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存
遠方冰封的湖面呈下降形態漸漸模糊,我的呼吸也愈發急促。趴在前方僚車上的攝影師單手一揮,我手中的這輛奧迪TTS即將迎來未知山路的考驗。好在,quattro四驅系統與電磁懸掛的組合,讓我對接下來的挑戰充滿信心。
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編輯部的同事們顯然還沒調整好狀態。這種無趣的日子在倒計時,我期待結束,也很想快一點逃離。平靜之中,驚喜適時出現。一輛火辣的日光橙色涂裝奧迪TTS成為了龍年的首款試駕車型。“有時候,時間是個壞人,他帶走了你想要留下的東西;有時候,時間是個好人,他可以帶走你不想留下的東西。”此次此刻,王朔的話回蕩在我的耳中。的確,生活總是在平凡中經歷著無數個閃光的時刻,以至我們總是對它充滿了期待。
對于喜愛跑車的玩家來說,奢華并非是必需品,年輕且獨立的他們總渴望自己的座駕能夠平地起驚雷,輕松干挺街面上那些不懷好意的對手。于是,性能成為了他們的必需品。在約定的提車地點,我坐進TTS低矮的駕駛艙,轉動手中的鑰匙,充滿了跑車點火儀式感的悶響打破了冬日的靜謐。熱情洋溢的涂裝,賽車式的方向盤,代號為EA113發動機和大號渦輪的挑逗,讓我心中燃起了戰斗的火焰。
“S”之魅
在進入正題之前,為奧迪TT系列“正名”是首要工作。關于“TT”名字的由來,我不止一次聽到這是“雙增壓”的意思。其實,TT是“tourisi trophy”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旅行者大獎賽”。1998年正式量產以來,其大膽,獨特,和革命性的設計成為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座駕。時至今日,或許所有人初見奧迪TT系列時都會將目光投向它那低矮且圓滑的車身。
的確,遠觀奧迪TTS很難區分出它與奧迪TT的區別。但事實上,除了火辣且獨有的橙色車身涂裝,現在我手中的這輛試駕車在進氣格柵、剎車卡鉗以及尾部都嵌入了紅色的“TTS銘牌”,在RS系列尚未引入國內時,這個銘牌足以點出其不凡的性能地位。
當然,奧迪TTS在外觀上的不同絕非僅此而已。除了全新設計的12顆LED日間行車燈,同樣明顯的還有前進氣格柵的造型。為了適應高調校發動機的進氣需要,奧迪TTS的進氣面積更大,也更富有肌肉感。與車頭相呼應的是奧迪TTS尾部的處理,冷色底盤不僅充滿力量感,同時有擴張的效果,輔以四根鍍鉻處理的銀色粗壯排氣管,奧迪TTS區別于TT的濃重跑車風格應運而生。
老實說,拿到奧迪TTS伊始,我腦海中第一想法就是全力貼合情人節的氣氛。試想下,開一輛火辣的跑車,邀一位性感的模特,出現在夜色妖嬈的北京三里屯……可惜受到車輛檔期和萬惡的北京交通所限,這個充滿誘惑的方案只能在我腦中不情愿地消化掉。
討論之后,又一次“攻山”策劃逐漸形成。想來也是,雖說A計劃能正中編輯部男同事們的下懷,但并不能突顯奧迪TTS不同于普通版TT的個性。所以,要風騷,還請到山路上去吧!
我們此行將橫穿市區,駛上北上高速,最后到達一處路況極其良好的山間公路。這依舊是我的計劃,因為根據產品資料顯示,奧迪TTS不僅擁有強大的動力組成,還配備不同的懸掛阻尼調節按鈕。此番百余公里的奔波,為的就是將它的全部功力展現在我們面前。
機械本質
奧迪向來喜歡用先進的科技來標榜自己的豪華,說實話,在見識了奧迪A1Sportback、奧迪A7Sportback等最新款車型后,已經處于產品周期末端的奧迪TTS顯然在內飾層面處于下風。但無論怎么樣,這款車還是集合了奧迪品牌的諸多特點:精致、高貴、典雅。當然,更少不了S家族獨有的美感。
如果說車輛外觀那些被“TTS”的銘牌有被強加上去的意思,那么,只要坐進奧迪TTS的駕駛艙,就會很快明白它的囂張絕不僅是流于表面。賽車式的方向盤及座椅,金屬材質的油門踏板,端詳之后散發出的強大氣場,足以令人充滿駕駛欲望。
與近來大熱的高爾夫R/尚酷R一樣,同樣誕生于大眾PQ35平臺的奧迪TTS的運動化傾向似乎更加純粹。首先,奧迪TTS的設計師絕沒有為后排做太多考慮。在我們的親身體驗中,如果駕駛員以標準距離調整座椅,那么,身高在165cm以上的后排乘客將始終感受到來自車頂的壓力。當然,空間畢竟不是跑車的長項,它的機械本質決定了它的終極屬性。
