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琳
摘要: 法律英語是以英語共同體為基礎,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動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專業特點的語言。法律英語的形成與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法律制度、法律淵源等具有深刻的內在聯系。作為一種專門用途英語,法律英語區別于普通英語,具有其獨特的語言特征。
關鍵詞: 法律英語專門用途英語法律術語
法律英語(Legal Language or Language of the Law),是一種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與科技英語、醫用英語、商務英語、金融英語一樣,都屬于應用語言學范疇。美國權威法律語言學家大衛·麥林克夫David Mellinkoff)教授在其著作《法律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the Law,1963)中把法律英語定義為“在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里,律師在一般的司法活動中通常所使用的語言”。事實上,法律英語是以英語共同體為基礎,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動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專業特點的語言。它是人們根據社會文化環境和交際目的、交際對象等語用因素在長期使用中形成的一種語言功能變體。法律英語的形成與西方國家的法律體系、法律制度、法律淵源等具有深刻的內在聯系。作為一種專門用途英語,法律英語區別于普通英語,具有其獨特的語言特征。
法律詞語是構成法律語言的基本單位,其運用在法律事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法律語言特點主要體現于其用詞的特點。法律英語中的詞匯一般都是比較正式的書面語,中間甚至雜有很多古體詞,而且為使表達準確,常常使用專業的法律用語,并且大量并列使用同義詞或近義詞以消除歧義。
一、語體正式化
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法律英語通常都使用正式性的詞匯,既正式又莊重,絕對不允許使用方言和俚語。如,law enforcement officer,policeman,cop和 fuzz 都可以表示“警察”這一概念,然而,就其正式程 度 而 言 ,law enforcement officer居其首位,policeman居其次,cop屬于非正式詞匯,雖然被廣泛使用,卻是非禮貌的用語,fuzz則屬于俚語,具有較強的侮辱性。此外,法律英語中會使用正式而非日常使用較多的詞匯,例如:After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under a contract are terminated(“正式”沒使用 “end”一詞),the parties shall follow the principle (“ 原則 ” 沒使用“rule”一詞)of honesty and trustworthiness and the appropriate trading practice to perform the obligations of notification(“通知”沒使用“notice”一詞),assistance(“協助”沒使用“help”一詞)and confidentiality.同時,在法律英語中,絕不能使用口語,如by virtue of,ensue,in effect等。
二、舊體詞和外來語的廣泛使用
舊體詞和外來詞匯是法律詞匯專業性的一個體現和標志。法律英語詞匯的主要來源是靠古體詞。古詞語在現代英語中早已經不再適用了,而且有消亡的趨勢,但在法律英語中古體詞卻仍舊很普遍。這些古體詞有一部分是由here/there/where和介詞合成的。這樣久而久之就成了專業術語。常見的一些舊體詞有hereby(由此,以此,特此),herein(其中,在此處),hereof(至此,由此),hereto(至此,關于這個),therefore(因此),thereon(關于那,在其上),whereby(靠那個),whereof(關于那個)等。具體使用如下面的例句所示: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A sales contract is a contract whereby the sellers transfer the ownership of an object to the buyer and the buy-er pays the price for it.
法律英語詞匯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法語和拉丁語。在“諾曼底人的蒸發”時期,拉丁語和法語都占有絕對的統治地位,英語只是下等人所使用的語言,因此在當時的法律法規中無疑會使用大量的所謂的官方語言。即使是現代,在英國,拉丁語仍然被視為個人深造的基礎,法語則被認為是西歐上層社會所使用的語言,具有高貴的氣質和身份的象征。例如,來自法語的法律語言有:estoppel(禁止發言),feesimple(不限制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繼承的土地),attentat(謀殺,謀害),de facto marriage(事實婚姻),fait accompli(既成事實)等。大量的法律英語術語直接來源于中古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拉丁語。如今,現代法律詞匯中仍保留著相當多的拉丁文詞匯,而且有不少拉丁詞匯已經被收為英語詞匯。如:adhoc(專門地),inre(關于),perse(自身),prorata(按比例),mediator(調停者),declaration(申訴),sinedie(無期限的),infinitum(永久的),interalia(特別是)等。因此可以說,法律文體最引人矚目的特點應該是它以各種形式保留了在其他文體中早已經廢棄不用的東西,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保守原則。因此,法律英語的這種大量保留古詞、舊詞和使用溫情十分正式的詞等的特點都是該原則的具體體現。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律師和起草者們都遵循了“不要輕易改動已經使用、并證明行之有效的格式”的原則。
三、法律術語專業化
1.源于普通詞匯的法律術語
“法律語言由日常用語和具有特定法律意義的詞組成。日常用語中具有特定法律意義的詞非常罕見,也用得很少,如過失、非法侵害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英語詞匯,我們并不陌生,可是這些普通詞匯一旦被用于法律法規當中,就具有了法律范疇中獨特的意義,意思和其原義大相徑庭,這也就是法律詞匯的“專業性”。例如battery一般意義是電池,法律含義是傷害攻擊。Immunity一般含義是免疫力,法律意義為豁免權。Vacation一般意義為假期,法律意義為休庭期。還有很多英語詞匯,其一般意義和法律意義已大相徑庭,初學者切忌望文生義。
2.專業法律術語
