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2012-04-29 00:44:03汪玉奇余品華
鄱陽湖學刊 2012年6期
關鍵詞:自然界文明生態

汪玉奇 余品華

[摘 要]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戰略高度,向我國人民發出“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偉大號召。本文分兩部分:一、論述人類文明發展歷程,闡明黨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自覺認識和把握;二、從中國道路的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等三方面,論述“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中國分類號]D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848(2012)06-0005-10

[作者簡介]汪玉奇(1953—),男,江西上饒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首席研究員,主要從事經濟學研究;余品華(1935—),女,湖北黃梅人,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Title: Heading for the New Era of Socialist Eco-civilization

Author: Wang Yuqi & Yu Pinhua

Abstract: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raised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strategic height, calling on Chinese people to “head for the new era of socialist eco-civilizat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1. expou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clarifying that strengthening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raised by the CPC is conscious cognition and grasp of law of 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2. expounding on the great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head for the new era of socialist eco-civil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Road, superiority of socialist system and the nature of the CPC.

Key words: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new era of socialist eco-civilization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十二大部分的一個主要部分,獨立成篇,作了極為重要的強調;對生態文明理念,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實質、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作了全面論述;特別是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不僅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一起,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位一體”的總布局,而且把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與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并列,作為達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總目標的不可或缺的內容和途徑,這是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概括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突破和進展,有十分重大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報告更發出“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響亮號召,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震撼和反響。

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自覺認識和深度把握

馬克思主義認為,“文明”是相對“野蠻”而言的。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征和標志。漢語“文明”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中,曰“見龍在田,天下文明”。一般認為,人類文明的出現主要以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和國家制度的建立為依歸,其中城市出現作為文明的發源地又最為重要,而中央集權的出現,是文明存在的起點。

文明、文化是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產物。文明的主體是人,對象是自然界客體。馬克思說:“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從與自然界渾然不分,到把自己作為主體與自然界客體相分離、相區別,產生自我意識;從順應、敬畏、崇拜和依附自然,到支配、征服和駕駛自然,是文化、文明的發端和發展過程。馬克思指出,文明就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或外化。人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中,才真正證明自己的社會性的類存在本質,證明自己是具有能動性的能進行生產活動的類存在物。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人的作品和人的現實。恩格斯也說:“只有人才給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記。”②“文明時代是學會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的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迄今人類文明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石器時代人們依靠集體力量簡單采集、漁獵而生存的原始文明,到以使用鐵器從而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出現質的飛躍的農業文明,再到以蒸汽機等機器生產肇始的英國工業革命開啟的工業文明,人與自然的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三百多年的工業文明以人類征服自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特征,人類征服自然達到了空前地步。人類改造自然客觀世界的物質成果,使人們的物質生產空前進步、物質生活空前改善,而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也臻于歷史的極致。這樣,工業文明就滋長起一種征服自然、統治自然、隨心所欲對待自然的錯誤理念,以為人是萬物的主宰,人對自然可以為所欲為,自然是人類索取的無限資源,可滿足人類發展的無窮需求。

但是由于人依附于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物質與意識、人性與生態性的關系,并不是外在的、絕對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即相互依存、互為前提、互為因果、和諧共處的共生關系。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兩者并不存在統治與被統治、征服與被征服的博弈游戲。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對人的優先存在地位,認為自然界規定和制約著人的生存發展。馬克思指出:一個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沒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參加自然界的生活。自然界同人是統一的。“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③這就是說,人不過是有機的自然,而自然不過是無機的人體。人是自然進化的產物。歷史可以從兩方面來考察,可以把它劃分為自然史和人類史,但這兩方面是密切相聯、相互制約的。恩格斯也指出:“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屬于自然,存在于自然界,我們對自然的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它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①由此可見,一百多年前他們的一系列論述,就已蘊含著改善與優化人與自然關系、形成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新理念的天才萌芽和基本原理。

不尊重、不順應、不保護自然,自然本身的自在自為的客觀規律必然要物極必反、報復人類。早在1876年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就指出:“但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每一次勝利,起初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往后再往后都發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最初的結果又消除了。”②歷史證明,世界工業化進程使征服自然的文明達到極致,工業文明在取得人類改造自然的輝煌勝利的同時,其弊端也不斷顯現。自然界不僅已無法滿足人類工業化的無盡索求,而且生態災難頻現。面對20世紀70年代后各種全球性問題加劇,特別是“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全球嚴峻形勢,人們不能不深刻反思工業文明的利弊得失,反思人與自然究應如何相處這一根本問題。一系列全球性生態危機如石油等資源開發殆盡、碳排放引起的大氣變暖帶來的種種生態災難以及海洋陸地污染嚴重等現象,都表明人與自然的關系已出現嚴重不協調,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地球再也無力支持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需要開創一個新的文明形態來延續人類的生存,這就是“生態文明”。

