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玉賢
4月4日
晴
近年來,粗暴掠奪自然資源、不敬師長、生產有毒食品、暴力拆遷……各種丑惡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數千年來被世代中國人奉為神圣的天地神靈、君親生命、歷史文化,在當代社會似乎統統被打倒。國人的胸腔充滿了破壞后的自信和踐踏式的快感,除了對錢眼熱、對權畏懼,還把什么放在眼里?對物質利益的過度追求,使得部分人喪失了正確的榮辱觀和價值觀,對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混淆不分,因而,便沒有了敬畏。因為沒有了敬畏,人類目光變得短淺,為了眼前的利益敢與自然規律叫板:濫砍亂發,肆意排放污水、廢氣,亂采地下水……為此人類已受到了懲罰。
因為沒有了敬畏,人類缺少信仰遠離了真理。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
有所敬畏的人知道什么該為,什么不該為;有所敬畏的人知道什么為是,什么為非,絕不會踐踏法律、兒戲尊嚴、不顧輿論地胡作非為。在有所敬畏的人身上我們可以讀到謙遜、高尚;而在不知敬畏的人的臉上,我們只能看到邪惡、放肆、粗鄙、無知與魯莽。
作為我們普通人,可能沒有英雄們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氣魄,無法改變別人什么,但,我們最有可能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能有所敬畏,“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做一個大寫的“人”,在社會憑自己良好的品德與人格魅力而穩健立足。
作為社會一小小分子,我們也都得有所敬畏,如敬畏法律、敬畏規則、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山西省運城中學東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