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黃帥

能效檢測,是指通過專業的檢測儀器對企業產品所消耗的能效進行檢測,并提供真實可信的檢測報告。一方面,很多企業不清楚每個月的能耗消耗在哪里,真實的利用率是多少,企業不了解自己需用什么樣的節能設備。另一方面,國際上對于能效標準的要求不斷走高。面對此種情況,企業應該如何從哪些方面進行能效控制。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兩位領域內的專家:深圳市華測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電子電器事業部業務經理張勝,以及東莞標檢產品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桂友。從對他們的訪談中,我們可以洞悉關于能效檢測的真正面目。
能效檢測成為進入市場的必由之路
《進出口經理人》:目前,世界各國對于電子電氣及家電產品的能效的要求日益嚴格。從出口的角度來分析,能效檢測對于中國制造商哪些重要意義?
張勝:節能減排一直是中國提倡的主題,也是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電子電器產品首當其沖地成為改進重點。世界各國紛紛發布能效標準及措施,凡是準入市場產品,都需要達到或建議達到能效要求,并列入政府采購、成為消費產品主推項目。
中國是進出口貿易大國,對于世界各國的貿易壁壘尤其關注。各國能效檢測要求的崛起,中國制造商要贏得市場份額,必須對其產品的能效提升,最終達到準入市場要求,不然將面臨優劣淘汰市場競爭機制。
黃桂友:近年來,能源和環境問題不斷凸顯,節能環保的呼聲日益高漲,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率先制定出一系列的產品能效標準,如歐洲能源標志(ErP指令)、美國能源之星、澳大利亞能源等級標志計劃MEPS、香港能效標簽EEL等,其中部分產品標準已強制執行,這意味著“中國制造”在進入某些國家時必須先通過能效測試,取得能效標簽,才能進入該國市場。
中國的家電、電子制造企業節能環保意識比較薄弱,一方面不注重產品能效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不重視生產環節中的節能減排。所以,日益嚴格的能效要求對中國的企業來說是一大挑戰,但是,挑戰同機遇是并存的。它勢必引導我們的企業重視產品能效要求,這有助于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同時,當企業有了“綠色環保”這個理念后,會注重生產過程中的能源管理,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又在低碳環保方面盡到了企業責任。
能效標準符合性尚待提高
《進出口經理人》:從能效檢測這方面來說,國際上最主要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這些法律法規主要是從哪些方面對產品能效做出來要求?
張勝:目前,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能效法規,對能效的法規要求最具代表性為歐盟和美國。2005年,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通過2005/32/EC法規指令(關于制定耗能產品生態設計要求的框架指令),并實施強制性與自愿性能效檢測,在產品包裝實施標貼能效標簽,方便消費者選購低能耗產品。
此外,1975年以來,美國頒布了一系列的有關用能產品能效的聯邦法案。近日,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現正考慮一份修訂議案,拒絕不符合1975年《能源政策及節約法》與其實施法規的消費品及工業設備進入美國。備受關注的美國能源之星(Energy Star)計劃,已成為各國能效法規參考的重要依據。
黃桂友:現在,很多國家都制定了能效標準,但用到最多的還是歐洲的ErP指令和美國的能源之星。一方面,因為歐美地區在能效標志和認證方面起步早,標準和測試方法更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能效標志已成為歐美消費者選購商品時的重要參考,對中國企業而言,也是產品進入市場的必要條件。
這些標準的內容一般包括:制定要求,通常包括開機、待機、工作狀態下的能效要求;授權機構和標志;申請要求等。
《進出口經理人》:對于中國企業在產品能效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應該著力于從哪些方面加以改進?
張勝:在產品能效觀念上,需要理念思維的改觀;在產品研發設計上,需要精益求精。
黃桂友:首先,企業沒有要提高產品能效性這個意識;其次,沒有及時了解各國的能效要求以及不清楚具體的產品標準;再次,即使知道了有哪些標準,也不知道在產品上該如何改進,使其符合標準;最后,不清楚能效認證的申請程序。
以上幾點不足之處,有些要靠企業從自身去解決,有些可以向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尋求幫助。STC便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講座和研討會,向企業傳達最新的國際標準法規,并針對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應對方法。同時,我們亦提供檢測、認證,以及產品設計研發方面的咨詢服務。這些對于彌補企業在人員、技術方面的不足是很有用的。
借助專業第三方攻克難題
《進出口經理人》:在能效檢測方面,貴司能為客戶提供哪些服務,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解決方案?
張勝:CTI華測致力成為受人尊敬的檢測機構,在家用電器、LED照明、醫療器械、汽車電子、音視頻產品等產品認證檢測方面,為企業準入世界各國市場提供能效及認證檢測服務。
CTI華測擁有完善的LED照明、醫療器械、汽車電子、家用電器等全面解決方案,在產品安全檢測、電磁兼容、產品能效、失效分析、可靠性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完整的技術服務。
CTI華測擁有行業產業鏈中完整的檢測服務。從產品研發到產品上市,從上游高端產品到下游應用等都有完整的產業鏈檢測服務。例如:LED產業鏈中,上游半導體外延芯片涉及的可靠性及失效檢測服務;中游LED封裝的可靠性、失效分析、壽命測試、光學能效及安全檢測服務;下游LED照明應用的可靠性、失效分析、壽命測試、光學能效、安全認證及電磁兼容檢測服務。CTI華測與各國國家及機構合作,測試服務遍及全球,得到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認可。
黃桂友:在能效檢測方面,STC提供的服務包括:檢測、認證、標準咨詢、技術支援、協助工廠審查等。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能效標簽均可通過STC申請到,如歐洲、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等。
STC始創于1963年,是中國香港首家獨立、非牟利的測試、檢驗及認證機構。這間近50年歷史的公司,在香港檢測界取得了多個第一或唯一:第一所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實驗室、第一所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認可實驗室、第一所德國認可委員會(DAKKS)認可實驗室、唯一一所中國CB測試實驗室。STC同眾多的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均有合作,且檢測報告被廣泛接受。
東莞標檢是STC在國內的旗艦,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為了配合LED產業的發展,公司一直在擴展這方面的檢測項目。我們不但按照國際照明委員會(CIE)標準新建了一棟使用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燈具檢測實驗室,還在國內同行間率先引入了配光曲線儀(分布光度計)、分光輻射度測量儀等設備,為企業提供美國能源之星、歐洲燈光源能效法規等相關測試。國際領先的設備和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為檢測數據的準確性提供了保證,而國際化的互認網絡,則讓客戶可以真正體驗到“一次檢測,通行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