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英國看過來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以前投資英國就像曾經濃霧彌漫的倫敦一樣,充滿了神秘色彩,看不清,道不明,誰也不知道背后有什么風險,因此惴惴不安,不敢越雷池一步。后來,倫敦霧消失了,清亮的世界接踵而來。就如到英國去投資,也早已在半個世紀前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看清了前路,就需要橋梁來對接,通過橋梁走到那片富饒的土地去。英國商會中英企業對接項目(BCC LinkToChina Programme)就是其中一座可靠的橋梁。作為第六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4月18日中國貿促會與英國商會合作推出了投資英國的專場,吸引了眾多來自英國與中國對口企業的參與。英國商會中英企業對接項目總監吳克剛博士、中國貿促會信息部賈槐副巡視員、英國威懇會計師事務所(Wilkins Kennedy)合伙人琳達·彭妮(Linda Penny)等,向與會者介紹了投資英國的渠道、政策及部分項目。
三種方式助你投資英國
投資英國先來看一個重要的商業背景:英國有450萬家中小企業, 99%的經濟是由中小企業帶動的,中小企業對英國GDP的貢獻率達到48%,并提供59%的就業機會,涉及高科技制造業、醫療設備、低碳技術、可再生能源、IT和創意媒體、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項目等多個領域。金融危機使英國部分中小企業陷入融資困境,他們希望獲得外部資金的支持。這為中國投資商提供了契機。英國政府一般不干預商業,對于誰來英國并購和運作企業監管很少。據了解,進入英國市場一般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實現。
并購英國企業
說到并購英國企業,一個有趣的背景不得不提。英國很多企業家出生在生育高峰期,即1945~1964年之間,現在多數到了退休的年齡,因此,他們尋求有人來收購企業。這對中國投資商來說,是進入英國市場的良好時機。中國企業如何發現并購目標呢?通過中介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據琳達·彭妮介紹,中英企業對接項目(Link To China)為中英企業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并幫助收購方尋找目標企業。根據該項目專業人士的總結,收購英國企業需要六步:第一步,投資者有收購該公司的意向書。第二步,賣方會要求投資方簽署保密協議,收購之前對目標企業信息保密。第三步,投資者向被收購公司展示信譽或相關的一些表現。第四步,由專業團隊為雙方分析股價等相關數據,評估收購價格,解決稅務問題。第五步,律師幫助雙方簽署框架協議來保證合同履行。第六步,展開財政和法律方面的盡職調查,了解風險管理方法。
與英國公司合并
中國企業進入英國也可以通過與一家或多家英國公司合并的方式實現,對于各公司來說都是很好的選擇。當然,這需要公司之間的協商。如果公司之間已經具有一些相關商務關系的話,合并帶來的好處更多。英國兩家公司Green Biologics和Butylfuel Inc實現了合并,合并的最終結果是形成了全球領先的一家公司。這兩家公司有相似的背景,擁有各自的技術和市場方面的經驗,合并之后兩者的經驗更加相輔相成。此外,合并可以保障雙方長期相互支持,在財務方面有更多的共同利益。
建立子公司
中國投資者可以直接在英國建立分公司,目前在英國投資的中國公司會選擇分公司和有限公司兩種形式。其中,大多數中國投資者都會采取私立有限公司的方式開展業務,有限公司是中國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英國建立分公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尋找辦公地點、招聘工作人員、開立銀行賬戶等。中英企業對接項目可以幫助中國投資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低的成本完成這些工作。同時,幫助中國企業滿足英國的有關規定,通過分支機構把企業變成英國的本土公司。
優惠政策一路隨行
據了解,英國企業需要遵守很多稅收和會計規定,雖然對于企業和個人來說,英國的稅收制度很復雜,但這其中還是有很多吸引海外投資者的稅收減免和抵扣優惠。
稅收方面,英國正下調公司稅率,以提高英國對海外投資的吸引力。主項公司稅率從2012年4月1日起調為24%,從2013年4月1日起調為23%,從2014年4月1日起調為22%。公司利潤不足30萬英鎊的企業只要就利潤繳納20%的稅。資本抵減可減少應納稅利潤,可以申報多種形式的資本支出。英國的增值稅體系比較復雜,增值稅標準稅率是20%。此外,如果符合英國公司稅規定,企業可以申請研發稅收抵扣。根據公司或機構規模不同,有兩種抵扣方案:中小企業在研發上每投入1英鎊,將獲得225%的稅收抵扣;大企業在研發上每投入1英鎊,將獲得130%的稅收抵扣。
有很多中國企業希望將在英國賺取的利潤匯回國內,中英納稅協定有很多優惠條款:英國公司向中國公司支付的利息預提稅從通常的20%降低為10%;將使用專利所征收的版權稅從通常的20%降低為10%;對于英國子公司向中國母公司繳納的紅利,英國不征收預提稅。
泰晤士谷的“硅谷”光芒
英國政府非常重視技術的發展,特別是IT領域,英國的就業機會相當一部分集中在IT行業。英國泰晤士谷的技術水平及商業機會舉世聞名,被稱為歐洲的“硅谷”,2011年被金融時報評為英國最具經濟潛力和經濟吸引力的地區。英國泰晤士谷集中了大量的世界著名企業的總部,包括華為、微軟、思科、戴爾、沃達豐、甲骨文等,囊括計算機軟件和硬件、CISCO、遠程通信等多個行業,是計算機服務密度最大的地區。
英國的通信業在歐洲位列前三,通信設備每年的產值達到100億英鎊,其中大約40萬英鎊來自手機。中國通信企業在泰晤士谷也開始占有一席之地。華為2005年在英國建廠,并選擇泰晤士谷作為英國總部,現正準備在英國開設新的辦公室,開發下一代通信技術。
鐵路項目靜待資金
英國商會中英企業對接項目帶來了多個英國投資項目,來自美國斯勞市政府的鐵路項目是其中最大的一個。目前英國有20%的人口生活在西南地區,卻沒有直接到達希思路機場的鐵路,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缺口。70%的英國外資企業之所以選在泰晤士谷進行投資,就是因為該地區離希思路機場非常近。因此,該項目對于完成英國鐵路的戰略分布非常重要。
該項目估計需要投資總額5億英鎊,約相當于50億元人民幣,從2009年開始做初步規劃,到2010年的戰略規劃和基礎設施規劃,現在已經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這個項目是否向國外招標,以及是否邀請中國企業參加投標,現在還是未知數,目前來看招標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