任何學科都有其專業詞匯,法律英語也不例外。法律英語中的專業詞匯使得其語言表達更加準確,所指事物更為具體明晰,也讓法律工作者之間擁有更加輕松自在的交流與溝通。習慣上,我們通常將法律術語根據其用法分為兩類:一類是不能被隨意引申的、專用于法律范疇的法律術語(legal term of art)。此類專用的法律術語在數量上較少,且一般擁有比較特定的、確切的含義及適用范圍,因而不能被其他詞匯取代。另一類法律術語雖然可以兼用于其他語體,但它們在法律英語中同樣具有確切且肯定的詞意。因此,同legal terms of art一樣,它們也不能被其他詞取代,也不能隨意引申。如agency一詞,在法律英語中,它表示“Relation in which one person acts for or represents another by latters authority,either in the relationship of principal and agent,master and servant,or employer or independent contractor.”(代理)在民法中,一提到代理,人們就會想到代理人(agent)、被代理人(principal)和相對人(the concerned person),聯想到代理是一種行為人依據其代理權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第三人實施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的法律行為,進而聯想到其他法律概念,如指定代理、法定代理、委托代理等。但是,在日常英語當中,它僅僅表示“經辦,代理”或“代理處”的意思。很明顯,其所指的意思是不同的。此類詞匯還有很多,篇幅所限,此處不再一一羅列。
四、近義詞的重復使用
法律本身的特點決定了法律術語的嚴謹和呆板。法律文件簽約雙方或者是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總是被要求謹慎小心,思辨清晰。可是有些漢語詞語本性上比較籠統,表意模糊,因此翻譯時應突破漢語中重知覺、重表象的思維模式,尋求詞語的確切含義。這一特點在法律條文中表現尤為突出,這也體現了漢語重“意合”和英語重“形合”的語言特點。例如:職工(staff and workers),規章(rules and regulations),條款(terms and conditions),無效(null and void),children and issue(子孫),last will and testament(遺囑),terms andconditions(情況)等,此種結構一部分可能已經成了習慣用語,廣為人接受,其他只是出于表達意思精確,避免語義晦澀而用。除此之外,在句子中也傾向于重復詞語。如:行政法律規范載體的行政法的淵源分為基本淵源和其他淵源兩個方面。The origins of administrative law,as the carrier of administrative law,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basic origins and other origins.又如:行政行為大致可以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處理、行政強制、行政處罰、行政司法等行為及行政相關行為。Administrative acts include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administrative handling,administrative coercion,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administrative juries dictions well as acts related to administration.這種同一個詞的重復,同義詞或近義詞重現的現象表明法律英語對詞義正確,語境確鑿的刻意追求,從而形成了法律英語用詞的嚴謹性和準確性。它們的使用通常能使法律文件的內容更全面,也更有彈性。
然而,在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這個問題上,學術界一直存在著較大的爭議。這本身就是一個未解的難題,反對和贊成的人都互不相讓,各執一詞。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有些近義詞或同義詞的重復完全是源自于傳統的表達。如,cease and desist難道就一定比單獨使用cease或desist當中的一個詞更好嗎?筆者認為就不一定。這里的同義詞的重復完全是源于傳統表達的緣故。然而,當今的趨勢是在照顧傳統的同時,更注重實用,也就是說,在重復這些近義詞或同義詞的時候,更要考慮不僅僅是傳統和習慣,而是其使用的效果和理由。
五、法律語言的準確性與模糊性
法律英語詞匯的精確性是指“語義與其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現象)完全相符,正確、準確、精密,準確地反映事物(現象)的主要特點和一般特點”。可見,準確性始終是法律語言的生命與靈魂。有時候,因為一詞之差就可能導致官司的發生,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當中屢見不鮮。法律英語中要求用詞準確,但并不排斥其對模糊語言的使用。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法律作為一門社會學科,本身并非一門很精確的學科,所以其語言多多少少會帶有一定的模糊性,而這種模糊的語言也從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普通法的靈活性。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說適當地使用模糊性語言反而是確保法律語言準確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法律英語當中,追求表達的準確與其對模糊性語言的使用并不矛盾,相反,這正是為了把意思表達得更充分、更完整,為執法留下足夠空間。含義模糊的詞匯或表達方式出現在法律英語中,目的是讓意思表達更充分而“故意”使用的,這和意思含混、讓人費解的語言表達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法律英語(書面英語)作為英語國家中法律的重要載體,它是由詞匯、語句和語篇構成的。通過對正式性、法律術語、大量借用外來詞匯、模糊語言與準確語言并用及近義詞或同義詞重復等五個方面法律英語的詞匯特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與其他文體相比,在詞義、詞源及其使用方面,法律英語的詞匯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只有正確理解了這些詞匯,才能全面地掌握好法律。此外,法律英語除了在詞匯上具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外,在其句子結構上還有大量地使用長句、復句的特點。在我們僅對法律英語在詞匯方面的一些特點進行探討,以期幫助我們在正確、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發達國家,尤其是和普通法有著緊密聯系的國際關系法律法規與慣例的基礎上,促進、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在各個層面上的合作與交流,從而更好地實現法律法規的移植,進一步加快我國的法治化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季益廣.法律英語文體特點及英譯技巧[J].中國科技翻譯,1999(4).
[2]孫萬彪.英漢法律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17.
[3]王士如.法律基礎雙語教程.天津[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91.
[4]徐瑤松.法律類語的語言特點[J].湖北農學院學報,2002(5).
[5]張新民、高泠.從法律英語詞匯特點看法律文獻漢譯英[J].上海翻譯,2005.
[6]李麗.法律英語詞匯的特點及其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5.
[7]戴維·沃克.牛津法律大辭典[Z].北京:光明日報出版,199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