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宇坤
項目介紹
2009年,江西省審計廳對某市2007、2008年度財政預決算級次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審計重點主要是預決算級次管理是否嚴格規范,稅收征收、減免、管理、稽查是否按稅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預決算級次進行。其中對非稅收入重點審查的是有無重大資金應納未納入預算、基金管理,造成體外循環;是否嚴格按預決算級次進行管理,按規定比例上繳上級財政和主管部門的資金是否及時、足額上繳;支出有無嚴重的違法亂紀行為等,同時要求加大對相關單位的延伸審計力度。審計人員通過審閱財政預算外收入專戶,對具體的財務和業務數據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對比分析,發現和揭露了一起某市水務局為達到少繳省級收入之目的,提供虛假的財務和業務數據,偽造、篡改河道采砂權拍賣合同的違規事實。
一、確定重點,投石問路
根據審計實施方案要求,該次審計以市政府財政和部門單位的財政收支預決算級次管理為龍頭,以財政收支預決算分配編制管理為基礎,以大額財政資金使用流向為主線,因此省級參與分成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就成為了審計重點之一。由于某市河道資源豐富,傳統的河道采砂業比較發達,隨著2006年《江西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的出臺,對河道采砂業的管理日益規范,河道砂石資源費和河砂開采權出讓費的征收力度因此明顯加大,通過公開招標、拍賣等公平競爭的方式,出讓河道采砂許可權的形式因此也就全面逐步推開。因此負責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該市水務局也就成為了本次延伸審計的重點部門。而據該市財政賬目反映,市水務局收取的規費數據比較粗略,無法分清哪些是河砂開采權出讓費、哪些是河道砂石資源費;哪些是省管河道收費、哪些是市管河道收費;哪些是市本級收費,哪些是縣區上解收入。而來源的不同,省級參與分成的比例是不同的,不能明確區分來源,就不能得出應繳省級收入的準確數據。審計人員遂要求該水務局提供兩項收費的明細表、業務臺賬及河道采砂權出讓合同。經再三催促,財務人員提供了明細表及4份出讓合同,但未能提供業務臺賬。理由是該局業務部門未作臺賬,至于財政部門數據與合同金額的差額,該局財務人員的解釋是此系各縣上解市級的分成款,與省級收入無關。審計人員通過對比發現,從其提供的省管河道采砂權的拍賣合同看,拍賣款數額遠不及鄰市的拍賣價款。至此產生兩點疑問:一是因為市級要參與市管河道收費的分成,業務部門、財務部門不可能不掌握全市的此兩項收費的臺賬,不提供臺賬,必有“貓膩”;二是所提供合同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二、順藤摸瓜,初現端倪
疑問客觀存在,但要通過該市財政部門與水務局所提供賬目的“死”數據是找不出答案的。接下來,在選取延伸審計的縣區名單時,審計人員決定對實施省管河道采砂權拍賣的兩縣進行重點審計。由于在對市水務局審計時,審計人員已發現該局財務人員對審計意圖非常清楚,已經在回避關鍵問題,因此在對縣水利局延伸審計時,第一時間就找到業務人員要求提供拍賣、出讓合同和業務臺賬,從而了解河道采砂權拍賣的程序及該市此項工作的實際操作流程。通過對比市縣兩局各自提供的合同,發現河道的標段號被篡改,還有4份合同被隱瞞不報。既然抽取的兩個縣就發現有假,那么到底假了多少?逐個縣延伸審計,耗費人力、物力和時間,不是明智之舉,同時既然已經在這兩個縣就發現了上下串通的跡象,其他縣也難保出現類似情況,造成對其他縣延伸審計的效果也難以保證,如何突破僵局,打開工作局面,審計人員就想到了有關業務人員所提到的拍賣流程,這應該是查明事實真相的一個有效切入點。
三、“水”落“實”出,真相大白
按照規定,該市省管、市管河道采砂權的拍賣,在操作過程中,無論涉及哪個縣(區)范圍的河道,均需通過市招投標交易中心具體實施。那么市招投標交易中心就肯定應該有全部的交易記錄。而這些交易記錄就是查明全部事實真相的關鍵。審計人員緊緊抓住這一龍頭線索,立即趕赴該市招投標交易中心進行調查取證,據該中心所提供兩年完整的交易明細臺賬反映,臺賬記載內容與原始出讓合同吻合一致,再通過核對該中心提供的業務數據與市水利局提供的種種資料,發現市水利局存在如下違規事實:首先是提供了1份虛假的收入明細表,其反映的出讓價款僅是實際數的20%;二是為了與虛假的收入明細表對應,又出爐了4份虛假的合同,篡改了標段號,改小合同金額;三是隱瞞了18份出讓合同。至此,某市水務局為了達到少繳省級收入的目的,提供虛假河道砂石資源費和河砂開采權出讓費的財務及業務數據,偽造相關業務資料的違規事實宣告查實。該市水務局得知審計人員掌握了其違規證據后,立即于次日主動將少繳省財政的規費足額繳納到位。
體會與思考
通過審計實踐,我們發現對業務數據的分析和比對顯得越來越重要。財務數據是一個個硬梆梆的字符,不夠生動、鮮活,難以全面真實反映情況。而要徹底查清事實真相就必須追根溯源,從業務數據入手開展工作。但是各部門的業務活動又是多種多樣,復雜多變的,作為外行很難抓住其特點與要害,有時我們的一些合理懷疑,被貌似有理的解釋一帶而過,如果了解業務流程,質疑就可以在業務數據中得到求證。審計人員只有憑借縝密的思維、經驗的積累和科學有效的方法,才有可能抓住蛛絲馬跡,順藤摸瓜,窮本清源。因此熟悉業務活動的各項流程,進一步掌握業務數據,就能夠少走很多的彎路,就能夠“慧眼”識破綻,擁有更好的視角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作者單位:江西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