全球生態危機的出現,是生態文明建設提上日程的最根本原因。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開始了有關“增長的極限”的討論。1972年聯合國召開了第一次“人類與環境會議”,并于1983年成立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1992年該委員會更通過了面向21世紀的《21世紀議程》。2012年,聯合國又召開了可持續發展大會,通過了《我們憧憬的未來》的宣言。自然與社會環境與人類發展的關系如何,今天已成為人類關注的焦點。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逐步脫穎而出,深入人心,成為時代的主流。各種環保運動應運而生,西方還出現了綠黨之類的政黨組織。

在這種歷史大背景下,中國共產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站在開創世界文明發展新形態的前沿,及時提出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新理念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戰略思想及措施。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就把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九五”計劃決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十五”計劃提出了碳污染物減少的指標。2002年甫一進入新世紀,黨的十六大立即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及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戰略思想。十六屆五中全會又把節約資源也作為基本國策。2007年十七大更進一步提出了“生態文明”概念。接著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開始進行戰略部署。2012年7月23日胡錦濤在省部級學習班講話中,第一次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一起列為五位一體建設的內容。黨的十八大更是將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布局,表明我們黨對生態文明認識的飛躍。由此可見,從黨的十三大提出“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兩位一體”,到十六大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三位一體”,再到十七大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直到這次十八大提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表明我們黨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世界現代化發展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尤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是一步步走向深化的。

中國共產黨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既是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經驗的結果,深刻總結國外工業化、現代化正反面經驗的結果,也是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的結果。進入21世紀,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都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經過多年工業化、城鎮化的努力,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進入工業化中后期,經濟規模和人民生活都處在歷史空前水平。中國崛起已成為21世紀不爭的事實,成為人類當代史上最令人矚目的重大事件。但是中國的工業化在取得驕人業績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問題,這就是十八大指出的“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這種嚴峻形勢的出現,除了因為我國人口多、底子薄、資源有限和必須加快工業化發展帶來人與自然的基本矛盾更加集中彰顯外,應當說也與迄今我們的工業化基本遵循的仍是傳統工業化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不協調的增長方式,基本走的仍是過去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業化老路不無關系。不僅中國如此,今天其他新興國家也都是如此。不過,今天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已經審時度勢,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決心順歷史潮流而動,滿懷激情地率先莊嚴宣布:中國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這就將引領人類文明新時代到來的歷史重任,勇敢地擔在了自己的肩上。

二、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飛躍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是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大計,也是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的巨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響亮提出“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口號,意義非常重大。它向世人昭示:

(一)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它將領先開啟人類生態文明新時代。

“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豐富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內涵,提供了一個供世界借鑒的現代化新模式、一個人類發展的新模式。

近年來,關于“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爭論不絕于耳,已成為世界熱議的焦點。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一步作了全面概括和總結,除明確這一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外,而且突出它是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為基本內涵、內容,達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目的。這五個方面的建設都為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所獨有,有別于其他任何現代化模式,堪稱其特色和特征。

十八大新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也明確將“生態文明建設”和“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寫入黨章。這條“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正是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總布局的、不同于舊型的工業化道路。它與原有工業化道路的重大區別之一,就在于高度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進一步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內涵突出出來,這是因為:

