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波
實踐證明,只有真正了解疲勞產生的生理變化特征,準確地了解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疲勞產生的部位和原因,制定行之有效、正確地選擇消除疲勞的方法,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才能夠經常不斷地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運動性疲勞;癥狀恢復
疲勞是機體生理過程不能持續(xù)其機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因此,疲勞是指有機體的工作能力逐漸減弱而言。它不等于體力的衰竭,而是要防止衰竭的警告,是有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反應。疲勞可分為:肌肉疲勞與精神疲勞;局部疲勞與全身疲勞;急性疲勞與慢性疲勞;生理性疲勞與病理性疲勞四種。疲勞的主要癥狀表現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障礙,理解、推理困難,腦力活動遲鈍、不準確等。
1.疲勞產生的原因
能源物質耗竭學說。即在運動過程中,由于ATP、CP和糖等能源物質的大量消耗,致使機體能源短缺,工作能力下降,表現為疲勞。
ATP、CP與疲勞。ATP是肌肉內收縮的直接能源,CP是合成ATP的直接原料。大量的實驗結果說明CP是短時間大強度運動肌肉疲勞的重要因素,而提示ATP的影響不大,但有人研究證明短時間大強度運動疲勞時肌肉中ATP與CP的大量消耗是肌肉疲勞和中樞疲勞的重要因素。所以,目前對ATP與CP在疲勞中的重要看法有異處,還需要大量研究來觀察。
糖與疲勞。長時間運動疲勞主要是與糖的耗損有關。糖是運動時的重要能源,在體內主要以肌糖元、肝糖元和血糖的形式存在。當肌糖元被大量消耗時,運動能力就下降,表現為疲勞。在長時間運動中,肌肉內不僅消耗肌糖元,而且大量攝取血糖,攝取能力大于肝糖元分解入血的能力,因而引起血糖降低。有許多學者認為,低血糖會引起全身性疲勞,特別是引起依靠糖供能的中樞神經系統疲勞。
代謝產物堆積學說。即在運動過程中,機體由于代謝加強而堆積了許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等,導致其工作能力下降,表現為疲勞。大部分學者通過研究認為,乳酸堆積直接或間接引起肌肉機能下降,主要是通過乳酸分子上的H+起作用,方使機體產生疲勞的乳酸的堆積,造成PH下降是引起疲勞的主要原因。
肌肉中生成的氨可提高P酸,使糖激酶活性升高,促進糖酵解,還會抑制線粒體呼吸,所以它將導致乳酸增多和PH值下降,進而發(fā)生肌肉收縮能力的衰竭。
內環(huán)境平衡失調學說。即在運動過程中,由于機體滲透壓、離子分布、水份、溫度等內環(huán)境條件產生巨大變化,平衡失調,致使工作能力下降,表現為疲勞。內環(huán)境平衡失調,一般都伴隨著能源物質代謝,廢物堆積而發(fā)生,長時間較大強度運動尤其如此。
神經系統影響學說。人的大腦神經中樞是人體從事工作的指揮部,由神經細胞從事繁重的工作,所以對血液供應及氧的供應要求較高,從心臟流出的血液約有16%要供給腦細胞使用。對青年人來說,大腦用氧量要占去全身耗氧量的30~55%,特別是長時間的運動,大量的血液流入到肌肉,大腦的供血量就相應地減少,從而使大腦神經細胞的供氧量暫時不足,造成工作能力下降,產生疲勞之感。
2.消除疲勞的方法
判斷疲勞的方法有:形態(tài)變化測定法,肌力測定法,神經系統機能測定法,感覺機能測定法,循環(huán)機能測定法,唾液PH變化測定法和心理測定法。在科學儀器的測試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觀察法的應用比較普遍。觀察法是指認真觀察隊員在訓練中的表現及教練的主觀感覺,應按具體情況進行綜合測試。
活動性休息。休息時,體內進行恢復過程,疲勞慢慢消除,用變換肌肉運動,作為活動性休息的手段,對消除疲勞是非常有益的。經科學測試表明,以輕松的動力性負荷為恢復手段時,肌肉中血乳酸消除能力比運用靜止休息方式恢復時快三倍。在疲勞后變換運動練習或做些輕松動作,均可達到活動性休息的目的。
整理活動。整理活動是清除疲勞,促進體力恢復的一種良好方法。在運動后做整理運動,可使人體更好地由緊張狀態(tài)過渡到安靜狀態(tài)。事實上,運動時所發(fā)生的生理變化,并不是隨運動的停止而同時消失的。做輕微的整理活動有助于氧債的償還和使高水準的血乳酸迅速下降。整理活動包含一些呼吸運動和緩慢柔和的全身性活動,量不宜大,逐漸由大到小,盡量使肌肉,尤其是主動肌肉放松下來,這樣有利于消除或減輕疲勞。
營養(yǎng)因素。運動時消耗的能量物質,要由安靜飲食中的營養(yǎng)來補充,安排好膳食有助于恢復,應注意首選下列食物。高蛋白的食品:如豆腐、牛羊奶、蛋類、牛羊肉、豬肉、家禽肉、魚類等,這些高蛋白食品能及時補充人體所消耗的熱量,從而促進消除人體的疲勞感;堿性食物:有些蔬菜,水果屬于堿性食物。如香蕉、黃瓜、茄子,對消除人體疲勞具有顯著功效。堿性食物具有能調節(jié)人體新陳代謝平衡人體內酸性偏高的狀態(tài)有很好的功能。
維生素族類及富含維生素食品:維生素對維持人體新陳代謝,排除代謝廢物均有妙處。維生素B族群及維生素C等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基本維生索。它們能盡快地消除人體內積存的代謝產物,使人體重新充滿活力。維生素E已被人們認為是抗衰老、消除疲勞的良藥。因此,多食豆類、瓜類、胡蘿卜、動物肝臟及雜糧,及時從中獲得多種維生素,適當調整飲食對消除疲勞有明顯效果。夏天出汗多的情況下,還應及時補充鹽和糖份以補充能量。
中草藥和茶。中藥中的人參、黨參、三七、靈芝、五味子、枸杞子、銀耳、麥冬、阿膠、花粉等,具有固本扶陽、補氣生精、活血祛淤等功效,從而能改善人體神經系統的功能,增強人體的活力,消除疲勞。茶是中國的古老飲料,茶中含有豐富的生物堿及咖啡因,并有維生素C及其他營養(yǎng)成分。飲用后有解除疲乏的奇妙效益。
氣功與按摩術。氣功是我國的文化魂寶,自古以來在防治疾病,健身益壽方面對人們作出了貢獻。運動員常練氣功有助于在運動比賽時,能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競技狀態(tài),有利于創(chuàng)造好成績,運用氣功對人體進行調節(jié),能夠促使及時恢復體力。通過醫(yī)學按摩術,采用推拿、穴位按摩、點穴以及水按摩等方法,能夠對消除疲勞,促進工作能力提高上有十分顯著的效果。
物理方法。運動后洗熱水澡,使肌肉放松,由于大腦受到溫水的刺激,皮膚肌肉的毛細血管擴張變粗,血液循環(huán)加快,積聚在肌肉中的乳酸和其他廢物便會很快排除,使疲勞消失。睡眠使大腦皮質由興奮轉為抑制,新陳代謝緩慢,肌肉處于松弛狀態(tài),使全身絕大多數器官得到休息。另外聽輕松悅耳的音樂也能加速疲勞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