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銳 莫華敏
我國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存在著社會服務網絡嚴重不足、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建立和研究與社會發展極不同步等狀況。南陽市構建了以政府為主導的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機制,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提供積極、有效的實踐對策。
心理危機干預;青少年;機制;探索與實踐
目前,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不容樂觀,焦慮、抑郁、網絡成癮傾向的青少年不斷增加,青少年心理問題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1]。調查顯示,16~25.4%的青少年在不同階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另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30萬人自殺死亡,200多萬人自殺未遂,其中大約2/3是15~35歲的青少年。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關系到未來我國國民的素質水平,關系到家庭和個體一生的幸福,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針對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主動采用預防和心理危機干預手段幫助青少年順利度過心理危機是有效的應對策略[2]。然而,如何開展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目前尚無統一的模式可循。河南省南陽市搭建以政府為主導的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系統和平臺,開展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進行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1.南陽市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現狀分析
河南省南陽市總人口約1100萬,其中青少年人口約400萬,青少年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任務十分艱巨。目前,在高校、綜合醫院和中小學校都已經非常重視心理危機問題,一些單位探索構建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如南陽理工學院從2000年起便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構建了國內領先的零縫隙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危機干預機制。但總體看來,除高校之外的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力量較弱,比較分散,存在很多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一是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意識淡薄。受傳統觀念影響等原因,人們對心理健康、心理危機等詞匯較敏感,常把其簡單地與精神病聯系在一起,在遇見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往往采取找朋友、自己想等方式處理,習慣“隱忍”,回避專業的心理指導,家里有人出現心理問題,不是積極尋求治療,而是怕傳出去難聽。
二是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范圍小。目前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僅僅局限于某些學校、綜合醫院等,普及率不高,服務人群具面比較窄,缺乏統一的公共心理疏導的體制與機制。
三是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力量弱、資源整合難。只在大型醫院和高校均設有專職心理治療和咨詢專業技術人員,中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人員基本上是兼職從事工作,其他單位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幾乎空白。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由政府、學校、家庭、社區這四個子系統組成的綜合體。缺乏發揮主導、指導、協調作用的一個機制,各種資源難以發揮整合效應。
2.南陽市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實踐探索
在心理危機干預過程中,明確和強調政府的主導地位。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系統是一個由政府、學校、家庭、社區這四個子系統組成的綜合體,是一項系統工程。其有效實施有賴于一個由政府主導負責的高效的組織管理體制,來承擔組織、協調、扶植、推進和監督的職責。醫院、高校等專業組織應該負責的是對心理問題的專業處置解決以及對非專業工作人員的培訓,這些機構的作用能否得到較大限度的發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組織管理體制的效率和資源整合分配情況。沒有其它各個相關系統的設立,無法發揮其整體作用,尤其是政府應當在這系統中發揮其主導、指導、協調等重要作用。
成立市級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機構。南陽市成立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工作領導小組,共青團南陽市委書記擔任組長。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教育局、衛生局、綜治辦、公安局、消防支隊和駐宛高校負責人擔任。領導小組的職責是:規劃和組織全市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工作,督促相關部門及單位落實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任務,為重大的心理危機事件提出化解處置的實施意見。
明確各相關單位職責。團市委:負責全市學校、社區青少年和企業、青工、農村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的開展,指導社區、學校、企業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督導檢查全市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工作開展情況,協調市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各成員單位加強協作配合。市教育局:承擔全市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學校心理咨詢(輔導)室,配置專兼職心理咨詢師,開展學生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活動,完成市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交辦的相關工作。市公安局:負責全市范圍內青少年心理危機事件應急處理的現場指揮;排查掌握罹患精神疾病青少年底數,做好防范控制工作。衛生局:負責青少年心理危機事件的醫治救護及醫療資源的統一調度指揮;調研、監控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掌握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信息和數據;加強對重性精神病青少年的規范化治療,開展診斷與風險評估,對一般的精神病青少年落實村、社區隨訪管理等。消防支隊:協助有關部門處置因心理危機引發的各類突發事件。南陽理工學院:負責開展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防治、咨詢、疏導、科普知識宣傳、專業培訓、工作交流、應急心理救援與指導工作。
成立市級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工作辦事機構:一辦、一隊、一中心。一辦即南陽市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團市委,由團市委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職責是負責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的日常工作,組織開展學術研究、教育培訓等。一隊即心理危機救援聯合專業隊伍。由教育、公安、精神衛生機構、綜合醫院、高校等部門的專業人員組成。具體職責為對青少年心理危機事件提供及時科學的心理救援和心理咨詢,避免自殺自傷或傷害他人事件的發生,協助處于危機中的青少年順利度過危機。一中心即南陽市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該中心依托南陽理工學院建立,主要職責是開展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防治、咨詢、疏導、科普知識宣傳、專業培訓、工作交流、應急心理救援與指導工作。
通過以上方案的實施,南陽市建立了一套專業的青少年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網絡。實現了由點及面,由上至下,層層鋪開,為預防和處理青少年心理危機,構筑全方位、多途徑工作網絡,有效地協調教育、精神衛生服務機構、公安、消防、共青團等相關機構,在全市范圍內,形成“政府—危機干預專家指導小組—社會各類基層部門”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保護網絡。通過我們在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領域開拓新的干預模式、策略與方法,為青少年心理與人格的健康發展提供更為積極、有效的實踐對策。讓更多的人乃至全社會共同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危機,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參與心理危機的研究與實踐,能幫助廣大家長、教師、青少年自身掌握判斷和處理青少年心理危機的科學方法,共同促進中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快樂成長。
[1]吳繼紅.透視青少年心理危機[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
[2]李建明,晏麗娟.國外心理危機干預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