至少在我們能夠預見的將來,中國物流業仍將保持平穩快速增長的勢頭。既有總量的擴張,也有結構的調整。總體來看,“質”的提升要大于“量”的擴張。
二、制造業主輔分離、業務外包帶來的物流新商機
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活動的主體產業,也是物流需求的重要來源。制造業物流不僅是提高制造業效率和效益、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基礎。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從戰略高度實施流程再造,積極推進物流外包。分離外包物流業務的行業已從前幾年的家電、電子、快速消費品等向鋼鐵、建材、汽車等上游擴展;外包的環節由銷售物流向供應物流、生產物流、回收物流延伸;外包的方式由簡單的倉儲、運輸業務向供應鏈、一體化深入。制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加強深度合作,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聯動發展的趨勢日益顯現,物流社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制造業主輔分離、業務外包蘊含著巨大的物流商機。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2007年,我國工業品物流總額高達66萬億元,占社會物流總額87.8%。企業物流每轉移一個百分點,就可以帶來幾百個億的社會物流需求。國家發改委2007年在上海組織召開“全國首屆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大會”,今年又委托我會研究制定相關的政策指導意見。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國家政策支持,制造企業主輔分離、業務外包的壓力和動力進一步增強。我們的物流企業要認真研究制造業物流的新變化,發現新需求,抓住新商機,主動做好承接制造業物流的各種準備。
三、電子商務發展和流通模式變革帶來的物流新商機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得到蓬勃發展,成為商品流通領域發展最快的新型業態。據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調查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125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5%; B2C電子商務市場營收規模達5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5%。電子商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流通和消費模式,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電子商務發展依賴于現代物流配送體系的支撐,而國內電子商務的進一步推進受制于物流瓶頸的制約。一些B2B電子交易市場正在發展自己的物流倉儲配送體系,大多數電子商務企業特別是B2C型企業更多地依托第三方物流企業完成物流配送工作。但是,目前承擔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的企業大部分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執行力度不夠,管理技術和體制落后,不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需要。這些差距和矛盾,正是物流業發展的新商機,需要我們用心捕捉,迎頭趕上。
四、海峽兩岸關系新局面帶來的物流新商機
自二十世紀70年代末以來,兩岸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勢頭強勁。2007年,兩岸間接貿易額達1245億美元,祖國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臺灣已成為祖國大陸第七大貿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截至今年2月底,在祖國大陸設立的臺資企業已超過7.5萬家,實際利用臺資461億美元。今年以來,臺灣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兩岸關系所面臨的內外環境也隨之出現新的形勢,海峽兩岸關系有望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新時期。特別是最近以來海協會和海基會“兩會”復談取得重要成果,兩岸經貿關系將進入大發展的新時代。
兩岸經濟具有良好的互補性,兩岸經貿關系穩定發展,特別是兩岸“三通”的實現和“統一市場”的最終形成,對物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商機。海西經濟區東面臺灣,北承長三角,南接珠三角,西連內陸,鄰近港澳,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隨著區域壁壘的消失和區域合作的深入,海西物流將成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橋梁。憑借優良的港口群資源,發展臨港物流集散和加工貿易,吸引內陸腹地經濟區的進出口物流業務,爭取成為臺灣與大陸對接的物流中心,成為撬動區域經濟杠桿的重要支點。
(作者簡介:劉鎮,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經濟與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