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 姜磊

近期,一篇關于《最近藝術市場海外進口的查稅風波》的文章在網上引起大眾熱議,原因是受托代理進口藝術品的運輸公司被海關調查,影響到了收藏行業以及愛好者的經濟利益,可能會波及進口稅款的繳納。那么,進口藝術品的稅收漏洞到底有多大,漏稅還有隱私嗎?
緣起進口稅收起點高
藝術品在我國進出口稅則表中歸屬為第21類,以97數碼為基本代碼的商品編碼項下。由于它收藏價值高多數都與進口奢侈品相提并論,再加上進口環節稅收成本的累積,最終轉到收藏者手中的藝術品已是價格斐然。通常貨物的進口環節稅主要包括關稅、增值稅以及消費稅,藝術品不在進口消費品征收的范圍之列。一是進口關稅。藝術品的關稅稅率在0~50%之間,按不同品種及情況劃分為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關稅配額稅率等。以進口油畫為例,如果從與我國簽訂優惠貿易的國家進口,原件按12%征收(目前暫定稅率為6%),復制品按14%征收;如果從沒有與我國簽訂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關稅一律按50%征收。二是進口代征增值稅。目前,我國增值稅進口貨物稅率分為13%和17%(其他另有規定的除外)。三是實際承擔的稅負。以商品代碼為97011010的油畫原件為例,假設某藝術品展館從簽訂最惠國待遇條款的國家進口一幅完稅價格為100萬元(外幣換算為人民幣后的價格)的油畫,進口增值稅稅率為17%,暫按關稅6%(原關稅為12%),那么進口環節稅=關稅+進口代征增值稅=完稅價格×關稅稅率+完稅價格×(1+關稅稅率)×增值稅稅率=100×6%+100×(1+6%)×17%=24.02(萬元),進口環節稅收占購買成本的24%。而在進口藝術品的實際交易中,進入國內還要承擔營業稅(5%)等其他稅費繳納,綜合稅率將接近30%左右。以此類推,假設進口油畫按原稅率12%征收,那么進口環節稅=100×12%+100×(1+12%)×17%=31.04(萬元),進口環節稅收能占到購買成本的31%。如果說,該館進口的油畫是復制品,關稅應按14%征收,則進口環節稅=100×14%+100×(1+14%)×17%=33.38(萬元),稅收占到購買成本的33%。最后,假設油畫是從非簽訂最惠國待遇條款的國家進口,按50%征收關稅,則進口環節稅=100×50%+100×(1+50%)×17%=75.5(萬元),占到了購買成本的75%以上。可以看出,進口油畫在不同情況下,由于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等多種稅費的累積,其稅收成本占比差能達到51%(75%-24%),稅款征繳的差額也達到51.48萬元(75.5-24.02)。對于收藏者而言,一件進口藝術品的入境,既想要收藏真品又想要少納稅,自然就會在高額的稅收中找出路。避稅成為藝術品進口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受托承辦進口的運輸公司為其發揮了作用,成為避稅依托的“入門磚”,難怪查稅風波海關從受托進口的運輸公司查起。
避稅有招不惜代價走險
由于進口環節稅的計稅過程比較復雜,一件藝術品要確定商品代碼、明確稅率,考察產地原產以及與我國是否簽訂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等因素。可見,稅收的大小與進口完稅價格以及稅率有著密切的聯系。那么,依上例通過一筆經濟賬來看避稅的招式有哪些:
招式一:高價低報。假設某展館將真實價格為100萬元的油畫按80萬元低價報關進口,那么,此時進口環節稅=80×6%+80×(1+6%)×17%=19.2(萬元),比按原價報關進口減少稅收成本4.8多萬元(24.02-19.2)。如果該油畫在買賣及報關手續相對齊全的前提下,海關查驗很難發現問題,通過運輸公司報關進口就會實現高價低報。同時,低價報關也會節省進口運輸的費用。
招式二:以假亂真。在進口藝術品的關稅稅率中,復制品的稅率高出原件暫定稅率8個百分點(14%-6%)。假設,入境油畫為復制品,如果按原件虛假報關進口,那么,按100萬元價格不變,稅收成本將減少9.36萬元(33.38-24.02)。這種方式利用的是海關抽查率比較低,容易蒙混過關,也可以不用藝術品的名義報關進口,來實現虛假通關達到節稅目的。
招式三:轉關進口。油畫從非最優惠國進口的普通稅率為50%,與從簽訂最惠國待遇條款的國家進口稅率相比差44%(50%-6%)。假設,該展館將從非最優惠國進口的油畫,轉口至最優惠國后再報關入境進口,那么,稅收成本可以減少到51.48萬元(75.5-24.02)。
招式四:攜帶入境。此種操作是最常見的一種避稅方式,對藝術品不以進口貨物的形式報關,而是以進口物品的形式個人攜帶通關入境,由于兩種進境方式的計稅依據不同差異很大。因為進境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自用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含5000元)以內的進口免征稅款。對于藝術品不是內行專家很難辨別出真實的價格,僅在外觀上無法確定真偽,如果單件藝術品以個人自用名義按低于5000元攜帶入境,在海關人員對價值認定不明時,其進口稅款的流失就更加無法估量了。
謹慎進口避稅環節的風險
進口藝術品采用高價低報、假貨真報、虛假申報等方式,雖然減少稅負成本看到了局部優勢,但卻暗藏著風險諸多。首先,避稅可能會遇到處罰的風險。辦理進口藝術品報關均用木箱包裝,并且海關對申報有“油畫”等字樣的藝術品查驗率也相對高,如果被發現為虛假申報或高價低報,海關的人員將會對藝術品重新估價并強制要求納稅,并進行多倍處罰和加收滯納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進出口貨物的品名、稅則號列、數量、規格、價格、貿易方式、原產地、啟運地、運抵地、最終目的地或者其他應當申報的項目未申報或者申報不實,從而影響國家稅款征收的,處漏繳稅款30%以上2倍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如果金額特別巨大,還會被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其次,避稅將增加保險賠償的難度。藝術品的價值高又屬于益損件,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損壞,一旦發生意外,保險公司只能按照申報的價格進行理賠,如果是高價低報可能價值上百萬的作品就得不到原價的賠償,收藏者只能是自行負擔。因此,為了避稅減負而去做鋌而走險的舉動斷不可取,進口環節應當依法納稅,經常關注進口關稅的調整,在境外所收購到的藝術品,可先不急于進口等待稅率下調的時機,以減少進口稅收的壓力。同時,在進口關稅較高時,可以采取辦理臨時進出口(暫不繳稅)的貿易方式,先進口等待稅率下調。通過以上方式實現進口藝術品減少購買成本的目的。另外,在進口環節向海關或稅務部門以及專業的稅收機構咨詢相關知識十分有必要。
(作者單位:王文清:山東省德州市國家稅務局;姜磊:山東省德州市地方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