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右
水果吃多了一樣會發胖
人們認為,要想身體好,一天至少要吃五份水果和蔬菜。
但是,這個攝入量針對的是體重正常的人群。對于那些身體肥胖、體重超重或者膽固醇過高、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吃太多水果就會遇到麻煩。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有著健康的生活方式,體重卻一直在增加的原因。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代謝藥物顧問卡萊爾·勒·魯克斯說:“那些因水果吃得過多導致體重超標者,其實都是些比較注重保持體重的人。我看見過一些人根本無法理解自己為何會超重,他們的飲食很健康。檢查結果表明,正是‘健康的飲食方式導致了他們體重增加。他們吃了太多的水果或者喝了太多的果奶,他們幾分鐘之內就能攝入300卡路里的熱量。”
這并不是他們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是水果里含有大量的果糖。這種物質不會讓你感到飽。
英國飲食協會營養師烏爾蘇拉·阿倫斯說,人在吃糖時,身體會釋放出胰島素,告訴人的大腦已經吃得足夠了。
她說:“胰島素水平高會抑制食欲,但果糖不會扣動胰島素的‘扳機,所以大腦不會得到‘已經飽了的信息。”
這就能解釋,為什么有些人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啃掉一片又一片甜瓜,或者吃掉那么多的葡萄。
喝橙汁后30分鐘別刷牙
水果吃多了對牙齒也不好。咀嚼水果會在口中釋放糖分,牙齒會受到傷害。果汁或果奶的問題更嚴重,果汁和果奶是水果壓榨做成的,會在口中釋放更多的糖分。
遇到酸性的柑橘類水果,牙齒就顯得特別脆弱,柑橘類水果能軟化牙釉質。雖然30分鐘后牙釉質就會堅硬如初,但如果你在喝了橙汁之后立刻刷牙,你就會把一些牙釉質刷掉了,牙齒腐蝕的危險性將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葡萄干之類的干果對牙齒的傷害也很大,它不僅含糖量高,還非常有黏性。
牙科醫生安加利·夏曦說:“小塊干果可以粘在牙上很長時間,這會導致齲齒。”夏曦注意到,隨著人們更加注重健康,更強調吃水果,齲齒的發病率急速上升。
果糖還會引發多種疾病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們最近對4500名沒有高血壓病史的人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那些每天攝入果糖74克以上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大了87%。74克果糖相當于10個蘋果或30個橘子中果糖的含量,看上去人一天吃不了那么多水果,但實際上,只要你喝下三大杯果奶,就基本上達到這個量了。
值得注意的是,香蕉、草莓以及其他一些水果成熟之后果糖的含量會更高,因為部分淀粉會在成熟后轉化為糖分。
果糖還會提高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誘發心臟病。卡萊爾·勒·魯克斯說:“我們告訴病人水果會導致膽固醇過高,會增加甘油三酯含量,糖尿病人也要小心,因為果糖會導致血糖水平過高。”
吃多少水果合適難有標準
那么,吃多少水果為好呢?與鹽和飽和脂肪不同,對于果糖的攝入量并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近期也不可能有統一的標準。
正如烏爾蘇拉·阿倫斯指出的那樣:“如果向公眾發布吃蘋果對健康不利的消息,很多營養學家會立即暴跳如雷。”
健康吃法還靠自我控制
真正健康的食用水果方法是,合理搭配每天的5份水果和蔬菜。
卡萊爾·勒·魯克斯說:“肥胖者和心臟病患者每天應該吃1份水果4份蔬菜。這樣他仍然攝入了大量的抗氧化劑,但是攝入的果糖和熱量都大大減少了。”
然而,大多數人認為水果仍然是健康飲食的關鍵組成部分。
營養學家格萊斯尼·瓊斯認為:“一切都在自我控制。正如你決定不能吃一整包餅干一樣,吃水果時也應該控制食量。”
她堅持在吃正餐時吃一個香蕉、喝一杯蘋果汁,上午10時左右吃一個橘子,午后吃一個蘋果。如果晚上特別想吃巧克力,有時就會用葡萄干代替。當然,葡萄干也不能甩開腮幫子拼命吃。
鏈接
常吃蓮藕等可促進排毒
【地 瓜】所含的纖維質松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綠 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于排毒、消腫。【燕 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薏 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腫型肥胖。【小 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于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也有助于美白。【糙 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紅 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卜素,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山 藥】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沈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牛 蒡】可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并有調整腸道功能的效果。【蘆 筍】含多種營養素,所含的天門冬素與鉀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有利排毒。【蓮 藕】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廢物快速排出藉此凈化血液。【蘿 卜】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纖維素也可促進排便,利于減肥【山茼蒿】含豐富維生素A,可維護肝臟,有助體內毒素排出。【地瓜葉】纖維質地柔細、不苦澀,容易有飽足感,又能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來源:中國科普博覽網www.dicp.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