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愛歡
摘要:全要素生產率和政府干預行為對我國產業結構變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將政府干預行為引入到Hansen&Prescott(2002)模型中,并將原模型中全要素生產率為外生性假設修正為內生性假設;其次,通過數值模擬說明了全要素生產率在從馬爾薩斯經濟向索洛經濟的產業結構變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政府干預行為會顯著影響該變遷過程的速度;最后,運用修正后的面板數據模型經驗分析了全要素生產率和政府干預行為對我國產業結構變遷的影響,發現全要素生產率和政府干預行為對我國產業結構變遷呈正向影響。但是,隨著近幾年政府對經濟干預行為的力度有不斷加大的趨勢,我們也需要警惕政府干預行為過度對產業結構變遷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全要素生產率;產業結構變遷;政府干預行為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2)06-0050-07
一、引言
對全要素生產率(TFP)、政府干預行為與我國產業結構變遷之間關系的研究非常重要。首先,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持續影響,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調整經濟結構與轉變增長方式的關鍵時期。考慮到我國產業結構變遷進程與其轉型升級過程是高度融合的,同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又是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與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動力,因此,研究我國產業結構變遷的動力問題對于我國當前調整經濟結構與轉變增長方式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其次,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結束、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地方政府“土地經濟”模式的日趨衰落以及投資對經濟增長拉動效應的不斷遞減,傳統上我國依靠要素投入來實現經濟高速增長是很難持續的,未來我國經濟增長率的高低將更多地取決于TFP的提高(王小魯,2000),以及在促進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