1.中國作為一個十三億多人口的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怎樣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實現怎樣的工業化、現代化,這是這一道路、模式所必須破解的難題,也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壯舉。西方以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為標榜的工業化、現代化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費、高能耗、不計生態成本的增長方式。它在國內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向外擴張,掠奪資源,并將國內生態危機和生態風險向國外發展中國家轉移。中國照抄西方這種工業化模式,連西方有識之士也認為行不通。如曾于20世紀70年代率先提出環境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美國生態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在其2002年出版的《生態經濟——有利于地球的經濟構想》一書中,就談到“中國的啟示”,認為“中國的經驗清楚地表明,西方的工業化發展模式對中國來說將是不適用的。”①不僅對中國不適用,對也有10億多人口的印度以及發展中世界的另外那幾十億人也同樣不適用。而在一個日益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中,這一發展模式最終對發達國家也必然不適用。他指出,譬如說,如果有朝一日中國的每個家庭都擁有一部甚至兩部汽車,就像今天的美國那樣,那么中國每一天就將需要石油8000萬桶,比全世界石油日總產量還要大;而為了提供所需要的道路和停車場,就要占用1600萬公頃的土地,“相當于中國稻田面積的一半”。因此,“中國需要采取新的做法”。他認為:“中國在顯示,世界不能長久地沿著現行的經濟軌道發展。它揭示了調整經濟,建設一個為地球而設計的新經濟的緊迫性。”②他稱贊中國注重生態經濟的做法,指出中國為遏制氣候變化而積極采取的行動,“已經躋身于世界前列。在過去的這幾年間,中國實際上已經減少了碳的排放量。在其經濟以7%的年增長率而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將碳的排放量降了下來,這給全世界提供了一個范例,實在值得人們學習。”“中國還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們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和水利資源盡可能提高其糧食產量的”。因此,“令人振奮的是,我們現在就可瞥見這種新經濟的樣子了。”③他說,將西方上百年,幾十年“才可取得的進展在一、二十年內得以實現,中國現在正以自己的經歷在告誡世人:西方的工業發展模式對全世界都將是不適用的”,“我們必須架構一種與地球保持和諧關系的經濟,而不是架構像現在這種跟地球處于對立狀態的經濟”。④

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的戰略方針,已引起全世界極大關注。美國《全球主義者》在線雜志在十八大閉幕后刊登約翰·馬修斯的《綠色中國:一個供世界借鑒的模式》一文,贊嘆“在將綠色發展從一個新奇理念上升到全球競爭的新興產業方面,中國扮演著引領變革的角色”,“中國的綠色發展模式因此成為目前應對全球變暖威脅的最佳方式,鑒于《京都議定書》等旨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努力未能取得預期效果,中國模式的意義便更加凸顯。”⑤英國《金融時報》2012年11月25日也報導說:“綠色革命成為北京政綱條目”,認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全球意義。”⑥

2.中國道路、中國模式具有“生態文明”的內涵和特征,與繼承、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分不開。正是中華文明鑄就了中國道路的特色。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天人合一”、主客體統一的生態和諧觀,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儒學強調“天”是四時運行、萬物生長的自然界,是有生命、有自身規律的整體。人們不僅應“畏天命”、敬畏自然,而且應“知天命”、順應自然,“與天地相似,故不違”。道教崇尚自然,強調“無為而治”,強調“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強調“知常”、“知止”、“知足”。佛學講眾生平等、善待萬物、慈悲為懷的生命倫理學,講人與自然因果相依,構成共生共榮的生命網絡。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天人合一”觀,是東方文明和諧智慧的重要體現,已引起今天世界的關注。因此,盡管中國是工業文明的后知后覺和后行者,但由于中華文明具有與生態文明相協調的內在元素,因而今天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工業文明的模式。

3.人類工業化、現代化已進行了近四百年,而全世界除西方發達國家及新加坡、韓國等一些國家外,80%的國家至今仍未實現現代化。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作為人類文明發展中現代化的后發模式,作為獨辟蹊徑而又一枝獨秀的一種新發展模式,在新世紀突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健全國土空間開發和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這既是前車之鑒——鑒于西方工業化道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修復的嚴重弊端,也有鑒于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后已面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現實。如果不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就難以實現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目標,難以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是對社會主義制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新注解與新詮釋,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先進性和感召力的有力弘揚。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概念的提出,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內涵,表明社會主義不僅是一個共同富裕的社會,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處于自由、平等關系的社會,而且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文明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因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和基本特征,是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生態問題實質上是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問題,是社會所有人的生命存在和發展是否具有公平的合理條件的問題,即社會所有人能否公平獲取自然財富、獲取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客觀環境和滿足自身自然需要的問題,也是種的延續即子孫后代生存和發展的可能性問題。在受環境災害影響下,群體中的每個個體能否享受同等環境安全,平時能否同等享受大自然豐厚恩賜,這應是社會群體中每一個體的平等權利,涉及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所以,生態問題雖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卻又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因而歸根結底涉及社會制度問題。文明的轉型從來植根于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遷,植根于社會生產組織的變遷。原始氏族社會只產生了極低級的原始文明,真正文明時代始自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產生的農業文明。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工業文明,使文明發展到登峰造極,但也使文明的內在矛盾發展到極致。而生態文明的真正實現,只能依賴于更先進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

