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黃帥


為了這次采訪,何諾偉(David Horlock)出發很早,清晨便從香港趕到深圳。這幾日,正趕上連續陰雨的天氣。雨水沖刷著南方蔥蘢茂盛的植物,那些路邊的榕樹顯得愈發油亮翠綠。何諾偉對這幅雨中即景青睞有加。在他心中,沒有什么能比眼前這幅美麗的自然畫卷更為重要。因此,他總會感覺到,為了保護生態和自然,自己正在從事一份極有意義的工作。
他在與記者約定的采訪時間之前來到深圳Intertek的駐地,隨后又一頭扎進辦公室,與這里的同事打招呼、共同探討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上午十時,他準時出現在小型會議室,開始接受本刊記者的采訪。端坐于記者對面的他,并沒有因為此前的匆忙顯現出一絲疲憊。在近兩個小時的采訪和拍照中,他始終面帶笑容,從容不迫中透著沉穩。自然坦誠、對工作飽含熱情,是他留給記者最直觀的一面。
做保護生態環境的勇士
何諾偉是一位真正的世界公民。出生于泰國,父母都是英國人,他在泰國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時光,隨后在澳大利亞接受教育。在后續的工作和游歷中,他的足跡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豐富的閱歷使他對生態和自然幾乎抱有癡迷的熱情。
“我曾經去過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那些地方,經濟發展對于環境造成的破壞幾乎使我落淚。”何諾偉對記者說,“同時,這也使我感覺到責任的重大。因為做這份工作,我就感覺自己像是一個保護環境的勇士。”
何諾偉的童年是在泰國度過的,他的父母曾經在那里工作了17年。在何諾偉的記憶中,童年時光里,自己喜歡在河中游泳、捉魚,當時的河水清澈透明。然而,隨著泰國經濟的發展,曾經嬉戲的河水開始受到污染,變黑變臭,這使他覺得尤為痛心。
“從這件事中,我看到生產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何諾偉說,“這也使我對自己當前的工作充滿激情,因為我們正在幫助企業找到正確的自我發展的路徑,使他們既能實現自我發展,又為我們的后代留下青山綠水。”
何諾偉指出,在工業化的進程中,西方國家也出現過類似經歷。200年前,歐洲的萊茵河、泰晤士河也曾因為工業革命而受到污染,河水中魚類幾欲絕跡。后來,經過長期治理,花費了巨大的成本,人們才又可以在河流中看到快活的魚兒。
“這就是為何國外采購商會給中國企業帶來壓力。”何諾偉對記者說,“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國外采購商會要求中國企業采取綠色、可持續發展、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的生產方式。”
何諾偉強調說,現在全球的生產基地已經從歐洲轉移到亞洲,貿易的合規性顯得更為重要。在23年前,Intertek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第三方檢測認證外資機構,幫助本地及跨國企業確保其產品和流程符合行業性標準,以及符合消費者對安全和質量的要求。
“目前在中國,我們已經擁有三十幾家分支機構,豐富的經驗、寬廣的網絡,以及行業內為數最多的審核員和驗貨員,都可以保證我們提供的服務更為迅速有效。”何諾偉自信地說。
就像男人尋找女人
當今世界,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國際買家會到全球各地進行采購。然而,在另外一個陌生的市場中,誰在制造買家所需的產品?供應商在何處?他們有何經驗?生產標準是什么?是否能贏取采購商信賴?所有這些,都使得整個供應鏈環節變得更為復雜。國內的供應商、國外的品牌商和零售商對于整條供應鏈并沒有清晰的了解。
“因此,我們是在幫助客戶實現對供應鏈的透徹理解。一方面,對于采購商而言,我們會幫助他們探尋到:‘誰在制造我們的產品?、‘供應商的工廠在哪里?‘供應商在質量安全、環保、社會責任方面是否能達到要求?。在Intertek,我們眾多的審核員會深入到真實的工廠、車間和勞動力中去,用來保證我們提供的信息是真實可靠的。”
“另一方面,從供應商的角度來說,他們可能不懂得如何推廣自己,我們所提供的這個平臺,就可以幫助他們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使國際買家能夠較容易地找到他們,從而增進貿易機會。”何諾偉說。
在何諾偉看來,Intertek在供應商管理中所扮演的就是一個促成者的角色。“正如男人要按照心中的形象找到女人,女人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男人,對我們來說,這其中的男人和女人就是買家和供應商。”何諾偉形象地描述道。
事實上,Intertek創建了一個匯集工廠、供應商和買家的采購社群,有效地促進了重要商業信息的交流,促成買家和供應商的配對。何諾偉所提到的平臺,密切聯系著全球的進口商和供應商,不僅建立實時更新的供應商檔案,提供企業規模和生產能力等資料,提供質量、安全、社會責任和環保等方面的信息,而且創建了Intertek Trust ID,可以驗證工廠的實體位置,提供工廠的誠信度和透明度,確保供應商身份的真實可靠。
談及此,何諾偉舉例說,一個國際買家可以在香港找到5000家工廠,但是,在5000家工廠中,其中不乏一些代理商、貿易商和進口商,他們并不是買家真正想要的工廠。那么,買家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供應商?Intertek正可以提供這方面的幫助。國際買家借助Intertek的服務,從產品質量、環境保護、勞工使用、最低工資等各個方面對供應商加以衡量,從而甄選出適合自己的供應商。
