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景順


福州茉莉花茶,在其千年流變的發展中,充分發揮茉莉花和茶的優勢,融花香與茶香于一體,通過不斷創新,提升技藝,成為名揚四海的世界名茶。上世紀90年代,又因茉莉花茶種植基地被占用、產品制作工藝缺乏創新、文化資源挖掘不深、品牌宣傳不足、消費觀念引導不到位等問題,產業公共品牌受到傷害,由盛轉衰,市場萎縮。
福州市委、市政府意識到,扶持、壯大、振興茉莉花茶這一極具福州傳統地域特色、飽含福州人民深情的產業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困境面前,福州市委、市政府秉持“敢為”、“能為”、“有為”的執政理念,發揚“馬上就辦”的優良傳統,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用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前瞻的眼光、開放的眼光、改革的眼光、進取的眼光,傾力打造世界茉莉花茶之鄉,推動福州茉莉花茶再創輝煌。
經過幾年的努力,在2011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福州茉莉花茶品牌價值已達到18.27億元,位列全國十強,福州茉莉花茶產業聯盟成為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2011年福州茉莉花茶榮獲“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稱號,2012年再獲“世界名茶”殊榮,這是我國茶業界的驕傲,至此福州茉莉花茶的發展已達到一個新的高點,為世界茶業發展新格局奠定了基石。
多措并舉為花茶產業注入活力
福州市委、市政府堅定地認為,重振福州茉莉花茶輝煌,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敢為”上動真格,用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去謀劃和推動福州茉莉花茶的復興和發展。
切實保護住茉莉花最適宜種植區域。獨特的福州茉莉花品質與福州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有關,特別是南臺島更是得天獨厚,是茉莉花種植的最適宜區域。在這個區域生長出來的茉莉花純潔飽滿,蜜味醇香。因此,要提升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素質,切實保護住茉莉花最適宜種植區域是關鍵。要從打造世界茉莉花茶之鄉的高度,恢復和保護住丘陵山地和部分平原地塊用于種植茉莉花,精心打造真正的“瓊花玉島”,興建以茉莉花文化為主題的都市型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區,進而把南臺島打造成集采花、做茶、品茶、購茶及觀茶藝、學茶芝為一體的福州茉莉花茶城。
精心培育茉莉花茶地域特色品牌。文化是產品長盛不衰的活力源泉,也是創建產品品牌的核心與靈魂。因此,培育茉莉花茶品牌更要注重文化營銷。要把福州茉莉花茶的悠久歷史、精湛工藝、獨特品質和神奇功效等方面用簡單的經過高度濃縮提煉的文字或圖案符號體現在品牌商標設計上。
推行標準化生產。品牌競爭的背后是質量的競爭、科技的競爭。推行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品質是品牌得以立足市場的生命線。要組織專家制定和完善現有各類福州茉莉花茶標準和生產加工技術規程,研究國際貿易技術壁壘,指導花農、茶農和企業按相關標準生產加工。同時,引導和鼓勵企業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切實解決好花茶中的農殘問題。這些都對福州茉莉花茶產業開拓國際市場,占領高端花茶市場有著重大的意義。
建立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為加大對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發展的支持,財政每年都安排專項資金扶持發展福州茉莉花茶,重點用于茉莉花良種工程,生態茉莉花茶示范基地建設,龍頭企業扶持和加工廠更新改造貸款貼息、品牌宣傳創建、評比獎勵、市場監管、技術培訓,茶葉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實施。項目資金實行申報、招標制,確保資金的科學合理使用,促進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的快速發展。
產學研一體助推可持續發展
為將福州茉莉花茶所擁有的獨特制作工藝和文化精髓弘揚傳承下去,福州市委、市政府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著力在提升茉莉花茶茶業素質上下功夫,為打造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提供基礎和保障,助推茉莉花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培植壯大龍頭企業,提高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的總體水平。目前,福州市著力選擇加工基礎較好的企業,支持他們引進先進設備,淘汰和改造陳舊落后的加工設備,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茶葉企業的科技含量、生產能力、生產規模和加工水平,建設現代化茶葉加工企業,促進規模經營,實現生產標準化、產品規格化。臺灣茶葉生產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和品牌推廣能力,積極與臺灣茶商合作交流,通過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推陳出新,推動技術和產業創新。做好窨制技術保密保護和改進工作,加強茉莉花綜合利用研究,開發茉莉花及茉莉花茶系列產品,如茉莉速溶茶粉、茉莉多糖、茉莉花酮、茶飲料、茶多酚、茶食品等;推進茉莉花茶茶藝創新和茉莉花茶工藝品開發。
