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狗狗感染寄生蟲?
寵物專家:喜歡吃生肉的狗狗更易染寄生蟲
由于寵物與主人的特殊密切關系,主人接觸和感染寵物寄生蟲病的機會是很多的。因此飼養狗狗一定注意按時驅蟲。
一般來說,家養狗狗如果是吃狗糧或是熟食本身攜帶寄生蟲幾率比較小,但這不表示狗狗就不需要驅蟲。因為定期正常驅蟲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通常喜歡吃生肉和動物內臟,或喜歡到處亂跑的狗狗比吃狗糧或熟食的狗狗更易感染寄生蟲,因此吃驅蟲藥的頻率也要高于吃狗糧的狗狗。
狗狗驅蟲具體時間:
21-28天時進行第一次驅蟲。
1-6月齡的幼犬每月一次。
6-12月齡的幼犬三月一次。
成年后每半年一次(注:經常到戶外活動,平時主要以肉食為主的,需要三個月一次。)
懷孕母狗,建議在交配期、生產前一周、生產后三到四周時各驅一次蟲。
當發現愛犬有蟲時:每2周服食一次,直至大便沒有蟲。
養寵物還有哪些潛在危害?
各種寵物可能帶來不同侵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領軍人物鐘南山說:養小動物也有許多隱患或者直接的侵害,例如,狗會咬人并傳播寄生蟲病和狂犬病,鴿子和鶴鵝會引起肺部感染,貓會誘發氣喘,烏龜會傳染沙門氏菌,寵物糞便給環境造成污染等。所以,大家考慮養寵物、飼養寵物帶來的益處時,不要忘記寵物也會帶來疾病,對這些必須充分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科學地養,而不要盲從。
警惕人畜共患疾病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賀雄說:在人類和寵物親密接觸的同時,動物體內攜帶的致病微生物進入人體,與人類致病菌發生組合和變異的機會也相應增多。特別是以前很少見的蜥蜴、毒蛇、豚鼠等動物進入家庭后,更多人畜共患疾病,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熱、弓形蟲病、口蹄疫等都與飼養寵物有關。由野生動物攜帶的致病微生物四處擴散,而人類往往對這些致病微生物缺乏免疫力。
飼養寵物你需要注意的
接觸寵物后要洗手
要在生活中與寵物保持一定距離,不要過分密切,不要讓動物舔人的傷口,尤其不要與它們同床而居;二是注意衛生,經常給寵物洗澡,禁止動物亂排泄,及時處理動物的排泄物,接觸寵物后要及時洗手;三是注意寵物的免疫預防和治療,寵物主人要常為寵物體檢,有病早治,無病早防;要定期注射疫苗,定期為家中的寵物打蟲。四是寵物住處常打掃,尤其是犬類,從室外草地回家后一定要洗澡,注意殺滅螨、蚊、虱、跳蚤、絳蟲等。這樣既可使寵物活潑健康,也可有效避免主人自身得病……
哪些人不適合養寵物?
專家指出,諸如炭疽病、鼻疽病、豬丹毒、布氏桿菌病、結核病、口蹄疫、瘋牛病等,都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而最常見的傳染病竟達200多種。一個共同特征——人畜共患,就是說它們既能感染動物,也能感染人。人感染后,輕者損害健康,重者危及生命。
同時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養寵物。患有免疫系統缺陷、支氣管炎的兒童最好不要養動物。接觸動物后,易出現皮膚瘙癢、打噴嚏、流眼淚、出現紅斑、發低燒的兒童也不適合養動物。孕婦及過敏體質者最好不要飼養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