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慈
摘要:文學資源作為一種資源形式,是時代文化的精髓與總結。當下,發掘文學資源中的創意產品已躍然成為當下重要的文學資源利用形式,其產生的經濟價值和影響力已非同凡響。本文主要以“四大名著”為例,探究文學資源中創意產品發現。
若將文學資源比作土壤,那么創意產品便是種子,只有充分汲取著土壤營養的種子,才能孕育出參天大樹。文學學術定義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如果能夠將這些藝術表現形式為人們所利用便形成了文學資源,文學作為文化的一種因素,亦可稱為文化資源。如何更好地利用文學資源,使其產生附加價值,創意產品的探究便是很好的手段。
首先,文學資源的原始形態具有無形性,名著中的打斗與人物的形態只能通過想象創造,而將想法轉變成有形的物品才能創造價值,便形成了文學資源轉變成創意產品的初級形態。對當時人們而言,這些創意產品的出現,不僅是身邊新事物的誕生,同時也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產物。
其次,文學資源中創意產品的發現是聽覺美感至視覺美感再至文化美感的過程,由抽象到具象到想象的意識形態。究其源是人類饑餓的滿足是有限的,可精神上的愉悅追求卻是無限的。文學資源若能立足于美學價值,通過向潛在消費群體提供審美服務產品(或將審美元素滲透到商品中),既可以以提升產品的文化附加價值,又可以使消費者獲得審美愉悅,從而獲得利潤。文學資源本身作為一種非物質形態,要實現其經濟和社會價值是很困難的,而只有將這種非物質轉化成物質形態,便是另一番創意的再現。
隨著電視劇《紅樓夢》的新舊版熱播,無論是林黛玉的楚楚猶憐,還是薛寶釵的溫婉大方……十二金釵躍然熒屏上,讓人聯想如此佳人該用什么樣的飾品與之匹配呢?針對金陵十二釵,便有人設計了代表人物特性的飾品,例如:“千葉珠寶收藏級葡萄石吊墜”如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淚光點點,姣喘微微。閑靜如姣花照水,行動如若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罕見的金綠色葡萄石吊墜,密鑲幾十顆鉆石和紅寶石,其奢華如黛玉的驚世之才,唯美如黛玉的我見猶憐。“梵克雅寶”如薛寶釵“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秉S金搭配鉆石、黃鉆映襯黃金,梵克雅寶的這款耳飾大氣、沉穩、人見人愛。映襯薛寶釵大家閨秀的氣質,才華橫溢,卻從不炫耀奪目。
文學資源中創意產品發現由最初的收音視聽形式,到影視作品的視覺刺激,再到將人物特質與飾品設計理念完美結合,擦出創意的火花,流露出的是創意產品中的文學內涵,是文學著作的普及,也是迎合了現代人對于美的追求,是創意產品設計的高層次要求。
再次,文學資源中創意產品的探究是由創新與創意的融合。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主要包括更新、創造新的東西、改變等三重含義;創意則是一種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創造性的想法。倆者在文學資源中創意產品發現時既是相互統一,又缺一不可。
以《西游記》為例,文學資源中創意產品的伊始必然是以書本著作為前提的創新改變等設計,西游記書籍、插圖漫畫、電視劇、動漫、電影、戲劇戲曲、人物裝飾、Q版人物陶瓷等等,都沒有脫離西游記的故事情節,還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名著中的人物構想?,F代很多產品,打破常規的創意與創新的過程的融合,誕生了文學資源中的創意產品。
小學時期,男生最愛的游戲莫過于“三國志”;而現在,桌面游戲 “三國殺”成為時尚男女消遣的必備之物,它之所以能獨樹一幟,是因為超越了“局”的束縛,將玩家簡單的求勝心態與中國文化相結合。比如:“三國殺”中玩家選擇呂布或是張飛,即便手牌一模一樣也有不同的打法:呂布強調穩定進攻;張飛則要考慮積累實力,瞬間制敵;劉備的“激將”技能也是基于三國史實:蜀國大將上陣不要命,像趙云七進七出、張飛喝斷當陽橋等,所以劉備可以激將,但是曹操、孫權則沒有這個功能;陸遜在歷史中謙遜內斂,所以他有不受“樂不思蜀”影響的技能。
最后,文學資源如浩瀚的海洋,其造福后世的可能性發展,還需我們充分發揮古典文學中的資源利用空間,發現文學資源中的創意產品,并且使其文化產業化,才是其真正發展核心之所在。要說讓現代人天天看著四大名書的書籍,反復追逐《四大名著》電視劇的腳步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發掘文學資源長久延續,還得依靠產業化發展之路。
例如:《水滸傳》水泊梁山的發源地山東東平,開展了水滸旅游區策劃方案;山東東平縣文秀大劇院也上演一部以水滸和水文化為主題的多媒體交響音畫劇《水滸天風》。劇作一經問世,便以令人震撼的音效和精美絕倫的畫面,贏得游客盛贊。劇院還將配合水滸影視城、六工山水滸大寨、新修建的東平博物館等景點,拉開一條龍配套文化旅游框架,塑造水滸東平,借力水滸資源搶占文化高地。再看《三國演義》發源的主要歷史之都——許昌。
由上來看,文學資源“四大名著”這塊肥沃的土壤,孕育著各具特色的種子,他們擁有創新、擁有創意、也各具內涵,而真正要使這些種子培育成參天大樹,需要挖掘文學資源中產業化發展。創意產品的累加才能形成讓大樹屹立不倒的是產業化的樹干,參天大樹的枝枝蔓蔓則是產業化中配套設施的建立于完善。所以說,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學資源的潛在開發性,通過創意產品探究和產業化形式使其產生可觀的經濟附加價值和影響力,為文學資源的傳承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