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溫倩鈺

“老弟,別抽了,對你身體不好,對你旁邊的人也不好。”一位白發老人勸說在路邊吸煙的人滅掉手中的煙。這是北京回龍觀龍騰苑小區周圍經常出現的一幕。這位老人就是已經做了二十年控煙義工的臧英年。
臧英年家住六樓,沒有電梯,可他爬起樓來大氣也不喘一下?!昂芏嗳硕伎床怀鑫?0多歲了,我就是要用自己的健康向煙民證明不吸煙的好處?!?/p>
“中國煙民數量不能世界第一”
臧英年是美籍華人,很多人對他20年前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生活來到中國當控煙義工的選擇感到不解。
臧英年告訴記者,是一次在杭州機場候機的經歷觸動了他。
1992年的中國,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隨處可見?!昂驒C室里很多人都在吞云吐霧,煙頭滿地都是,墻壁上‘禁止吸煙的標志形同虛設。”看不下去的臧英年找來機場服務人員,希望機場廣播能播放禁止吸煙的提示,但得到的回答卻令他失望:“大家已經習慣了,不用管。反正候機時沒事干,吸煙還可以解悶。”
在臧英年看來應該是常識的“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不但無人遵守,而且機場工作人員都不肯管。臧英年憤怒了:“好,你不管,我管?!彼镜胶驒C室中間,大聲喊:“機場嚴格規定禁煙,吸煙的旅客每人罰款10元!”很多抽煙的人還真被他唬住了,紛紛熄滅了手頭的煙。直到上了飛機,同機的人才知道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旅客。
這次經歷讓他意識到中國煙害的嚴重,“中國人口世界第一,不能讓煙民數量也世界第一?!?/p>
臧英年在美國期間就熱衷于社會公益活動,曾經擔任過全美華人協會文化委員會主席,為中美民間交流做了很多工作。早年工作的積累和對中國煙害現狀的擔憂促使臧英年決定回到中國,全身心投入到祖國的控煙工作中。
隨后,臧英年經原北京大學校長丁石孫介紹,結識了當時的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并向他表達了想在中國從事控煙工作的想法。臧英年的想法得到了陳部長的支持,并推薦他加入了中國吸煙與健康協會。
此后,臧英年開始全力控煙,一做就是20年。
控煙“布道”生活
20年來,臧英年只要看到有人吸煙,就會條件反射一般上前勸阻,然后遞上自己的名片和一塊戒煙貼。
一次臧英年應邀參加法國葡萄酒莊與中國經銷商舉辦的酒會,到場后他發現很多人在餐桌旁吸煙,于是走到每個桌子旁邊,挨個勸說吸煙的人掐掉煙:“還是別抽了,這樣的活動不能抽煙……”酒會上大部分人都照做了,但是新到的人又開始抽,他不好意思再每桌走一圈,于是便要求主辦方給他講話的機會。一上臺他就開始“布道”,“先感謝熄滅煙的人,建議還抽著的人也掐掉煙……”,臧英年回憶,那次酒會幾乎變成了一場“戒煙會”。
不止如此,在喜宴上,臧英年往往是個“煞風景”的人。按照中國的社會習俗,喜宴上都要給客人喜煙,同一桌的年輕人還要給長輩敬煙。而他到了婚禮現場,仍會“不合時宜”的勸人不要吸煙。
不分場合的戒煙游說,讓很多人對臧英年敬而遠之。一些曾經樂于邀請他的活動舉辦者,為了防止他“添亂”,也不再邀請他參加。
對于這些,臧英年表現的很豁達。沒有人邀請,他就自己“創造”機會,他經常主動聯系一些學校、企業、醫院進行義務講座或者培訓。
即使在旅行的時候,臧英年也會主動聯系當地的疾控中心或者醫院,了解當地的戒煙工作開展情況,爭取做一場控煙報告。
分享國際上最新的控煙手段是臧英年控煙報告中重要的一部分。臧英年經常到世界各地參加控煙會議,了解控煙的最新成果,這些年,會議資料就已經積成厚厚一摞。
不只是在公共場所勸人戒煙,臧英年的“布道”生活已經浸入了他生活。每次坐上出租車,臧英年第一件事是看看車里有沒有煙盒、煙灰缸。如果發現司機是煙民,他就會一路跟司機聊戒煙。付完車費后,他總要給司機一些戒煙貼,“付完錢再給,人家就不會以為我在推銷了。”他笑著說。
“中式”控煙
“我現在對吸煙的人已經不會那么生氣了?!倍嗄甑目責煿ぷ鳎龟坝⒛昀斫饬酥袊鵁熋裼卸嗌佟安桓摇焙汀安荒堋薄?/p>
他認為戒煙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庭、乃至社會的責任。雖然對歐美國家的控煙方式很熟悉,可他不喜歡依樣照搬,而是在不斷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中式控煙的方法。
臧英年有一個控煙日記本,上面記錄了他的控煙經驗和“重點目標”。
每到一個單位參加活動,臧英年首先要問的便是這里的“頭兒”抽不抽煙,如果抽煙,他一定會重點勸誡。
北京市國際舞蹈藝術學校校長李天翔、江河集團總裁劉載望、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等人都是被他“盯牢跟蹤”后把煙戒掉的。
臧英年堅持給他們寄關于戒煙的書和戒煙貼,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他們打電話,詢問戒煙的進展情況。“一把手戒煙往往是最艱難的,他們有壓力,要應酬,而且抽煙也沒人敢管。”臧英年說。
在幫助一些“頭兒”把煙戒了后,他還會要求去他們單位做戒煙講座?!懊嘶蛘咭话咽纸錈熌芷鸬胶芎玫膸幼饔?。”這是臧英年在戒煙工作中找到的一條捷徑。
中國人重視家庭觀念,了解到這一點的臧英年,從1995年開始便倡導無煙家庭,“無煙家庭,第一是全家人都不抽煙。家里如果有人抽煙,進了家門不抽煙,逐漸就可以把煙戒掉。第二是登門親友一律不讓抽煙,包括自己掏煙都不行?!?/p>
臧英年家客廳的墻壁上貼了禁止吸煙的標示,電視柜上也放了一個。這樣的標示他已經送給很多家庭了,并且親自幫他們找顯眼的位置放。
今年,北京市正計劃創建百萬無煙家庭,臧英年作為北京市衛生局控煙項目高級顧問參與其中,并完成了《無煙家庭實施手冊》書稿。
“吸煙是一種成癮性的慢性疾病”,臧英年強調,人一旦吸煙上癮,一段時間不吸煙便渾身不舒服,還會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吸煙會引發很多病癥,對身體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都有嚴重損害。”
然而大多數中國人認為吸煙是一種習慣,去醫院戒煙門診的就醫人數很少。很多戒煙門診因為門庭冷清而關了門。“一些戒煙門診不會做宣傳,”臧英年說,“很多煙民根本不知道有戒煙門診,想戒煙也不知道怎么戒,于是抽了戒,戒了又抽。”
醫院成了臧英年的一個重要“盟友”?,F在,他還為北京市昌平區衛生局做培訓,傳授醫療人員幫人戒煙的經驗。
臧英年的名片及所著書的封面上都有一個標志,一個心形包圍著禁止吸煙的圖標?!斑@是寓意愛心充沛,煙害絕跡,用善意去勸止別人吸煙才是最有效的辦法?!?/p>
在控煙的道路上,臧英年越走越遠。他表示,從沒打算過從控煙領域徹底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