“對于供應商來說,如果他們能夠通過Intertek所提供的WCA(供應商社會責任評估)、TGI(可持續發展評估)或SQP(供應商資質認定)、GSV(全球供應鏈安全驗證),則無需多言,這就可以證明這家供應商信息的真實性,被國際買家找到的概率也將大大提高。” 何諾偉這樣說。
主動出擊而不消極等待
當今全球貿易的發展遠遠超過全球GDP的發展。“全球的GDP增長在3%左右,而全球貿易的發展則維持在9%~12%的高位。隨著全球貿易的發展,貿易規則也日漸復雜。當一個國家同另一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易的時候,就必須遵守這些國家的交易規則。”何諾偉說。
在何諾偉看來,當世界工廠遷移到亞洲的時候,關于生產的標準、法律法規也應該同時轉移到這些亞洲國家來。“但是,由于政府對于這些標準的執行力不足,國際品牌商和零售商在這里生產產品的質量并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何諾偉對記者說,“這就是為什么國際上主要的零售商和品牌商都會要求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對產品作出審核。因為如果他們不這么做,政府就有可能沒有任何作為,供應商就會濫用自然資源,濫用勞動力。”
誠然,目前而言,很多的審核項目都是由國外的大型零售商和品牌商所主導的,而中國企業在面對審核的時候往往倍感壓力。對于這種現象,何諾偉剖析說;“在發展中國家,很多供應商都很被動,他們只是等著客戶告知應該如何去做,才會有所行動,而很少去主動地、自愿地去滿足客戶的需要。”
鑒于此,何諾偉希望企業能夠懂得,在應對國外相關法律法規的時候,不要總是被動地等待被國外買家告知如何去做后才采取行動。
“中國企業要具有長遠目光,要能夠看到未來。只有看到未來的時候,前路才會逐漸變得明晰。”何諾偉說,“當你制造一種產品的時候,你應該能夠想到,消費者希望它具有怎樣的安全性?買家是否希望它是一種環保產品,是否希望生產企業擔負起社會責任?對于企業來說,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何諾偉告訴記者,縱觀中國做得比較出色的企業和品牌,無不是主動在進行貿易符合性工作。“事實上,一個企業可能存在很多客戶,而這些客戶都會要求對這個供應商做審核,因此,這家供應商可能每年都會面臨幾十個審核,從而疲于應對。但是,如果工廠可以建立一種體系,而這個體系又可以得到眾多買家的認可,就可以達到用較少的成本實現多個審核的目標,也避免了重復審核帶來的繁瑣。”
事實上,Intertek推出的供應商資質認定(SQP),是按照全球各大消費品牌和零售商的要求而嚴謹調研制定出來的,通過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可以增加買家和供應商之間的互信,有效地展示供應商可量度的成果,并能夠減少審核頻率,從而減輕供應商的審核負擔。
履行對社會的承諾
愛登山,也愛遠足,熱愛關于大自然的一切。憑借對生態環境的熱愛,他對工作傾注了無盡的熱情。在長達25年的審核及驗貨工作中,他在農業食品、生命科學、商業貿易和消費品等領域成績斐然。他曾在中國香港、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和中東的多家享有國際聲譽的法規符合性服務機構擔任管理職務。作為質量安全、企業社會責任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權威,他曾與多個國際品牌一起幫助眾多供應商工廠去符合各類法規標準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忘我的工作精神,何諾偉被普林斯頓重要商業領袖和專家榮譽大獎委員會評為2009~2012年度世界最有成就人物之一。
與何諾偉交談,你極容易被他那種與生俱來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所打動。“在我出生的上世紀60年,全球人口只有30億。現在全球人口已經增長到70億,預計接下來的40年代,全球人口將會再增長10億,達到80億。”何諾偉不無憂慮地說,“在過去的50年里,全球人口的增速比過去要快很多,這給自然資源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我們的客戶去擔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努力實現綠色環保的目標。”
談及遠景,何諾偉說:“正如我們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市場需求在哪里,我們的服務就會出現在哪里,Intertek的腳步總會隨著市場而動。另外,我們也通過收購專業性公司來擴大我們在全球的網絡。”
正如何諾偉所言,如今,Intertek已經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設有1000多個實驗室和分支機構,不論客戶身在何處,Intertek的全球化布局總能幫助客戶達到自身或其客戶在質量、安全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要求。
其實,就在Intertek位于深圳的實驗室里,記者看到檢測人員正在對玩具、鞋類、紡織品、家具、自行車等進行各種檢測試驗。實驗室工作秩序井井有條,工作人員無不以專業的精神,履行著對于客戶和對社會環境的承諾。
“社會要發展,企業要有利潤,但是經濟的發展必須通過恰當的方式,而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如果我們不這么做,人類就會最終消亡于污水、疾病和污濁的空氣,我們的后代將暴露在不安全的自然環境之中。”何諾偉感嘆地說,“我喜游泳、喜歡登山,我希望這世界永遠是青山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