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玲
摘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動畫已成為前景廣闊的專業,本文通過動畫制作教學設計探討運用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一些方法及改進措施。
關鍵詞: 動畫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動畫應運而生,以數字媒體為基礎的動畫產業成為一種時尚產業。動畫產業作為時尚主流產業的發展,與動畫相關的動畫廣告、卡通書籍、電子游戲、玩具等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已經不僅僅是一門藝術,更向產業化、商業化的方向邁進。
以繪畫和各種不同的圖像用藝術的手段來塑造形象和表現情節的動態影像叫做動畫片,簡稱動畫,也叫做卡通片。“動畫”,顧名思義,是一種活動的,將一些死的圖畫賦予生命和情感并具有人類的思維和語言。具體來說,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門類,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是工業社會人類尋求精神解脫的產物。造型性、假定性、綜合性、技巧性、時尚性等是動畫的特點,通常通過夸張、象征、比喻、寓意等表現手法向觀眾展示內心的思想和內容,動畫創作具有魔幻、夸張、幽默及變形等功能,對觀眾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動畫是造型藝術和電影藝術相結合的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藝術表現形式。
既然動畫是藝術表現形式,動畫教學又因思維方式的獨特性,想象的豐富性,繪畫、手工的操作和實踐性等決定著它的特殊地位。那么,從事動畫教學的我們也應力求動畫教學藝術化,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發揮獨特的作用,這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初步的探索。
一、夯實學生繪畫基礎,改善動畫教學環境
動畫是造型藝術和影視藝術相結合的藝術。是一門集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攝影、電腦美術等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繪畫造型藝術在動畫之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是其藝術特性是通過影片等相似技術傳達而已。由動畫的定義來看,繪畫造型是動畫片的基礎,因此要適當增加美術基礎課時,課后適當地布置作業速寫,每天至少三張速寫,以此提高學生的美術造型能力,適應動畫專業的高要求。
可積極利用當地美術館、博物館、人文紀念場館、電視臺、動漫公司等資源,使學生在特殊的人文環境中吸取養料,加深對課堂作業的理解,以便有效完成課堂作業。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創意,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生動,發展思維,拓展技能。可充分爭取社會上的相關單位給予實際設計項目,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也可充分利用學校動漫實驗實訓基地的設備與師資,給學生以多元化的教學空間。
二、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解能力
課前準備些經典的實例,在其中穿插教學要點,讓學生先欣賞實例,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動畫實例,將其分解成一些學生熟悉且易于掌握的“小”動畫效果,然后逐一對這些“小”動畫效果進行詳細的操作講解,使學生思路清晰,掌握要點。
對我校學生來說,其計算機操作能力應該說基本沒什么問題,因此動畫教學的重點不在操作技巧上,而是動畫效果分析上,應該注重培養他們的分析能力。學生在學習一個具體的動畫效果的過程中,不僅僅對新知識點印象深刻,還通過復習以前的知識,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知識和能力的緊密結合使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更加系統化。
為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拓展訓練在教學活動中不可忽略,因為動畫學習的操作性很強。動畫制作中拓展的要求及實例設置要恰當,所謂恰當,一是指拓展實例中知識點的穿插,二是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間給學生。
比如講解引導層的使用時,在學生掌握了引導線是一條兩端開放的不規則線條以后,可以讓學生思考一個拓展問題:如果要做一個地月系運動效果的話,該怎么做引導線?這時學生肯定說,畫個空心橢圓就行了。可實際學生在親自做了之后就會發現另一個疑問,引導線可不可以是封閉的曲線?這樣學生就會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依靠自己發現問題,并且想辦法在實踐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創造性教學中,應堅持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發展,尤其是對思維方式的引導,同時注意思維方式的遷移。主題教學法不同于傳統教學中過于注重結果的教學模式,而是更強調主題研究的過程。教師在每個教學過程給出一個主題,由學生自行搜集整理資料,研究分析,討論問題,動手實踐,完成主題。學生在完成主題的過程中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想象、尋找、分析、繪制。學生首先要通過觀察、聯想、回憶等確定主題完成的內容。通過尋找一個切入點來搜集資料,將搜集到的資料整理、分類。通過資料的分析,討論并解決遇到的問題,通過動手實踐繪制完成主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積極主動的,而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的不僅是引導的作用,更多的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向不同的個體方向發展,體現個人鮮明的個性,從而創作出不同形式的作品。
四、通過學生反饋,不斷修正教學方法和進度,提高教學質量
在動畫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的好奇心會驅使他們去做一些老師沒談及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疑問,也可能是一些特殊操作,甚至于是老師還沒注意到的。
如果老師能看到學生的這些發現,這對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你可能會發現意想不到的東西。比如有學生就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么動作動畫不能達到形狀變化效果?這個問題我確實沒想過,雖然用變形動畫也可以達到變形效果,但如果在動作動畫里就能達到變形動畫效果的話,有很多二者組合的效果就不需要很麻煩地去做了。因此,多聽聽學生的,會發散我們的思維,開闊我們的思維空間。
五、結語
必須建立嶄新的培養目標、教學思想和理念、教學結構和模式及與之相適應的專業課程設置和評價體系,為我國的動畫產業不斷地注入具有創造力的新鮮血液,而創造力則主要通過教育來實現,教師應擔負起這種光榮使命。
要想方設法地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一種分析問題、分解難題的能力,一種獨立操作和合作相結合的能力,并發揮自己的特點,創設出源于自己內心的漂亮的、美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孫立軍,主編.高校動漫專業課程開發與教育技術改革[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可,劉悅.動畫角色造型與創意表現.上海人美,2007.
[3]孫立軍,董立榮.動畫創作技法.清華大學,2007.
[4]劉平云.卡通造型設計教學.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
[5]孫立軍.動畫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