積極拓展茉莉花茶國內外市場。要加快福州茉莉花茶產品結構調整,開發高品位的花茶產品,借助福州茉莉花茶歷史、文化及品質所給予的品牌優勢,拓展我國北方地區高端市場。同時,進一步做好拓展我國西南地區如云南、貴州、四川等省的花茶市場。歷史上福州泛船浦曾是世界最大的茶葉港口。在全球茶葉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要把進一步拓展國外花茶消費市場作為福州茉莉花茶的動力和亮點。要發揮福州旅居世界各地華僑眾多的優勢,把具有“中國春天的氣味”的茉莉花茶推向國際市場,讓遠在世界各地的福州人時常回想起記憶里故鄉的味道。
按照規劃,未來福州茉莉花茶產業將結合休閑旅游線路,打造5000畝福州茉莉花茶有機、綠色生態示范核心區,同時,建設10萬畝福州茉莉花茶輻射帶動區,保障生態原料的供應,以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力爭到2015年,使茉莉花茶基地總面積約達13萬畝,福州茉莉花茶產量1.4萬噸;荼葉一、二、三產業綜合產值達20億元,成為特色支柱產業;培養出一批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弘揚民族文化鍛造世界精品
中國茶文化是一個從形式到內容,從物態到精神的結合體系,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特殊創造和中華民族文化的集中體現和象征。茶葉生產企業只有走進蘊涵在茶中的優秀文化傳統,通過弘揚民族文化鑄就企業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歷史上福州茉莉花茶曾是清皇家貢茶,文化底蘊深厚。因此,培育福州茉莉花茶品牌更要注重文化營銷。要把福州茉莉花茶的悠久歷史、精湛工藝、獨特品質和神奇功效等傳揚海內外。
要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對福州茉莉花茶實施地理標志保護,有利于提高產業化水平,也有助于增加出口,增強國際競爭力。目前,福州茉莉花茶已成為世界上唯一具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原產地產品保護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等三個地理標志的茉莉花茶。依照《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細則》相關規定,只有采用福州所產原料,并且根據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四窖一提以上制成的花茶才能稱為“福州茉莉花茶”,貼上防偽標識。福州農業局會根據企業種植基地的大小和生長長勢,預計出該企業一年的產茶量,核發地理標志防偽標識,只有貼有標識的茶葉才能叫“福州茉莉花茶”。要充分發揮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標志的作用,加強標志使用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假冒福州茉莉花茶行為,切實維護福州茉莉花茶產品質量和信譽。
啟動福州茉莉花茶振興和形象塑造工程。在福州市各交通要道及旅游景點豎立廣告牌,加快建設福州茉莉花茶一條街、茉莉花主題公園。創制具有濃厚福州特色的“茉莉情韻”茶道茶藝表演,組織各茉莉花茶企業茶藝表演隊比賽,選出優勝者代表福州參與全國茶道茶藝表演比賽。采取不同形式每年組團在北京、天津、山東、東北等福州茉莉花茶主銷區進行宣傳推介。開展海峽兩岸茉莉花茶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不定期舉辦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研討會、品茶會。同時,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外茶葉展示展銷交易會,提高福州茉莉花茶的知名度。
發揮福州海峽茶業交流協會紐帶和集聚效用。2011年8月19日福州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成立。協會成員匯集了有志于福州茉莉花茶產業發展的企業、種植戶、專家學者,其職能主要是組織相關培訓,挖掘福州茉莉花茶文化,并積極進行調研考察,了解花農、茶農、企業的需要,及時與政府溝通協調,協助政府將相關政策措施落實到實處。協會將積極整合、協調會員的有效產業資源,提升會員的種植、加工、研發和經營水平,實施名牌戰略,搞活市場流通,加強行業自律,避免惡性競爭,推動福州茉莉花茶產業化健康發展。
建立健全茶行業服務體系。以福州海峽茶業交流協會為依托,設立技術、銷售、監管三大管理部門,鼓勵鄉、村成立茉莉花茶合作組織;鼓勵龍頭企業和經營大戶組建茉莉花茶經濟合作社、構筑茉莉花、茶葉種植戶、加工企業、銷售企業之間橫向聯合利益共同體,充分發揮協會聯系政府、企業和茶農的橋梁紐帶作用,形成對市場、企業、花農、茶農和生產、加工、銷售的一體化服務。穩定和加強各級福州茉莉花茶技術推廣隊伍,加快福州茉莉花茶新技術推廣應用。
作為有著兩千年茉莉花栽種歷史的茉莉花之鄉,福州將借著被授予“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和“世界名茶”的契機,將福州茉莉花茶制作這一精湛工藝不斷傳承下去,讓福州茉莉花茶四海飄香。