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雪花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36-01
新版《課標》指出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已經和正在提出各種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能力。依托語文教材,創建口語交際的環境是進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基礎。整合教材資源,構建有效的對話教學,筆者以一年級口語交際為例,初探低年級口語交際課的教學。
一、滿目繁花歸一處——口語交際話題的提煉
1.研讀教材
解讀一年級的教材就會發現跟隨季節的變化,課本上出現了很多相關的內容:課文、圖畫、兒歌、故事、歌曲等等,再進行梳理又會發現,這可以形成一個極好的口語交際系列,根據學生秋季入學的規律分別是秋、冬、春、夏。
2.整合設計
教學不是一條單一的線,它綜合了技能、情感、方法等等多種因素。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也呈現出螺旋上升的態勢,根據這樣的特點,我們預設以下幾個對話主題。
每一個季節對于學生來說都有各自不同的夢想,根據自然季節的變化設計這樣一組話題,引導學生感受四季不同的魅力。同時,緊密結合教材以單元為整體安排課文的特點,在教材安排的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重新梳理,形成一個縱向深入的系列,在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建構起關于四季的知識版塊,更體現出口語交際的趣味性和獨特見解參與生活現象的描述和評價,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的感受。
二、聆聽秋的呢喃——展開口語交際
“孩子們,老師先讓大家來欣賞一下秋”一張張圖片伴著緩緩的音樂慢慢展現,田野里一片豐收的景象,果園里到處是誘人的果實,滿目的菊花讓人應接不暇,還有那紅色的楓葉飄飄灑灑……
“這么美的秋光,你看到了什么呢?”孩子們用他們稚嫩的童音發自內心的贊嘆著, “(火紅)的(楓葉),(圓圓)的蘋果,(飽滿)的谷子,(飄舞)的落葉……”,孩子們的思維隨著秋姑娘到處游歷,語言在不經意間得到了訓練。
“這美麗的秋天的景色,不僅吸引了我們,還吸引了很多詩人呢!請看(播放動畫:山行)”,順勢引導,“秋姑娘看到小朋友們這么能干,還給小朋友們送來了一份禮物,快打開信封看看里面是什么?(寫著秋天的詩歌)”一個“詩歌朗誦會”,相信孩子們已在期盼了,相信,他們定會是一個個小詩人、小朗誦家。
“老師也忍不住贊嘆起這美麗的秋天了,老師最喜歡的是這秋天里的樹葉,看(課件:飛舞的秋葉)”,配樂師朗誦:《秋葉》,“這秋葉美嗎?我們班的小畫家們還畫下了這秋天里美麗的葉子呢??炷贸鲎约旱漠嫺勒f說,你畫了什么,它是怎么樣的,好嗎?”
孩子們很開心,話匣子完全打開了。此時,口語交際訓練落到了實處,不僅訓練了學生有條理地說好一段話,還為學生創設了交際的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交際情境中能因人而異,靈活運用,做到語言得體,體態大方。
三、隨風潛入夜——口語交際課后的思考
剛入學的孩子普遍存在著“不會說”“不敢說”“所說內容粗淺”等現象,需要我們遵循由易至難,由淺入深的規律,采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目的是要讓他們在會說、敢說的基礎上逐步向著規范、準確、有條理和有一定的文化底蘊等較高層次邁進,要求從“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逐漸提高為“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1.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在園地二口語交際課前學生先學了課文中的詩《畫》、《四季》和《秋葉飄飄》,于是我們的這一次口語交際就做了一些調整,整合生活資源,以“我愛金色的秋天”為主題展開。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爆F在的學生很少有出去秋游感受秋光的機會,所以秋的美麗很多孩子可能并沒有發現,為了讓孩子有一個直觀、形象的感受,我先調動孩子感官,讓學生欣賞秋天的美麗景色,豐收的田野、金色的果園、飛舞如蝶的樹葉,在孩子們的一聲聲贊嘆聲中,我知道孩子們已經沉浸在這片金色的秋光中了,為下面的口語交際奠定了基礎,此時在孩子們的腦海中“物”已經有了,要“言”還能難嗎?
2.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孩子們對秋的喜愛已經溢于言表,他們自己畫出來的秋葉已經不單單是“片片樹葉”了,“說秋葉”的環節讓我出乎意料,沒想到一年級的孩子能把這樹葉說成“蝴蝶、小鳥、一封封信”,雖然有些許稚嫩,但他們的想象已經開始馳騁在這片飄飄灑灑的秋葉,就像一個學生說的,“這是一場秋葉的雨”。我想這“雨”已經隨“風”潛入了吧。
縱觀整個活動,都以“秋天”為主題被串聯了起來,把我們的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直觀、形象的內容,讓孩子們“言之有物”,生動活潑的教法,使孩子們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說話訓練中去,積極的觀察、思考、想象。這樣他們才會“言之有情”,這樣他們的語言才會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