好吧,看來這輛奧迪TTS真的只是為駕駛者制造的。“貓”在后排的同事在配合完拍攝后,痛苦不堪地躲進了隨行的僚車。終于,這輛奧迪TTS重歸平靜。我知道,這是發起戰斗號角前的片刻靜謐。
轉動鑰匙,在點火的一瞬間,伴隨著排氣管低沉的轟鳴,轉速表和時速表指針同時飛打向表盤的右端表底,繼而充滿挑逗的復歸原位。這股原始力量的源泉來自高功率版本的2.0TFSI渦輪增壓發動機。與普通版本的奧迪TT相比,TTS搭載的發動機功率達到了200kW。必須要承認,在真正啟動前,我已經被這股迷人的聲浪所征服。當然,與蘭博基尼這種大排量野獸相比,奧迪TTS所發出的聲浪盡管同樣充滿魅力,但顯然更加理性。
性情分水嶺
冬日的清晨,北京城的顏色是暗淡的。進城方向排起的長龍,讓反方向前進的我顯得有些另類。出于安全及低調方面的考慮,即便在路況良好的高速公路,我手中的這輛奧迪TTS始終處在D擋行進。雖然有些暴殄天物的辛酸味道在里面,但平靜呼吸的背后,是它絕不容挑釁的脾氣。我知道,只要有需要,全力踩下金屬質感的油門踏板伴隨的將是發動機積極的響應。盡管大號渦輪會產生短暫的動力延遲,但奧迪TTS兇狠的加速節奏絕不會被打亂。
這款代號為EA113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輔以6速S Tronic雙離合變速器的性格,在2500rpm前后所呈現的性格判若兩人。在此之前,它就像一個好好先生,內心強大的怨氣似乎都積攢在尾部,低沉、時斷時續的“砰砰”聲如鯁在喉;轉速跨越2500rpm的分水嶺,突如其來的推背感將奧迪TTS帶入另一個境界。事實上,(2500-5000)rpm才是奧迪TTS最好的宣泄區間,此時,350N·m的最大扭矩所帶來的酣暢淋漓的加速感會始終從四周向駕駛員逼近。當車速超過高速法規上限,奧迪TTS后面漂亮的尾翼就會張開。一方面大大增強了車輛高速行駛的穩定性,同時也在提醒興頭正酣的駕駛者:該收手了。
在即將駛離高速公路的關頭,我正是用以上方式好好款待了此前郁郁不得志的奧迪TTS。顯然,前方許多不知就里的車輛被這股突如其來的橙色旋風嚇得不輕,紛紛讓出道路以示敬意。
挑戰“發卡”
駛離高速公路,經過短暫的休整,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TTS的轉向是否像它的加速一樣令人激動。我們已經到了山腳下,那里一段短暫但刺激無比的“發卡彎”。在旅游淡季,這里人煙稀少,正好適合我們的測試與拍照工作。
與普通版奧迪TT相比,奧迪TTS的一項秘密武器就是在PQ35平臺標準的前麥弗遜、后四連桿懸掛的基礎上加入了電磁減震技術。這套系統的應用原理講起來很學術,但簡單而言,就是通過電流的改變來調整懸掛阻尼的性能。奧迪TTS擁有兩種模式可選,即普通模式和運動模式。在此前的高速行進中,車輛的懸掛盡管始終處于普通模式,但底盤的硬朗已經超乎我的想象,對待顛簸路面的態度就如同它在高速行進時的態度,直接,不容分說。至于接下來的運動模式,帶給我的則是更加直接與犀利的操控體驗。配合上奧迪quattro四驅系統,非常符合科技奧迪的定義。純粹,但一切都盡在掌控的矯健,是過彎的穩健和駛離圓心時瞬間爆發的強大扭力。
文章進行到這里,我始終未提及奧迪TTS的舒適性配置。的確,對于一款指導價逼近70萬元大關的車型來說,奧迪TTS顯得很另類。機箱蓋下方不見用以降低噪音的隔音棉,或許會令許多圖于奧迪TTS炫酷表面的人士大為光火。而且,使用手冊上標注的12具BOSE揚聲器的音響系統始終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好吧,我勉強承認自己不識貨,但比起銷魂的排氣聲浪,我實在沒什么可抱怨的。
記者有話說
作為TT家族目前引入國內的最強型號,奧迪TTS的出現改變了此前家族過于陰柔的氣質。當然,奧迪TTS的首要著力點并不是浮于表象的特殊處理,性能的大幅提升才是它持續大熱的關鍵所在。不過對于一些喜愛冒險的玩家來說,quattro四驅系統與電磁懸掛、ESP系統與寬大的245輪胎,讓奧迪TTS表現得過于穩健,就如同我們在山路的測試一樣。純粹,但一切都盡在掌控。但無論怎樣,比起同級別的競爭對手,奧迪TTS在性能上絕不落下風,且性價比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