文明的發展,之所以離不開社會制度的變遷,這是因為人們在生產中不能不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自然界作用于人,但人通過使用工具,進行“人所特有的活動,意味著人對自然界改造的反作用,意味著生產”,而滿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生產,必須是社會生產,即處在人與人一定關系之中的人的社會活動。單個的人作為自然動物,無力給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記,這就是人作為社會動物的社會性所在。人的生產方式不同、社會關系不同,構成了人類歷史上不同的社會制度,產生了不同的文明。恩格斯指出,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由于文明時代的基礎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剝削,所以它的全部發展都是在經常的矛盾中進行的。”①“隨著在文明時代獲得最充分發展的奴隸制的出現,就發生了社會分成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第一次大分裂。這種分裂繼續存在于整個文明期。奴隸制是古希臘羅馬時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個剝削形式;繼之而來的是中世紀的農奴制和近代的雇傭勞動制。這就是文明時代的三大時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開的而近來是隱蔽的奴隸制始終伴隨著文明時代。”②

只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新制度才能消除文明發展的這種階級剝削基礎。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早在1844年馬克思就指出:“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斗爭的真正解決。”③

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必然形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生態系統之間的基本矛盾,生態惡化從而成為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固有邏輯。恩格斯說:“鄙俗的貪欲是文明時代從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動作用的靈魂;財富,財富,第三還是財富――不是社會的財富,而是這個微不足道的單個的個人的財富,這就是文明時代唯一的、具有決定意義的目的。”④“在各個資本家都是為了直接的利潤而從事生產和交換的地方,他們首先考慮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結果。”⑤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生產,必然“被不可控制的力量的無意識的作用所左右”。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私有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追逐的是資本家的個人利潤,無法解決有計劃的生產和分配,做到善待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人與人的和諧統一。只有在消滅階級剝削、實現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中(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才能消除文明發展的這種內在矛盾,進入更高級的“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個體和人類之間斗爭的真正解決”,這就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新時代。恩格斯說:“只有一個有計劃地從事生產和分配的自覺的社會生產組織,才能在社會方面把人從其余的動物中提升出來,正像生產一般曾經在物種方面把人從其余的動物中提升出來一樣。歷史的發展使這種社會生產組織日益成為必要,也日益成為可能。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將從這種社會生產組織開始,在這個時期中,人自身以及人的活動的一切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學,都將突飛猛進,使已往的一切黯然失色。”⑥這一“有計劃地生產和分配的自覺的社會生產組織”就是社會主義制度。只有當人們能自覺認識“我們對自然界的習常過程所作的干預所引起的較近或較遠的影響”(包括自然影響和社會影響)時,“人們就越是不僅再次地感覺到,而且也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體性,而那種關于精神和物質、人類和自然、靈魂和肉體之間的對立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①他還指出,如果說我們需要幾千年的勞動,才稍微學會估計我們生產行動的比較遠的自然影響,那我們想學會預見這些行動的比較遠的社會影響就更加困難。例如當哥倫布發現美洲時,他不知道因此復活了在歐洲久已絕跡的奴隸制度,奠定了販賣黑奴的基礎。但是經過長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經驗和歷史的比較分析,“人們逐漸學會了認清我們的生產活動的間接的比較遠的社會影響,因而我們就有可能去支配和調節這種影響。”“但是要實行這種調節,僅僅有認識還是不夠的。為此需要對我們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生產方式,以及同這種生產方式一起對我們的現今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革。”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正是實現了這種社會制度的“完全的變革”。所以,十八大呼喚“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不是偶然的,中國高度重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也不是偶然的,這是我們的道路自覺、理論自覺、制度自覺的一個重要表現。

(三)黨的十八大提出“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富有開拓精神的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是一個站在時代前沿、富有戰略思維的黨,是一個善于總結國內外正反面經驗、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黨,是一個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黨。

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提出“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號召,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進一步發展與豐富了馬克思、恩格斯論述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制度不僅將實現人與人而且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重要思想,而且第一次在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中將這一思想付諸實現;同時,它也是對人類現代化道路的創新,對工業文明的反思與超越,對人類必將到來的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深情呼喚和有力推動。這就表明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建黨九十多年的老黨,始終保持理論創新、道路創新、制度創新的勃勃生機,絕不滿足和停留于工業文明所開啟的現代化、工業化老路,也不滿足和停留于改革開放初期開啟的現代化道路,而是不斷豐富它的內涵與特色。

