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莉麗
摘要: 近年來,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背景下,縣級職教中心的辦學模式受到嚴峻的挑戰,很多學校出現了吸引力下降、招生困難、辦學規模萎縮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縣級職教中心的可持續發展,也削弱了縣級職教中心服務城鄉經濟一體化的能力。
關鍵詞: 縣級職教中心城鄉一體化淮安市
在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縣級職教中心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和發展對策,推進我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進程,真正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及城鄉之間的和諧發展,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發揮積極作用。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的產業結構、擇業觀念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就對縣級職教中心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以淮安市為例分析縣級職教中心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未能堅持正確的辦學目標和辦學方向。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我國職業教育的辦學原則。但是,目前,淮安市縣級職教中心并未能堅持正確的辦學目標和辦學方向。
首先,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目標應該是培養大批量的技術人才,服務地方經濟,推動地方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但目前又因為受地方經濟條件發展的限制,再加上老百姓的觀念守舊,為了“迎合”目前的形勢需要,有的縣級職教中心仍以對口升學率高作為主要辦學目標。
其次,縣級職教中心沒有充分發揮在農村教育中的“龍頭”作用,對于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目標,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并未能真正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技術型轉移的目標。
2.師資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近些年,淮安市的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對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對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淮安市縣級職教中心的教師隊伍在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有待進一步加大。現有的師資隊伍也無法實現預期每年培養高技能人才3000人、技師1000人、高級工2000人等目標。
3.對品牌專業、特色專業建設重視不夠。
整體上看,目前淮安市縣級職教中心的專業設置,存在盲目追求“熱門”專業的情況,與其他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沒有多大區別,并未實現與當地經濟主體產業的緊密結合,甚至存在專業重復建設的問題,使得縣級職教中心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的能力下降,也不利于縣級職教中心綜合教育職能的發揮和綜合效率的提高。
4.經費投入相對不足,實訓基地落后。
目前,淮安市政府對縣級職教中心的發展重視不足,相關經費投入相對不足,導致學校的教學設施相對陳舊,無法完全滿足職教中心的辦學需求,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加快縣級職教中心發展的有效對策
1.積極推進產學結合與農村職業教育,明確辦學目標與方向。
在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縣級職教中心要把發展農村職業教育作為辦學的主要方向,增強縣級職教中心在專業建設和發展中的針對性,即可以通過產學結合來實現學校與“三農”、企業之間的緊密結合,不斷加強同當地經濟之間的聯系。
2.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快學校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步伐,應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質、較高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職業技能、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大力實施“名教師、名校長工程”,做到有規劃、有計劃、有措施、有成效。重點和骨干專業要通過引進、選聘、在職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尤其是要盡快建立一支懂專業、懂技術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3.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加快品牌專業、特色專業的建設。
在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縣級職教中心首先要堅持把農民和準備就業的農村學生作為培訓的主要對象,在專業設置上要加快品牌專業、特色專業的建設。專業設置必須以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為依據,優先為當地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服務。同時,要考慮有利于促進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高度重視開設農業類專業,為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培養人才。
4.政府應加大經費投入力度,豐富和提高縣級職教中心的綜合服務功能。
地方政府要認真落實《職業教育法》中規定的有關政策,拓寬職業教育的經費渠道,以多種形式籌集發展職業教育的經費。相關部門必須增加投入,在加強縣級職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進一步縮小縣級職教中心與市級職業學校在辦學條件、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差距,盡快適應城鄉一體化視野下職業教育在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和教育需求方面的變化趨勢。
三、縣級職教中心如何服務于城鄉一體化
1.加強在校全日制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
加強在校全日制學生的專業理論素養教育,動手實踐能力教育,確保學生畢業時有過硬的專業素養服務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
2.精心組織農村剩余勞動力培訓工作。
充分依托縣級職教中心相對雄厚的師資優勢,根據職業資格考核和課程教學要求,科學制訂各培訓項目的授課計劃,加強教學過程檢查,確保培訓課時和教學質量。嚴格按照“三統一”的考試要求,嚴密組織考試,嚴肅考試紀律,做到考試的“公正、公平、公信”,確保培訓證書的含金量。
3.加強培訓過程管理。
為方便學員就近學習,可以將培訓的場所直接設在企業,企業直接參與培訓過程管理,確保培訓工作有序進行。同時,考慮到成人學習文化層次差異大、年齡偏大,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相對薄弱而感性認識較強的實際,要求老師根據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實訓設備等資源優勢,把課堂教學更多地設在實驗實訓場地,采用項目或模塊直觀教學法。
4.開辟就業渠道。
職業培訓不能止于培訓。為了更好地將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教育目標落到實處,首先可以采取定向培訓,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進行培訓,學員培訓結業后全部由指定用人單位錄用。其次可以利用學校與企業間的良好合作關系,為學員推薦就業,真正做到“培訓為就業、就業促培訓”,為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在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加快縣級職教中心的發展,才能增強自身的吸引力,培養出更多適應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專業人才,更好地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尚平,周俊丹.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0(8):16-17.
[2]石偉平.國際視野中的農村職業教育——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新課題[J].中國農村教育,2008(1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