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興
【摘要】說到習題講評課我們的感覺是枯燥、單調,學生的反應是無精打采。的確講評課是一種比較難處理的課型,然而,一堂好的試卷講評課應該也同樣可以做到是有趣味的,吸引人的,學生也應該是聽得津津有味的,筆者就如何提高習題講評的有效性結合自身教學的體會,分析現行高中化學習題講評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化學習題講評課實施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自主合作 講評課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87-01
一、問題的提出
化學習題講評課是學生在練習或考試之后,教師對其講解、分析和評價的一種課型,對學生已學的知識起矯正、鞏固、充實、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這種課型是知識的再整理、再綜合、再運用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探討解題方法、尋找解題規律、提高解題能力的有效途徑。習題講評是中學化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課型,隨著我省新課程方案的全面實施,化學學科的周課時數明顯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大,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也異常突出,教師們困惑不已:為什么學生做過的練習還反復出錯?學生更困惑:為什么天天有做不完的作業?由此學生們便感到復習是那么的枯燥乏味。這種情況下,必定是教師教得越來越辛苦,學生學得越來越痛苦,講評課變成了學生們“頭痛”的課,教學效率很低。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是我們面對的一個緊迫和現實問題。經過幾年的實踐與研究,我校教師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探索出了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練習講評課模式。
二、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
羅杰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意義學習是對學習者真正有價值的學習,它是指一種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為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
三、基本原則
1. 三維目標原則:教學目標的設置應準確、全面、具體,不僅有知識與技能目標,還應有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教師應將教學目標分解,并通過具體形式內化為學生學習的需要,使學生的探究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內化為學生自覺的動力。
2. 興趣及習慣培養原則:教師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自主分析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3. 自主探究原則: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化學知識與能力方面的問題,并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交流中通過回憶與查找相關知識以及分析問題本身的結構、要求,再探索解決策略。
4. 活動性原則:課堂教學以活動為載體,教師充分利用教學內容材料,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歸納,并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探究,組內糾錯,組內講解等形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在合作中發展。
5. 主動、有效參與原則: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應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教給學生參與方法,靈活調控學生的參與狀態,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參與形式。讓學生積極自主地學習,大膽質疑,參與討論交流,從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發展。
6. 平等交往,和諧互動原則:教學過程是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過程,也是情感交流和人際交往的過程。在交流中有效互動,增進感情,培養學生在交流和合作中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
7. 及時反饋和激勵評價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收集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對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控,及時矯正反饋出來的問題。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層次不同的學習目標,以及評價尺度,幫助學生通過努力體驗成功,從而增強和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熱情。
四、基本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 收集數據。對題型分類,并對各題得分率進行統計,使講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重難點突出。也可通過多次作業和測試數據的縱向對比,對學生的知識落實情況進行有效監控,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2. 分析得失分原因,正確對待錯誤。發現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中存在的問題,面對這些錯誤,教師應該對錯誤分門別類,找準癥結,確定講評重點、難點,預見下一階段教學可能遇到的問題,防范錯誤的再次發生。
3. 有效利用正確率高的題提供的有用信息,得到正面的經驗。可考慮將成功的經驗移花接木于錯題的講解策略中。
(二)課堂講評
1. 失誤不糾,講評前可拿出幾分鐘讓學生自己糾錯,總結教訓,并減少過失性失分,養成良好的自查習慣。錯誤分為失誤與錯誤。
2. 在教師的幫助下,要求學生利用教材,利用借助于工具書,連接相關知識點,部分可自主糾錯的題自主糾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良好習慣,并在知識的遷移中獲得一定的學習策略,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 經過兩輪自查后,剩余的題將是難度大,失分率高的題,但教師并不急于講解而是發揮小組協作的精神,學生通過小組內以及小組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4. 教師在以上步驟中,除提供幫助外,還應收集信息,對學生普遍存在的、認識不夠深刻的、策略應用不當和不充分的知識點進行整理歸類,為教師的點評做準備。
5. 講評形式要有變化,避免單一、枯燥,在練習講評課中也應不時地激發和調控學生的課堂情緒和學習熱情。
(三)課后的鞏固工作
講評后,除了要求學生做好試題的訂正工作并作好答錯原因的分析和說明外,還要針對學生在考試中暴露出來的有代表性的共性問題,或者是教師及時根據講評情況,再精心設計一些相應的逆思路題或變式題讓學生再練習、再提高。不僅要做到考后一百分,而且要進一步深化所學的知識,牢固地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由于學生在基礎、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即使教師講評后,讓學生重做試卷,仍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得滿分。即使考試拿不到滿分,若事后能獲得滿分,其收獲是相同的,而對教師來說,這也是一個反思過程,通過這一過程可以了解教學效果,及時調整進度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張麗華.高中化學作業講評課的現狀及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1年10期.
[2]朱莉.如何提高化學習題講評課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31期.
[3]李健萍.化學習題講評課的實踐與思考[J].才智,2011年03期.
[4]周宇飛.淺談怎樣提高“化學講評課”的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