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林
摘要:中國之聲2011年10月8日再度啟動新一輪改版,新一輪改版已取得了初步預期效果:完善定位,突出形象,塑造性格,贏得社會廣泛認可。事實表明,廣播媒體的改革空間巨大,只要站穩國家立場,尊重傳播規律,找準定位,銳意變革,就能夠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站穩腳跟,形成廣播媒體強大的輿論引導合力,從而為社會公共輿論建設積極服務,并最終服務于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
關鍵詞:中國之聲 主頻率責任 信任
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更好地履行國家電臺主頻率的政治使命和社會責任,中國之聲于2011年10月8日再度啟動新一輪改革,特別針對中國轉型期現狀,著力塑造“以責任,贏信任,中國之聲,責任至上”媒體形象,塑造國家電臺首席頻率的性格角色。我們提出,通過專一做新聞、專業做新聞、搭建黨和政府同人民大眾的橋梁、推動國家社會公民進步、建設國家級聲音檔案等六大責任,助力推升中央媒體及黨和政府在新時期的公信力。
1. 央廣新聞,原點出發
全天白天六個半小時播出的《央廣新聞》,以半小時為單元,強調回歸新聞本原,從5個W的新聞元素出發,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人物、第一真相(背景)、第一評論(解讀)五個子欄目來分類新聞內容,用新聞的5W來組合重點關注角度。實現能協同的快、有層次的快、顯差異的快。尤其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形成組合式快速反應、集團化密切追蹤、持續性有力出擊。
改版后,中國之聲還在全天設置了42檔“此時此刻”,引入“第三主播”概念,由專職“此刻主播”用“說新聞”的方式,集納最新消息、網絡熱議、生活提示等即時內容。幾位此刻主播活躍、松弛的表達方式,使中國之聲傳統的莊重有余、活潑不足的表達方式為之一變。
2. 難忘中國之聲,中國聲音檔案
過去的歷史不能遺忘,今天的每個人都在創造明天的歷史。中國之聲在全天設置了23檔《難忘的中國之聲》,分別是:集合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歷史珍貴音響的“中國版”,以及反映當今普通中國人積極向上的生活自述的“中國人版”,從而將中國之聲構建成24小時流動的國家級聲音檔案館。難忘的中國之聲引起大量轉載和廣泛好評,增強了節目可聽性,樹立了國家電臺關照百姓冷暖,銘刻時代進程的責任和形象。
3. 獨創“公益報時”,倡導社會責任
在新版節目中,中國之聲在廣播電視媒體中獨創公益報時新形式,聯合全國公益組織,依托公益項目和公益行動,由公益名人、部長或發言人、省委書記或省長進行公益報時,使中國之聲整、半點報時成為宣傳公益事業的固定窗口,營造健康向上的公益環境,傳遞關愛互助的公益理念,喚起人們“愛于心,踐于行”的實際行為。當代雷鋒傳人郭明義、慈善大使王振耀、文化部部長蔡武、工信部部長苗圩、國家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著名作家鄭淵潔等在中國之聲公益報時紛紛亮相。
4. 品牌欄目保留精粹、加強特色
改版后,中國之聲每天6:30播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固定安排4至5分鐘“媒體早讀”專欄,讓聽眾伴著黎明,第一時間獲知國際新聞,早知天下。早7點到9點的《新聞縱橫》,以早晨8點為時間界限,前一小時用獨特視角回溯昨天重要事件;后一小時放眼今天及未來,真正使《新聞縱橫》成為“過去時的值夜者、現在時的直播者、未來時的瞭望者”。12點播出的《全球華語廣播網》,在視野上更關注華人集中的周邊地區如東南亞和日韓;在定位上,更凸顯華人共鳴的情感和共識的價值觀;為聽眾提供“觀天下,看中國”的華人視角、世界眼光。16:30到20:00的《央廣新聞晚高峰》,每天就一個重大主題推出“新聞調查”,向聽眾征集意見,三小時全程滾動關注,在節目結尾公布當天聽眾調查結果。重新定位的《央廣夜新聞》,打出“同步你來說”的口號,所有節目環節均圍繞互動設計,以互動方式呈現。同時打造中國之聲基于微博的嶄新傳播方式——“微廣播”。
中國之聲新一輪改版取得了初步預期效果,完善定位,突出形象,塑造性格,贏得社會廣泛認可。事實表明:廣播媒體的改革空間巨大,只要站穩國家立場,尊重傳播規律,找準定位,銳意變革,就能夠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站穩腳跟,形成廣播媒體強大的輿論引導合力,從而為社會公共輿論建設積極服務,并最終服務于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
常變常新,時不我待。我們的改革在不斷進行中,但我們的新聞原則不可動搖,那就是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嚴把政治關、導向關、質量關,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守國家電臺權威形象;堅持新聞真實性,堅持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嚴格規范,確保節目內容安全精準;堅持“三貼近”,了解民情、體會民生,頌揚好榜樣,鞭撻假丑惡;堅守輿論監督陣地,及時校正導向偏差。中國之聲將進一步推進改版成果,完善定位、突出形象、塑造性格,將《此時此刻》《公益報時》《難忘的中國之聲》等欄目打造成中國之聲新品牌,繼續優化《新聞和報紙摘要》《新聞縱橫》《全球華語廣播網》《央廣新聞晚高峰》《央廣夜新聞》等黃金板塊節目,發揮品牌效應,使亮點節目貫穿全天。
一直以來,中國之聲與中國廣播聯盟各成員臺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多年的合作,中國之聲與各成員臺之間的合作日趨緊密,機制更加成熟,各成員臺也通過中國之聲這樣一個平臺,自身的傳播力和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節目質量也在提升。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也已經成為雙方的共識。
2012年,中國之聲與中國廣播聯盟各成員臺會開展更為緊密的合作。在日常工作之外,今年的重大合作項目主要有:倫敦“奧運會”的報道、黨的“十八大”的報道,還有,我們與中央電臺記者中心聯合推出的留存中國特色國家聲音檔案,每周播出兩期的大型系列民生報道《2012百姓故事》,每天播出的品牌專欄《難忘的中國之聲》以及公益報時等。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中國廣播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