提出“努力走向社會主義文明新時代”,表明中國共產黨又是一個站在時代前列、善于戰略思維的黨。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列為基本國策,強調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特別是要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所有這一切,不僅需要對世界總格局、對時代發展總趨勢、對人類未來命運、對地球的生態危機有全局性、長遠性、歷史性的深刻審視和洞察,有戰略性的時空總把握,而且還需要有作為執政黨的雄才大略和歷史擔當。西方各資產階級政黨由于經常陷入競選政治中,只圖取悅選民滿足他們的暫時利益,從而獲取選票,因此無法具有恢宏的世界觀和長遠性戰略策略,更無法考慮人類的未來。美國的約翰·馬修斯在贊賞中國成為“一個供世界借鑒的模式”的同時,也嘆息“可惜這樣的行動并沒有在美國出現”。他指出美國是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國家之一,經濟實力雄厚、技術先進、又極富創新精神,“按理說應該成為綠色發展的‘領導者。相反,直到去年9·11恐怖襲擊十周年之際,美國才開始計算十年來的得失。”他還認為,推動“綠色中國”這一新模式的,“既非《京都議定書》那種夸夸其談的減排承諾(承諾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也不是對工業文明未來所表現出的虛假擔心。真正起推動作用的在于國家利益以及可持續工業體系中長期倡導的創新和競爭機制。”①而這種機制的建立,實際上是與中國共產黨的戰略眼光緊密相連的。

“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愿景和一系列基本國策及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提出,也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真抓實干、實干興邦、求真務實的黨,是一個真心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黨。黨的十八大不僅提出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而且明確提出一系列具體任務和措施,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能真正落到實處。我們黨反對坐而論道、空談清談生態文明建設,不贊同如國際多哈會議那樣,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我們一經決定,就必定雷厲風行付諸行動。我們以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并對怎樣做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了具體規定;我們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來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明確從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即國土著手,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控制國土開發強度,調整開發結構,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使各地區的開發都能嚴格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來定位和籌劃,形成科學合理的“兩橫三縱”為主體的城市化格局、“七區二十三帶”為主體的農業發展格局以及“兩屏三帶”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格局,達到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目的,并把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也列入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之內,建設海洋強國。這樣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和二千多公里的海岸線就全部納入國土(陸地、海洋)空間的開發和生態保護的計劃和統籌之中。這種氣勢和作為,這種規劃和思路,目前除中國外,無論西方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可以說都絕無僅有。

黨的十八大還對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大幅降低能源、水和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及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和合理開發,都作了許多具體規定;對如何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措施,強調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十八大還提出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三項原則,即堅持共同但又有區別(區別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從而為應對全球生態危機作出貢獻。

我們黨對待生態文明建設的實干態度,特別表現在加強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上。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從機制、體制和制度上解決問題,建立起一系列制度,如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既能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又能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等,可謂非常縝密周全。這樣才能不僅通過宣傳教育在全民中樹立生態文明新理念,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而且還能通過制度的規范約束、檢查督促,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使建設生態文明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強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也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黨。生態安全、生態保護是關系人們切身利益、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大事,是群眾關注和議論的焦點之一。近年來一些地方群體性環境事件頻發,原因正在于政府部門未能很好地征求民意處理生態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生態文明關乎千秋萬代、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發展,關乎能否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中國共產黨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維護人類健康生活的權益,在不損害自然環境的情況下謀求人的全面發展,是以人為本的重要內容。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不僅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也需要良好的自然環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而后者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原則。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矛盾,維持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滿足人們的生態需要,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正是黨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根本體現。

總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相當長時間內不會變。發展是硬道理,我們必須長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又必須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我們還任重而道遠。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有信心一定會迎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新時代。

責任編輯:龍迪勇

猜你喜歡
自然界文明生態
請文明演繹
銀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自然界的一秒鐘
漫說文明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例說“自然界的水”
對不文明說“不”
自然界的奧運狂歡
學生天地(2016年24期)2016-05-17 05:47:30
文明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天堂区|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自拍| 91精品国产福利| 91国内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欧美日韩成人|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免费看美女毛片| 亚洲三级a| 国产精品19p| 国产18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色偷偷综合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性网站在线观看| 啪啪永久免费av|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色|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99er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www.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草逼视频国产|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日韩资源站| 午夜激情婷婷| 啪啪啪亚洲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欧美色视频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久久久黄色片|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yxsp|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国产va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