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冬
摘要: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都會追求“輕負擔高質量”,期待著教學質量在單位時間內的最優化。結合目前的《英語(新標準)》教材,在備課中將每個模塊的內容細分為模塊課標內容、模塊學習目標、單元具體學習目標、課時分配及課型確定和重點、難點及核心知識突破處理等單項,以“模塊整體教學”為“輕負高效”的起點。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塊整體備課觀“輕負高效”
在教學無外乎是解決教與學的問題,也就是教師教的時間少,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學習最多的知識,能力充分得到發展。于是,輕負擔高質量是我們在教學研究中一直秉持的理想與追求的目標。
教無定法,因材施教,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花費時間最少,質量又最高。輕負擔高質量是一種智慧、一種謀略、一種境界。它不僅可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提升自身的品質、層次。輕負擔高質量絕對不等于“我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而是應該有一個既定目標。一個人只要有了目標,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給自己、給學生確定一個目標,讓學生輕輕松松上陣,明明白白學習,實實在在掌握,讓教師教學手段簡簡單單,教學過程清清楚楚,這樣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簡單,何樂而不為呢?
輕負擔高質量是一門精深的學問,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遵循此理能使我們在教學生涯中獲得一片廣闊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業,更重要的是我們能贏得了學生的喜歡、家長的稱贊、社會的肯定。但是要獲得如此豐厚的回報也并非易事——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現行的初中英語教材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英語(新標準)》,以“題材—功能—結構—任務”為編寫原則,每一個模塊都有相對獨立的話題和語法項目。但是一個模塊的教學內容會分解在五個課時之中,這是一種“條塊分割”的教學模式,易讓教師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走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誤區,也不利于學生對模塊整體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但是如果教師在備課一開始就本著“模塊整體教學觀”,在每一個課時的操作時就對本模塊的核心知識了然于心,在具體教學時就會胸有成竹。將每個模塊的內容細分為模塊課標內容、模塊學習目標、單元具體學習目標、課時分配及課型確定和重點、難點及核心知識突破處理等單項,這是一個模塊整體教學的起點。
一、模塊內容與《英語課程標準》的比對
《英語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起點和標準,將教材中的一個模塊內容(以NSE 8A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為例)與《英語課程標準》進行比對,作為對這個模塊學生掌握知識的理論上的要求和在每一個課時教學時要把握住的準繩。
1.話題
本模塊以征詢建議、提出建議的內容為主線,介紹英語學習的基本方法。對應《課標》對應話題項目表:64.語言學習經歷(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s)。
2.語法
本模塊的語法為復習所學過的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式、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通過模塊中具體的語境再次重溫這四種時態。對應《課標》語法項目表:9.動詞(6)時態。
3.功能
要求學生合理地征詢建議和提出建議。對應《課標》功能意念項目表:21.建議。
4.語言技能
(1)聽:能聽懂接近自然語速、熟悉話題的簡單語段,識別主題,獲取主要信息。
對應《課標》四級“聽(1)”。
(2)說:能引出話題并進行幾個話輪的交談。
對應《課標》四級“說(2)”。
(3)讀:能從簡單的文章中找出有關信息,理解大意。
對應《課標》四級“讀(3)”。
(4)寫:能寫出簡短的文段,如簡單的指令、規則。
對應《課標》四級“寫(3)”。
5.學習策略
(1)在學習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善于發現語言的規律并運用規律舉一反三。對應《課標》五級“認知策略(8)”。
(2)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學習英語中的進步與不足。對應《課標》五級“調控策略(5)”。
(3)善于抓住用英語交際的機會;在交際中遇到困難時,有效地尋求幫助。對應《課標》五級“交際策略(2)(5)”。
(4)注意生活中和媒體上所使用的英語。對應《課標》五級“資源策略(3)”。
二、模塊學習目標
由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學習策略等五個方面共同促進了在這一模塊學習過程中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及運用此能力來體現某一個具體任務的功能。
1.語言技能
(1)聽:能夠聽懂有關學習的建議。
(2)說:能夠口頭就學習方法提出建議。
(3)讀:能夠讀懂介紹建議的文章。
(4)寫:能夠用書信的方式提出學習建議。
2.學習策略
(1)自學策略:通過閱讀能夠掌握一些閱讀和詞匯的學習策略。
(2)合作學習策略:能夠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共享學習策略。
3.文化意識
通過學習征求和提出建議的表達方式,理解西方人是如何提建議的,對比自己生活中的有關經歷,掌握妥當的征求與提出建議的方式。
4.情感態度
通過學習提出建議,掌握與他人交流時語言的得體性,掌握如何照顧對方的情感,不要令對方不舒服;對他人的建議要表示感謝。
5.任務
能夠根據同學的學習情況,就其學習問題或困難提出適當的建議;根據別人的建議制訂自己的學習計劃。
三、單元具體學習目標
一個模塊的內容紛繁復雜,如在本模塊中,共有生詞55個,語法上又要復習四種在七年級接觸到的時態,并且又是八年級的第一模塊。如果處理不當,讓學生在開學伊始就被這第一模塊嚇到,豈不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詞匯列表中的生詞要求學生掌握的級別是不同的,如單詞為課本詞匯表中要求掌握,《2011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詞匯表中有的單詞,定為c級,表示“分析、重組和運用”;單詞為課本詞匯表中要求掌握的,但在《2011年中考說明》詞匯表中沒有的單詞,定為b級,表示“領會和理解”;單詞為課本詞匯表中只要求理解的單詞,定為a級,表示“了解、記憶和識別”。
而對于詞組和短語亦是如此:c級詞組為課本詞匯表中要求掌握的詞組及課文材料中常用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且其中的單詞均是四會單詞;b級詞組為課本詞匯表中要求掌握,但其中有部分單詞在《2011年考試說明》詞匯表中沒有的;a級詞組為課本詞匯表中只要求理解,且其中有部分單詞在《2011年中考說明》詞匯表中是沒有的。
Unit 1 Try not to translate every word.
