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湖南、陜西等地不同程度地發生了地面沉降。據統計目前我國出現地面沉降的城市達50余個,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等20個省區市。長三角地區、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災區。
地面沉降主要是指由于大量開采地下水和礦產導致的地面沉降,與建筑施工中發生的沉降有所區別。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專家裴曉
50多個大城市正在出現地面沉降的原因是大量人口聚集在大城市,抽取了太多的地下水。但是,大城市可以通過大型引水工程來回灌地下水,形成地面反彈。真正危險的是抽水引水過度的貧窮農業區,他們的沉降無人關心。
——國土資源部某官員
地下含水層中的水被抽掉后,地面壓縮就會帶動地層發生水平移動、變動、傾斜等現象,當這些力量超過建筑物所能承受的能力時,就會發生地陷、裂縫和傾斜。
——山東科技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副院長姜巖
一邊以巨大的投入在建設摩天大樓,加重地面沉降;一邊又以巨額的投入來防治沉降帶來的災害。一邊是不知節制的粗放發展:一邊又是杯水車薪的修復彌補……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矛盾面孔,這樣的發展必然是危險且不可持續的。
——《中國經營報》
僅華北平原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已達404.4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達2923.86億元,累計損失高達3328.28億元——這相當于上海市2011年全年GDP的1/61
——中國地質調查局
地面沉降還可能帶來海水倒灌,隱患巨大。這點,去年肆虐曼谷多月的特大洪災即是例證。
——網友
地面沉降危機。始作俑者還是各地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如果GDP至上的發展觀不能糾正,地方就很難有動力去關注并解決地下危機。
——網友
即便GDP再壯觀、地上高樓大廈再漂亮,地面沉降愈演愈烈甚至“沉沒入海”,再風光的地上成就也只是虛無的好夢一場。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