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峰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近日發布,據悉,《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已經列入國務院立法計劃,今年將要出臺。《中國汽車市場》聯合騰訊汽車頻道針對該“征求意見稿”的部分內容進行了網友意見調查。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參與調查的網友對“征求意見稿”沒有深入看法,甚至知之甚少;且有近半數參與調查的網友認為短時間內很難正式頒布。而“召回管理條例”直接關系到汽車消費者的利益,該條例的立法過程,最需要廣大消費者參與其中,也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條例”早日頒布。
網友態度消極 對自主品牌恨鐵不成鋼
對“征求意見稿”了解不多 信心不足
在“您是否聽說過或關注過‘征求意見稿”一問中,僅有7.39%的網友表示“很了解,有一些看法”,而不了解的占33.24%,只是“聽說過”的達59.36%。可見消費者對“征求意見稿”的參與熱情并不高。
而另一問“您認為汽車召回條例是否能在重重阻撓之下正式頒布”中,認為短時間內不太可能的網友近半數,另近四成網友認為“不好說”,可見眾網友對“條例”立法信心不足。
對執行機關缺乏信任 懷疑執行力
調查還涉及“征求意見稿”的一些亮點和問題。如“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投訴汽車產品的缺陷。”然而結果并不樂觀,77.75%的網友認為“投訴渠道未必順暢,投訴可能很困難。”認為“成功機會很大”的網友僅有6.91%。
標準及補償不明確 有待細則出臺
“征求意見稿”的另一亮點:危害人體健康的也屬于召回范圍,也有大部分網友表示不理解,在沒有細則標準的情況下,他們無法確定哪些情況可以歸入“危害人體健康”的范圍內。
對于“征求意見稿”的不足,最強烈的呼聲是“并未涉及對消費者的補償”,超過四成網友選擇此項。另有近四成網友認為“處罰力度仍然不夠。”
網友寬容對待召回 對拒不召回恨之入骨
在“對被召回的車輛和企業看法”一問中,絕大多數網友表達了理解和寬容,79.45%的網友選擇了“任何產品都不能避免出問題,廠家積極解決就好。”
相反,對責令召回拒不召回的企業,89.39%的網友認為由擬罰50%貨款降至擬罰10%,不合理,比例偏低,這些網友選擇“沒有責任感的企業沒有資格生存”。
對自主品牌有期待、有信任
汽車召回條例一旦正式頒布,自主品牌可能面臨大范圍強制召回,對此近六成網友認為自主品牌應該走出溫室,接受市場考驗,既能看出消費者對自主品牌充滿期待,也能看出有恨鐵不成剛的心理。另有三成以上網友對優秀自主品牌充滿信任,認為召回有利于優秀的自主品牌脫穎而出,形成品牌價值。
tips
召回關系到每一個汽車消費者的利益,甚至關系全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與健康。正如本文的標題:召回需要您的參與!集思廣益,提出您的意見吧!
對《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出修改意見的方式:
一、登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過網站首頁左側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二、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郵政編碼:100035),并請在信封上注明“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字樣。
三、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qxqc@chinalaw.gov.cn
截止日期:2012年3月4日前。
消費者的信
顧鵬
職業:白領
公司:深圳市某電子科技公司
我在5月初買了一輛自主品牌的家轎,開了兩個星期發現空調有異響,還伴有空調顯示器面板閃屏,后來上網一查才發現這款車有一批次的空調蒸發器有問題,但是車企并沒有因此而召回這批汽車,于是我到4S店去找到售后,上車一聽故障聲音,二話沒說就答應更換新的空調蒸發箱總承,4S店說是CD機程序和空調程序有沖突,解決空調閃屏要升級CD機。眼看自己的新車被拆得亂七八糟心里那個痛啊!想想我還真后悔買國貨,辛苦攢點錢買輛車不容易,懷著80后愛國的心買了一輛國產自主品牌的車居然落的如此下場。
后來我和修車師傅聊了一下,師傅說店里換這車的空調蒸發器已經不下100輛了。我才知道這不是偶然現象,但是該車企居然不召回此批次的車,這樣的服務態度和產品質量也能成為中國汽車業的龍頭企業,可悲啊!后面第二個星期又更換副駕駛安全氣囊,一個半月后的首保又發現后減震器漏油,右后減震更換,左后減震4S店說是漏油范圍合理不予更換。我就搞不明白,漏油就是不行了,還有分合不合理?
我覺得近期頒布“召回條例”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我們消費者都希望頒布召回條例,這對于自主品牌也是必須的。每個國家都有能讓人自豪的汽車品牌,但是我們的品牌卻總是進口車換個殼,而且質量嚴重不過關。也許召回會打擊很多企業,但總要有一個陣痛期!
★ 亮點一 避免了無法維修的技術問題導致消費者損失。
“征求意見稿”第三條規定,召回的含義包括更換、退貨等措施。
★ 亮點二 單一執行部門避免了多部門推諉責任。
第四條明確了監管部門為國務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
★ 亮點三 擴大了監督主體。
第九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向國務院質檢部門投訴汽車產品可能存在的缺陷。
★ 亮點四 明確了車企責任。
第十條規定生產者應當主動收集汽車產品質量信息,使其生產的汽車產品具有可追溯性,能夠通過標識和記錄,確定汽車產品的召回范圍。
★ 亮點五 明確了銷售商在召回過程中的責任。
第十二條規定經營者獲知汽車產品存在缺陷的,應當立即停止銷售、租賃、使用,并協助生產者實施召回。
★ 亮點六 限定了召回的時間,避免企業拖延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
第十三條規定生產者獲知汽車產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應當立即組織調查分析,并自調查分析結束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國務院質檢部門報告。
生產者確認汽車產品存在缺陷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進口存在缺陷的汽車產品,并實施召回。
★ 亮點七 進一步明確了監管部門主動監管的責任。
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務院質檢部門應當采取技術評估等措施加強對召回過程的監督,發現召回范圍、消除缺陷的方式等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應當依法處理。
★ 亮點八 比罰款更嚴厲的懲戒措施。
第二十三條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生產者、經營者不配合質檢部門缺陷調查情節嚴重的,由許可機關吊銷有關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