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章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52-01
帶了幾屆畢業班,擔任了幾年的高三政治課教學,一直怕高三系統復習這個階段,總感覺很迷茫,好像和講新課沒什么差別,學生不愿意聽,老師也講得沒有激情,復習效果可想而知。可這個階段的復習對于高考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它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把握教材的內容,從宏觀上樹立全局觀,打通各部分知識的關節,疏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并聯系實際,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內容多、信息量大,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基礎知識,還要提高基本技能。為此,我今年嘗試著把多媒體技術運用于高考政治復習中,結果還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就自己在政治復習課中使用多媒體的好處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利用多媒體,能激發了學生參與復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復習的主體
教過高三的老師們都知道,由于時間的關系,特別是思想政治課一向以嚴肅、說教的面孔出現,加上又是枯燥無味的知識復習,沒有上新課時那么多豐富感性的材料,學生不想聽、不愛聽。要改變這種現狀,把學生吸引課堂教學中來,那教師就不只是做個“教書匠”,而要做個“藝術家”了。多媒體在這方面可以說是政治老師的得力助手,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生動、藝術品味十足,它以聲、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腦等多種器官,使知識容量增大,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使信息傳輸多層次、多方位,極具延展性和交互性。它可創設出悅耳、爽目、怡心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它一經運用,比其他學科更具有教育功效。“學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作為手握導火線的教師能否點燃這把火,關鍵是能否找到激發學生的“興奮點”。我們高三政治老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得天獨厚的優勢,捕捉“興奮點”,滲入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內容,充實和豐富課堂。妙手輕點鼠標,家事、國事、天下事皆匯于鼓掌之中,內容豐富而詳實,教師如虎添翼,學生如魚得水。這樣就能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愿學。何樂而不為呢?
(二)利用多媒體,能適時引入最新材料,更好地復習時事政治
思想政治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時事政治專題復習是高三復習中的重要部分。現在的高考對時事政治的考核趨向于隱性化,趨向于用時事的材料考核學生對教材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時事信息資料,另一方面需要能運用所學習的基本知識,對這些時事材料進行分析。這就要求教師能及時捕捉新的社會熱點并與教材知識結合,使學生既能用教材知識解釋新的時事材料,又能依托時事背景理解教材中抽象的原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以往教師獲得資料的渠道狹窄、手段落后,引用的材料往往相對滯后,這不利于對時事熱點復習的時效性。而利用多媒體不僅能提供鮮活的材料,而且其資源豐富,有利于教師篩選并鏈接相關背景,把時事政治構成若干考題,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之后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分析、討論,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在復習“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這一專題時,我將“弘揚道德模范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頒獎典禮”“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等新聞中錄下來的鏡頭整合成背景材料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一方面了解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現狀。另一方面又可以對所存在的道德問題展開了理論思考和討論。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運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去分析時事材料,可以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既可以及時、直觀、全面復習時事,又可以復習教材基礎知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能提高復習效率
政治科高考強調“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而考查學科能力離不開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扎扎實實地掌握基礎知識;二是遷移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時,一方面要向細致、全面將所有知識復習梳理一遍,另一方面要安排學生做一定量的練習,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如果單純的依靠教師的講授,滿堂灌輸理論的條條框框,教學生背條條框框,同時布置一定量的練習是難以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的。這個時候,老師如果借助于多媒體,將教材的內容進行處理,加以整合。同時,精選一些題目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歸納解題方法,這將給學生以新鮮感以及清晰的知識網絡和解題方法,提高復習的效果。
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簡明、清晰地構建知識網絡,從而提高復習效率。高考考試大綱中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是一個一個的知識點,教材中是將非常完整的知識體系分成一塊一塊的。在復習的時候,我們要讓學生完整的掌握知識點,必須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存聯系。而學生對知識的內在聯系的掌握是一個逐步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時候,通過多媒體,可以非常容易的將考試大綱要求考核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的重要內容,按照知識點本來的內存聯系,將眾多的知識點連成一條知識的線索,之后將這些知識線索構建成一個有機的知識網絡,逐步、清晰地展示給學生。例如,復習生活與哲學時,根據哲學的四個板塊(有的老師總結為五大板塊,把哲學的產生和作用歸為一大塊)內容按世界觀原理——方法論——具體應用的線索展示給學生。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完整掌握考試大綱的知識要求,又可以加深學生知識內在聯系的把握,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其次,利用多媒體,在練習題特別是主觀題的訓練中能加快學生的進步,從而提高復習效率。在高三政治復習中,除了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必須訓練一定量的習題,因為一方面是為了學生要面臨的考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平時對學生的訓練,主要是依靠紙張試卷去測驗、考試,之后教師進行批改,在一段時間之后向學生反饋,這種訓練方法的好處是符合高考的要求,有較強的針對性,缺點是不能及時反饋以及講評方式單一、不夠直觀和明了。如果我們精選一些習題,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之后教師立即在現場進行講解,這樣學生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并加以改正。特別是在主觀題的訓練中能加快學生的進步。例如,將很好的一道主觀題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限定學生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出自己的答案,之后學生相互宣讀自己的答案并進行討論。學生在討論中相互補充,相互借鑒,最后教師再去分析該題,提供相對標準的答案,并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這樣學生的收獲相對于教師單純的講評要更大,更有針對性,他們提高得也更快。
綜上所述,多媒體在高三政治復習課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運用得當,將其融會貫通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會給政治課堂帶來全新的面貌,展示出政治教學的獨特魅力。我們高三一線的政治教師也應該適應教育改革和時代發展的要求,運用多媒體手段于課堂教學、高考復習中,提高教學、復習效果,為我們學生題名金榜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