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杜琪峰與韋家輝的新片《高海拔之戀2》揭開
神秘的面紗,已闊別銀幕多年的著名影星鄭秀文亦盛裝
亮相。白色抹胸短裙、粉色褲襪搭配一雙鑲滿碎鉆的高
跟鞋,親切熟悉的笑容與問候,眼前的她仿佛從未淡出娛樂圈,
也從未經歷那場難捱的重型抑郁癥。只不過,相對過去,她已經
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生活——她不再介意談自己曾
患過的抑郁癥,并說要感謝那場抑郁癥,至少“走過一場蛻變,
變得更像自己”,“我就是一個凡人,有一顆肉心,該痛哭時絕
不該堅持強笑。”
就像老鼠一樣
2006年的《長恨歌》之后,香港票房女王鄭秀文似乎一夜間
就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出,只留下銀幕上那個瘦骨嶙峋為愛情傷的
上海小姐王琦瑤,以及外界對她身患抑郁癥的種種猜測。
現在,鄭秀文坦言,當時確實患了嚴重的抑郁癥,而且是在
拍《長恨歌》前已經患病,而不是之后。“拍《長恨歌》的時
候,不僅演戲要壓抑,自己的身體也有很大的壓抑。我當時的憂
郁癥很嚴重,還要面對一個壓力很大的角色,到后來自己情緒就
撐不住崩潰了。很多人都說我是因為演了這個戲得了憂郁癥,其
實不是的,是我把自己的病帶進了那個片里。當時內心并沒有釋
放出以往對工作該有的熱情和力量,只感到疲累和懼怕,心似乎
一直被某種負面的感受滋擾著。我雖
然不是醫生,但我可以確定自己的身
心正慢慢步向癱瘓中……”
她本來想《長恨歌》拍完后,心
一放開,病就好了,但事實卻是,
《長恨歌》拍完了,她也徹底崩潰
了,開始嚴重地自閉,最嚴重時足足
有兩個多星期,她只能以文字與人溝
通。“那段時間,很多時候我都是不
講話的。看見太陽就很害怕,看到月
亮就很高興,就像老鼠一樣。”
鄭秀文檢討說,患病的真正誘因
在于自己多年來追求完美而產生的壓
力,早巳將她逼到邊緣,再多一步就
要墜入崖底。她回憶道:“(在《長
恨歌》劇組)望著道具樓房的屋頂,
我突然感到一種兇猛的孤獨。每個人
手上的那碗滾熱早點,仿佛嘲笑著
我的瘋狂節食。我早已習慣挨餓,胃
部于我來說,仿佛是身體上多余的器
官。”
而這份為了身材而犧牲的快樂也
終于成為了她崩潰的誘因之一。
她早就知道自己不快樂,只是一
直逃避。但這個時刻,所有壓力蜂擁
而至,像是一把鑰匙,將心底那個閥
門打開。
拍《長恨歌》時,鄭秀文養成了
一個習慣,就是愛睡在上海住所的大
廳,而且最愛把雙腿伸進羽絨大衣的
兩個衣袖,這是當時令她感到最安全
的方法。《長恨歌》之后的“自閉
期”,鄭秀文把自己困在家中,令自
己走入死胡同。她說當時的情緒并不
波動,只是亂,什么都不想說,以睡
覺、畫畫逃避現實。她還迷上下廚做
菜來療養心靈,廚藝生疏的她被燙傷
了幾道黑疤,因此當時還傳出她割脈
自殺。
心靜了就放下了
鄭秀文一直沒有看醫生,自以為
以個人意志便可克服恐懼。她自述:
“那段‘非常時期是否直接跟情緒
病掛鉤?我實在難以確定。因為我沒
有看過任何醫生,也沒有吃過一顆藥
丸。我很害怕他人看到我的憂傷脆弱
來攻擊我、傷害我,故此一直很抗拒
用‘抑郁癥這個詞。但現在回想種
種行為,毫無動力、嚴重渴睡、不節
制地吃、不能面對他人和自己,不能
面對世界的可怕絕望感,應該情形也
算得上嚴峻了。”
無助空虛中的鄭秀文開始學著祈
禱。鄭秀文說,實際上,早在十多歲
的時候,她就信耶穌了,但長大后,
尤其是成名后的她開始變得虛偽,離
棄了信仰。她開始一點點地修正自己
的價值觀。“在‘非常時期,禱告
是一個奇妙的醫治,在最爛的情緒低
谷中,我強烈地感受到他正一步一步
地帶我走出來。”
及后,帶淚的祈禱開始減少,取
而代之的是一種決定面對的勇氣。
“明顯的,我不再渴睡,亦不需要依
賴睡覺來逃避自己,逃避世界。我很
久沒有正視過鏡中的自己。也沒有跟
太陽說過‘早晨。我決意要離開黑
暗,再次向著光明進發。內心不知因
何而來的一種憂傷,都在禱告中得到
全然釋懷。”
雖然依舊不愿和人交往,但鄭秀
文開始嘗試走出黑暗、走出房門。
“一種力量告訴我,要‘往外旅
行。就算多不習慣面對人群,我都
撐起精神鼓勵自己往外走一走。這讓
我得以重新跟高墻后的世界接軌,
慢慢返回光明,我不再懼怕清晨的
陽光,起床后我會迎向太陽說‘早
晨。我望著鏡中的鄭秀文。我笑
了。我不再是沉溺睡眠的僵尸。那時
的我,已走過情緒最失陷之階段,但
又未至完全恢復自己,但內心卻有股
強大力量催促我踏出這一步。于是,
我就坐言起行,看看會發生什么美
事。”
2009年生日的那天,鄭秀文買了
張機票,直飛土耳其的海邊,那一
夜,她望著天空,在海堤旁的露天餐
廳,作了一個不發出聲響的禱告:
“我要快樂。”那一夜,標志著她的
心扉開始打開,抑郁在漸漸離她而
去,“心靜了就放下了。”她說。
享受生活的樂趣
鄭秀文笑說:“別人常常說,一
個藝人要學會怎樣在霓虹燈下面生
活,但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要懂得
如何在霓虹燈以外生活。”
“海膽,魚生。晚餐,你們吃什
么?”從2011年開始,鄭秀文微博里
經常都會出現各種食物內容,與之隨
行的,則還有揮汗如雨的鍛煉計劃
表。
這一回,她終于懂得了如何愛自
己和享受生活,甚至年齡也不再是任
何問題——“運動,也為即將拍攝的
兩個廣告做好皮膚準備。流汗是上佳
天然護膚品。39歲,新陳代謝似被按
下慢鈕,唯有加倍勞動令代謝還原甚
至(妄想)加速!”微博上,隔三岔
五都能見到她大笑著的照片。
“以前的生活全部是工作,連吃
個飯都要比別人成功。現在不是了,
現在我覺得快樂最重要,每樣東西都
盡力而為就好了。我已懂得為自己留
下一部分私人時間,將兩樣事情分
開。你要肯打碎自己,要完全放手,
重新塑造自己。”如今鄭秀文在不工
作的時候就會待在家里,畫畫、給雜
志寫專欄、聽音樂,偶爾跟朋友吃飯
或者相約一起去旅行,心靈上非常滿
足。
“走過一場蛻變,變得更像自
己。”鄭秀文在其文章《值得》中寫
道:“在這場試煉里,我所得到的,
遠比我所受的痛苦更值得記住;對于
苦難,我有種嶄新的體會。我要感謝
這場憂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