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讀者:最近總是接到車險推銷電話,一過年又要車險續保了,真的是很頭疼。如何續保能夠既實用又省錢呢?
主持人:
1、理賠記錄決定保費優惠
車主的理賠次數、金額將決定來年車險續保的優惠程度。
2、應調整投保險種
把每年的投保當作對保單的重新核查,看一下需要增加或減去哪些險種。有些險種是有投保年限的,比如劃痕險,有些保險公司規定三年以內車齡才能購買,有些保險公司則會放寬到五年。對于新車車主而言,購買劃痕險還是相當有必要的,如果新車并未購買劃痕險,在限制車齡的最后一年購買劃痕險也很劃算。因為在處理新劃痕的同時,車廠也可以將舊劃痕一起解決掉。
3、選擇合適時機續保
由于每年保險的費率和條款都可能調整,所以提前買保險未必更便宜優惠。車主不妨多對比幾家保險公司,再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但是對于車險即將到期的車主來說,續保的時間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等到上期保單結束的當天才續保,可能就會出現保險空檔期,這期間車輛出險就只能自掏腰包了。
4、因車而異,注意保險細節
針對不同檔次車型選擇不同品種的車險是最明智的選擇。比如,高檔車最好選擇“指定專修”險種;根據車輛新舊程度選擇險種也很關鍵,如果是新車的話最好要買一些盜搶險、車損險、劃痕險等;而對于車齡較長的車輛來說,則要考慮自燃險等。
5、曾因某類事故出險應換公司
一些玻璃險等商業車險,很多保險公司尚未形成數據共享,多次出險的車主可以考慮選擇更換保險公司,以避免保費上浮。
6、電話投保更實惠
電話車險是近幾年興起的,比常規的投保方式優惠幅度要大一些,手續也更簡潔。
微博看天下
英國著名汽車節目《Top Gear》來到中國,開始了他們以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為主題的節目錄制。主持人Jeremy Clarkson與James May對多款中國生產的自主品牌轎車進行了“測試”,其中包括廣汽傳棋、榮威350、江淮賓悅以及……力帆單缸三輪摩托車。是幽默還是諷刺?但起碼都是事實。
頓吉-正男:作為一個國內的汽車人(雖然我不知道我們這種工種是否算是),看完這集節目,我很傷心。中國汽車市場的假貨現象,自欺欺人的安全測試,落后技術的所謂自主品牌,甚至讓人有點無地自容。希望真如他們最后所說,過去5年,我們有了很大的進步,5年后,我們會更好。
Ben_RR:Top Gear第一次有中國地道文化的加入,看完后各種無語。不過就目前來講,中國汽車行業確實需要這種外媒的“地道”分析、這種客觀理性的對待。現在全中國每2.3秒就有一人新購入一輛汽車的速度來計算確實驚人,但希望發展還是能注重質量減少抄襲。
呂航_Allen(溫福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顧問):TOP GEAR說話永遠這么酸……勞斯萊斯,賓利,MINI,捷豹,MG都不是英國國籍了,連蓮花也是馬拉西亞控股,自己汽車工業快都被中國印度吃光了還這兒大言不慚,就剩一家賣的還行的,還是OPEL換個標,以為叫VAUXHALL就是英國車了?!
劉汨春_Patrick(Oracle Fusion Middleware中國區咨詢總監):看看英國的汽車節目Top Gear做的中國汽車專輯,從4分10秒開始兩位英國紳士就開始惡心中國汽車,反正做車的是小偷和騙子,開車都是暴力狂,真實反應了歐洲的心態。不過可悲的是,他們說的基本事實都沒錯。
NB小胖哥哥(星期8俱樂部負責人施志宏):模仿在中國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學習方式,小時候學寫毛筆字誰不是一筆一劃地模仿著前人的筆跡?最后我們還不是出了那么多鼎鼎大名的書法家?起步得晚不代表發展得差啊!傳祺出場很搞笑,廣汽老總估計看了會吐血!一個沒有版權意識的國度談這個……笑死我了!
何軍(廣州新快報高級記者,《汽車測評周刊》車輛測試總監):對《TOP GEAR》忍許久,混10年,雖不大家但亦小酌:涉及中國的部分只是不到X%品牌,在寒冬灰暗北京798掛著幾個赤色紅旗取景。文革后才30年,講工業的精細化終端集成產品(汽車)顯然不靠譜,你們已經走了300年吶!如同去新疆說海鮮做的不好吃,來廣東說烤羊味道不正宗?既然出生在中國,這話還是要說。
Aeolus:仿佛一個學生為了考滿分而作弊,被發現后連證明自己能考及格的機會都沒有了。中國汽車好嗎?有多好?這一點已經被TOP GEAR尖酸地嘲諷過了。中國汽車差嗎?有多差?在若干商業測評被無情地揭露之后,我們甚至連“我們沒有這么差”的證據都沒有。
是粗陋的標準害了國產汽車,如果說十年前國產汽車還經不起任何風浪,那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嗎?我們還要等多少個十年?我們首先需要一套嚴格的標準,否則永遠不會發現自己的分量有多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