1.語法
通過對話形式復習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式、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教學要求:c
2.單詞
(1)translate,correct,match,number,repeat,grammar,pronunciation,spelling,term,advice,write down,mistake,notebook,else,radio,newspaper,message,each,excellent→教學要求:c
(2)translation,orchestra→教學要求:b
(3)writing,punctuation,other→教學要求:a
3.詞組
try(not) to do sth.,welcome back,write down,in class,next to,pen friend,each other,help sb.with sth.,send sth.to sb.,ask for,real English,talk about sth.with sb.,the meaning of,enjoy yourself,start a conversation,take a deep breath,eight or ten words a day,on pieces of paper,all the time,best wishes→教學要求:c
4.句子
(1)Welcome back,everyone.Why dont you write it down?Ready?You should always speak English in class. What else?Its a good idea to check your vocabulary notebook every day.Thats a good idea.Thanks a lot.How about listening to the radio or reading a newspaper in English?But try not to translate every word.Excellent!→教學要求:c
(2)She plays in her school orchestra,and theyre doing some concerts in China.And when youre shopping,how about counting the English words,or saying the English names for everything you see?→教學要求:b
5.語音
提出建議及建議應答的語調。→教學要求:c
Unit 2 Please help me!
1.語法
通過在語境中復習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式、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教學要求:c
2.單詞
(1)send,language,improve,basic,watch,guess,just,yourself,shy,conversation,deep,smile,remember,forget,place,count,wish→教學要求:c
(2)breath→教學要求:b
(3)piece,accent→教學要求:a
3.詞組
(1)send sth to sb,ask for,real English,talk about sth with sb,the meaning of,enjoy yourself,start a conversation,take a deep breath,eight or ten words a day,on pieces of paper,all the time,best wishes→教學要求:c
(2)make a list→教學要求:b
(3)American and British accents→教學要求:a
4.句子
(1)Many students ask for advice about improving their English.But it takes a long time.Just enjoy yourself.Many people are shy when they speak English,so before you begin,take a deep breath and smile!Smiling always helps!Try to remember eight or ten words a day.Write them on pieces of paper and place them in your bedroom.→教學要求:c
(2)And when youre shopping,how about counting the English words,or saying the English names for everything you see?→教學要求:b
Unit 3 Language in use
4.句式:Why does Charlie think borrowing magazines might be a good idea?
I left my homework at home.→教學要求:a
四、課時分配及課型
一個模塊有多個教學課時,課時如何分配、每節課的課型如何定位等都需要通盤考慮,盡量做到多課型兼顧,以便能多角度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多種技能,學生學到的核心知識體系也會是立體且有形的。
五、重點、難點及核心知識突破處理
一個模塊中的核心知識需要查找、突破和鞏固,重點和難點知識需要在教學中多加以兼顧,引導學生把握好每一節課的精髓所在,這就需要將模塊中每個單元的核心知識、重點、難點都提前梳理,在每課時教學中層層遞進,“步步為營,方可步步為盈”。
Unit 1
重點:能合理地征詢建議和提出建議,并對一些常見的提建議的句型有所了解。
難點:針對他人在英語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建議。
核心知識突破建議:作為聽力前的兩個活動,Activities 1、2本身涉及一些學習策略,要向學生講明單詞學習策略。在處理Activity 4時,務必提醒學生不要看之前的文本,真正將Activity 4的“聽”的功能發揮出來。由于對話中沒有出現Dont forget to...在開展Activity 7時最好先講解一下這個句型。
Unit 2
重點:理解英語學習中的困難和提出相應的提高英語的建議。
難點:語篇閱讀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文章中的相關信息。
核心知識突破建議:在Activity 1中可以首先組織學生談論下自己在理解、表達和詞匯學習方面的困難,這樣接下去的語篇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Activity 3要求學生在讀懂文章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要求較高。為保證學生得到閱讀訓練,必須保證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另外,反饋時不只是讓學生宣讀答案,更重要的是介紹自己找答案的方法,這樣可以判斷學生使用的閱讀技巧是否正確。Activity 4對問題的回答要求較高,可先讓學生合作完成,再反饋,并做適當的講解。處理Activity 6時最好讓學生交換求助信,根據對方的求助信寫一封回信,就對方的學習問題提出學習建議。
Unit 3
重點:有關英語語言學習的詞匯和相關表達。
難點:針對英語學習的困難而提出相應的建議。
核心知識突破建議:通過Activities 1和2可以把提建議的表達方式明晰化,起到展示這些表達方式的作用。Activities 3和4可以讓學生說出每一幅圖片中Jack的行為,然后進行評論。Activity 5可讓學生進行角色對話。Activity 6在反饋階段要講解幾種選擇表達方式的技巧,根據之后的動詞形式而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Activities 7、8、9可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來操作,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任務完成意識。Activity 11可以先讓學生閱讀Activity 12中的樣文,然后利用Activity 10中的信息制訂學習計劃。
參考文獻:
[1]陳琳.Simon Greenall《英語(新標準)》初中二年級上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陳琳.Simon Greenall《英語(新標準)教師用書》初中二年級上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2011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M].浙江: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