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
到一個法國的生態農場工作上兩周,體驗耕作的樂趣和辛勞,然后每天可以品嘗地道的有機美食,這種休閑農業方式正在悄然興起。
Curtis是紐約一家國際運輸公司的調度員,在法國生態農場深入體驗這種休閑農業對他是段難忘的經歷。在WWOOF(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網上注冊成為會員,就可以直接聯系網站提供的500個生態農場的農場主,商榷到達日期等細節。農場主免費提供吃住和指導如何進行有機作物的耕作,每天義務工作5或6小時,一周5天。
WWOOF的網頁上寫道:“你希望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了解法國風情嗎?體驗生態農場生活,與法國當地人交朋友并分享他們的激情……從早餐到晚餐,全天深度貼近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Curtis說,“在農場體驗的時候,農場主人每天都做很多地道的法國菜,讓我從早吃到晚;早飯吃完還有第二早飯,午飯之后兩小時又到下午茶時間,茶后幾小時又該晚飯了。田園生活和口腹之欲兩不誤。”
WWOOF大致可譯成“世界有機農場機會組織”,1972年于英國成立,旨在推動有機耕種,讓城市人多接觸鄉郊。最初只是一種周末的義工行為,當大眾意識到這個計劃的意義時,WWOOF迅速擴展成為全球的自然組織,現在很多國家都有獨立機構去組織管理自己的生態農場。各種農場之間有很大差異,有小型的廚房花園、政府配給地、個人租借小農場,也有巨型商業農場。
里爾的Chateaude Sacy農場是個花園小農場,上百年歷史的建筑矗立在渺無人煙之地,除了到訪的藝術家,見不到其他游人,接觸的都是最真實的法國人,非觀光旅游的經歷可比。當Curtis到達位于里爾郊區的這個生態農場的第一天,一個電視臺采訪隊前來農場做“時尚旅游方式”專題,給他做了個專訪,主持人問:“是什么驅使你放棄在繁華都市住酒店逛景點的觀光旅游方式,而選擇在農場體驗生態耕作?”他回答:“我喜歡觸摸大地的感覺。”
Chateaude Sacy農場是一個城市人租借的,1.2公頃的農地種有各類瓜菜,也有果樹。這天早上,農場要把地上的洋蔥收到薄膜棚里,Curtis和農業學校的實習生Julia、16歲的學徒Kelly合作,一個上午收了4大籮筐。他們撕開防止雜草生長的黑膠薄膜,讓洋蔥一個個露出來,根據農場主的指導,把沒有了根須的扔掉,因為這說明洋蔥已經受到毒蟲侵害開始腐爛,中心長了美麗的長根花球的也去掉,因為支持花球的長根需要很多養分,把洋蔥本體都消耗得差不多了,不適合食用。洋蔥大多外露在泥土之上,這活容易操作。
到每個農場,遵守各個主人家的規矩非常重要,既表達了尊重,還能了解到各種不同的勞作思維。Chateaude Sacy的農場主就不同意Curtis在挖土豆或拔洋蔥時戴耳機聽歌,怕他分散注意力。
Curtis嘗試與農作物交流,例如采西葫蘆時,要事先估算多大多長的瓜才可以摘,根據瓜頭上的花是否憔悴干枯判斷這棵瓜是不是已經枯萎,而瓜體顏色的深淺程度也有助于提示瓜的成熟度……每接觸一種作物,都是一種新的體驗。
官方定義里,有機食材不能使用任何化學物質,也不能經過任何基因改造,必須自然天成。以純天然的方式育種出有機食材的農場,被大眾美名曰時尚生態農場。傳統耕作的農場也是沒有使用非天然的化學物質去耕種,兩者之間的分別大概是:傳統農場把天然耕種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而生態農場是放棄了現代的耕種方式而選擇了天然耕種。不管怎么看,有機和傳統都是不破壞自然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方式。
Curtis喜歡有機食品,但身邊只有普通食品時他也隨意,星期天休息他打算到城里的有機咖啡館去,但關門了,因為只開周一到周六。他便在附近有網絡的店喝咖啡,吃普通食物做的午餐。他的法國生態農場之旅從8月一直到11月,每三星期換一個地方。很多農場主不愿接受少于10天的義工,還沒熟悉農場的運作就要離開了,浪費時間教導一番。多于三周,冒險接受一個也許工作懶散、難以相處的人住在自己家里那么長時間,也會是種煎熬——因為網上約定接受的話,不管怎樣都得在這時間內表示歡迎。實際上雙方都有點風險,Curtis盡量做到隨遇而安,吃苦耐勞,生活有序,與一起工作的人和諧相處。
WWOOF組織規定義工每天勞作不得超過6小時。不過由于里爾郊區的生態農場主每天都起早摸黑、朝九晚五地工作,住宿的地方卻在15公里外的市區,開車要15分鐘,騎自行車則是一小時。農場主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特殊的義工工作時間表,比如工作一天休息一天,休息那天可以在市區游玩,也可以騎主人家的自行車郊外游。但連續工作12個小時對習慣都市生活的人來說肯定會體力超支。Curtis寧可選擇每天工作半天,然后騎自行車回去(農場附近沒有任何公交車),那樣每天傍晚他都可以帶著自己的電腦到網吧去上網,跟原來的世界保持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